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兴荣

作品数:16 被引量:9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介入
  • 5篇动脉
  • 5篇心肌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心肌梗死
  • 4篇介入治疗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梗死
  • 3篇动脉介入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预后
  • 3篇日间手术
  • 3篇醛固酮
  • 3篇综合征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型心
  • 2篇血清

机构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作者

  • 16篇龚兴荣
  • 10篇何奔
  • 6篇葛恒
  • 5篇何清
  • 5篇张清
  • 4篇丁嵩
  • 4篇厉锦华
  • 3篇韩志华
  • 2篇邵琴
  • 2篇闻烈
  • 2篇金叔宣
  • 2篇刘建平
  • 2篇姜萌
  • 2篇张继东
  • 2篇贾昊
  • 2篇骆华杰
  • 2篇卜军
  • 2篇杨嘉麟
  • 1篇沈节艳
  • 1篇谢文毅

传媒

  • 3篇心脏杂志
  • 3篇中国医院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卫生质量...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5
  • 1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四级日间手术开展路径研究
2025年
为推动四级日间手术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参与构建区域日间医疗数据集,建立基于循证依据的四级日间手术选择标准,打造标准化路径的围手术期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监测与规范化诊疗管理体系,探索日间医疗专科化持续改进模式。通过试点四级日间手术,逐步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并以日间医疗病种质量提升为切入点推动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
杨嘉麟侯冷晨龚兴荣龚兴荣杨林华郭旭升杨林华姜若
关键词:日间手术
基于数据驱动的临床危急值数据直采与统筹管理实践被引量:3
2024年
临床危急值管理是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住院患者危急值规范化管理,搭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市级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制订临床危急值数据直采标准,加强危急值的数字化应用,建立临床危急值管理促进机制,在应用与联动中提升危急值管理标准化与精细化水平。实施后,危急值临床及时确认率、危急值临床及时处置率和危急值规范闭环率得以显著提升。统一的区域临床危急值数据直采与统筹管理体系,能够确保数据精准可靠,拓展分析广度和深度,促进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
杨嘉麟龚兴荣姜若徐晓波侯冷晨
关键词:数据驱动医疗质量安全统筹管理
血清醛固酮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术前血清醛固酮(aldosterone,ALDO)水平和术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2007年1月至2007年10月连续收集117例STEMI患者,在发病12h内行急诊PCI,在术前股动脉穿刺后留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醛固酮含量。按ALDO水平分成三组,ALDO<100pg/mL组37例,100pg/mL≤ALDO≤200pg/mL组43例,ALDO>200pg/mL组37例。PCI术后通过评估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来判断无复流的发生。又将117例分为无复流(10例)和心肌充分复流(107例)两组,比较两组ALDO水平。结果ALDO>200pg/mL组的无复流发生率(21.62%)明显高于ALDO<100pg/mL组(2.70%)和100pg/mL≤ALDO≤200pg/mL组(2.33%),P=0.0038。另外,无复流组ALDO水平为379.1±234.3pg/mL,明显高于心肌充分复流组的164.5±100.6pg/mL(P=0.0010)。STEMI发病早期PCI术前的ALDO水平与术后TIMI分级两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39241,P<0.0001)。结论随着血清醛固酮水平的升高,无复流的发生也相应增加。STEMI发病早期PCI术前的ALDO水平与术后TIMI分级两者呈负相关。
龚兴荣何奔乔志卿张清葛恒何清韩志华厉锦华
关键词:心肌梗死醛固酮心肌再灌注
经靶向灌注导管在冠状动脉靶病变远段给予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比较经靶向灌注导管和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在PCI术后发生TIMI血流分级≤Ⅱ级并由术者决定补救性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ACS患者。其中经靶向灌注导管给药组55例,经指引导管给药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心外膜冠状动脉灌注及心肌组织灌注水平、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后,经靶向灌注导管给药组心肌灌注水平显著优于经指引导管给药组(P=0.0172);住院期间,两组患者院内MACCE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相当(P=0.471、P=0.901)。结论与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相比,经靶向灌注导管在靶病变远段给药显著改善ACS患者心肌组织灌注水平,两者院内MAC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相当。
孙宇珺周雯丁嵩杨帆孔令璁高灵辰李臻赵航龚兴荣葛恒卜军何奔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灌注
旋转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估旋转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准备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标准冠状动脉造影(SA)组与旋转冠状动脉造影(RA)组。比较2组间应用造影剂和射线辐射量。结果:RA组所有患者成功行旋转冠状动脉造影。与标准SA组相比,RA组造影剂应用减少18%[(62.16±15.03)∶(76.91±20.00)ml,P=0.042],总的射线辐射量,左冠RA与SA相比,射线量减少了23%[(24.4034±8.1150)∶(31.8861±12.9449)Gycm2,P=0.0188],右冠RA与SA相比,射线量减少了27%[(3.9936±2.089)∶(5.4869±2.5002)Gycm2,P=0.0263]。RA与SA相比,总的手术时间呈缩短趋势[(374.8±136.2)∶(417.2±183.5)sec;P=0.2]。结论:旋转冠状动脉能够快速完成,安全有效,造影射线量和造影剂明显减少,可以成为评估冠心病的一种补充和/或替代方法。
韩志华何奔何清邵琴葛恒龚兴荣江立生张清刘建平厉锦华周炜谢文毅刘佳俊
关键词:冠心病放射线造影剂
日间手术集中式与分散式管理模式的研究及实践被引量:36
2015年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集中式与分散式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近期开展日间手术的实践,选择2013年6月1日-2014年9月30日之间集中式和分散式不同管理模式下同期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良性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良性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对日间手术的平均住院日和人均医疗总费用进行比较。结果:集中式管理模式下日间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分散式管理的同类患者。结论:日间手术集中式管理模式能更好地缩短平均住院日和控制住院总费用。
龚兴荣骆华杰贾昊闻烈张继东
关键词:日间手术平均住院日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09年
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首先在血管壁损伤部位黏附、激活,随后通过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使相邻的血小板连在一起,这是血小板聚集的共同最后通路。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被认为是目前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何奔龚兴荣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明确党支部书记考核的量化指标,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党支部书记量化考核体系。方法:以随机抽样方式,向上海市10所公立医院的党务干部、普通党员和群众等各类人群发放问卷816份,回收有效问卷816份。运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遴选的63项考核指标按重要性进行打分评价。结果:借助平衡计分卡模型,将财务、客户、内部业务、学习与成才4个层面内化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筑牢群众基础、党支部活动与内部管理、党支部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各项指标权重依次为0.2286、0.2486、0.2660、0.2586。结论:建立公立医院党支部书记量化考核评价体系要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党内与党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要注重动态调整指标,融入日常管理,激发党支部活力,注重考核结果运用。
汪慧龚兴荣胡冰沈璐闵建颖
关键词:党支部书记
γ谷氨酰转移酶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对行急诊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STEMI并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12例。收集入选患者的基本资料,检测血清GGT,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每月定期随访MACE。分析GGT预测MACE的价值。结果:应用ROC曲线分析GGT对112例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作用,随访30 d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76,P>0.05。3个月及6个月AUC分别为0.661和0.632,均P<0.05。得到的截断点为28.65 U/L。但GGT>28.65 U/L和GGT<28.65U/L两组间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不具可比性。对70岁及70岁以上患者进行分析时,在随访的30 d、3个月和6个月曲线下面积均<0.5,无预测价值。70岁以下患者,30 d、3个月和6个月时AUC分别为0.669,0.715和0.720,分别为P<0.05,P<0.01和P<0.01,得到的截断点为28.65 U/L。把70岁以下患者GGT水平以28.65 U/L为截断点分为两组,GGT>28.65 U/L与GGT<28.65U/L组30 d,3个月及6个月MACE发生率为(28%vs.10%,P<0.05),(47%vs.12%,P<0.01)以及(50%vs.15%,P<0.01)。在二项分类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GGT独立于年龄、性别、多支病变、心功能KillipⅡ级以上、前壁心肌梗死、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室射血分数预测3个月、6个月MACE发生(均P<0.01)。结论:GGT对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年龄70岁以下STEMI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
幺天保龚兴荣沈玲红沈节艳金叔宣丁嵩何奔
关键词:Γ谷氨酰转移酶介入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预后
基于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法的医院医保违规关键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医院医保违规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加强医保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通过医院2021—2024年医保违规数据分析、文献调研、鱼骨图法、专家咨询,收集、筛选医院医保违规的影响因素。采用决策试行与评价实验法计算中心度和原因度,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医保违规的影响因素共有13项,包括5项原因因素,8项结果因素;中心度较高的关键因素有5项。结论院内常态化自查自纠、医护人员政策掌握、医护人员医保意识、院内信息系统建设和规则维护、院内监管部门与临床科室沟通是医院医保违规的关键影响因素,可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升医院医保监管效率。
张新雨闻烈龚兴荣钱欣月顾善清陈桢
关键词:医保管理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