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鑫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B值
  • 6篇成像
  • 5篇扩散
  • 5篇扩散加权
  • 5篇扩散加权成像
  • 5篇肌层
  • 5篇肌层浸润
  • 5篇加权成像
  • 5篇膀胱
  • 5篇膀胱癌
  • 3篇影像
  • 3篇小视野
  • 2篇子宫
  • 2篇浸润性
  • 2篇浸润性膀胱癌
  • 2篇抗原
  • 2篇肌层浸润性膀...
  • 2篇DWI
  • 2篇MRI
  • 2篇磁共振

机构

  • 13篇宜宾市第一人...
  • 1篇川北医学院

作者

  • 13篇齐鑫
  • 8篇王建秋
  • 4篇张洋
  • 3篇宁燕
  • 1篇肖睿
  • 1篇曾云富
  • 1篇唐磊
  • 1篇沈斌
  • 1篇张庆娟
  • 1篇李兴波
  • 1篇黄维
  • 1篇韩文彬
  • 1篇刘天然
  • 1篇周勇
  • 1篇张茜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高b值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对非肌层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鉴别价值
目的 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征象的差异,探究磁共振(MRI)采用不同高b 值小视野(rFOV)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两者的鉴别价值。
齐鑫王建秋
不同高b值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对非肌层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鉴别价值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征象差异,探究磁共振(MRI)采用不同高b值小视野(r FOV)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两者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膀胱癌患者(109个癌灶,其中NMIBC 72个,MIBC 37个)的临床和MRI资料,并分为NMIBC组和MIBC组,分析其术前常规MRI中b值为800 s/mm^2、1 500 s/mm^2,2 000 s/mm^2时rFOV DWI图像的不同征象,以及b值为1 500 s/mm^2时两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另选50例正常志愿者膀胱壁与两者做ADC值比较。结果两组间"马蹄征"、肿瘤下方低信号、肿瘤体积缩小、肿瘤信号减低、肿瘤下方膀胱壁高信号5项DWI征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MIBC征象为"马蹄征"、肿瘤下方低信号、肿瘤体积缩小、肿瘤信号减低,其阳性率分别为88.89%、83.33%、59.72%%、61.11%;MIBC征象为肿瘤下方膀胱壁高信号,阳性率为86.49%;NMIBC、MIBC和正常膀胱壁的ADC平均值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IBC和MIBC在rFOV不同高b值DWI成像时的征象存在明显差异,b值为1 500 s/mm^2时的ADC值有助于两者鉴别。不同高b值rFOV DWI图像对比观察在两者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齐鑫王建秋李先琴王伦志张洋
关键词: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膀胱癌
PI-RADS v2.1评分及PSA衍生指标对移行带和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1)评分及PSA衍生指标对移行带和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完成多参数MRI检查并获得完整病理结果的连续736例前列腺患者资料,根据PI-RADS v2.1评分及病灶位置分为移行带组、外周带组,移行带组纳入条件为移行带评分3~5分,且外周带评分<3分;外周带组纳入条件为外周带评分3~5分,且移行带评分<3分。统计所有患者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PSA与tPSA比值(fPSA/tPSA)、前列腺体积(总PV)和移行带体积(TZPV),并计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移行带PSAD(TZ-PSAD),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移行带前列腺临床显著癌(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因素的诊断效能。采用上述相同方法探讨外周带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292例患者,移行带组189例(csPCa35例),外周带组103例(csPCa 44例)。移行带组的tPSA、PSAD、TZ-PSAD、PI-RADS v2.1评分均为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但TZ-PSAD的诊断效能高于tPSA、PS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20、2.051,P<0.05)。PI-RADS v2.1评分联合TZ-PSAD对移行带csPCa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0.912]优于各因素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ADSv2.1评分的阈值为≥4分,TZ-PSAD的阈值为≥0.455 ng/ml^(2)。外周带组仅PI-RADS v2.1评分为独立危险因素,阈值为≥3分。结论PI-RADS v2.1评分及PSA衍生指标对移行带和外周带csPCa的诊断价值不同。对于移行带,PI-RADS v2.1评分与TZ-PSAD的诊断效能相当且显著高于其他指标,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对于外周带,PI-RADS v2.1评分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PSAD与tPSA的诊断效能差异不大,PI-RADS v2.1评分+PSAD联合模型可适当提高诊断效能。
王思然曾云富齐鑫张瑜刘天然李玉春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移行带
3.0T磁共振小视野不同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对膀胱癌肌层浸润价值的探讨
王建秋齐鑫李先琴张洋王伦志
MRI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影像特点及对剖宫术后大出血、母儿结局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MRI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影像特点及对剖宫术后大出血、母儿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95例前置胎盘者分别为边缘性前置胎盘24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8例,完全性前置胎盘53例,观察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妊娠结局;95例再分为出血组32例和非出血组63例,观察其年龄、产次、刨宫产史、流产史和前置胎盘的类型,分析引起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类型前置胎盘母婴结局比较显示,完全性前置胎盘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高于边缘性前置胎盘者(P<0.05)。出血组产次≥3次、既往有剖宫产史、有流产史、完全性前置胎盘、有胎盘植入者、子宫肌层变薄者、胎盘深入宫颈者、胎盘信号不均匀者比例均高于非出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剖宫产史、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肌层变薄是影响前置胎盘者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应用MRI进行前置胎盘检查成像清晰、准确率较高。前置胎盘者中既往剖宫产史、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肌层变薄是引起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临床中应对此提高警惕。
韩文彬齐鑫喻强王建秋
关键词: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3.0TMRI不同高b值DWI联合动态增强对膀胱癌肌层浸润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3.0TMRI小视野不同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联合动态增强(DCE-MRI)影像征象,分别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膀胱癌肌层是否浸润的价...
王建秋齐鑫李先琴张洋王伦志
关键词:膀胱癌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3.0 T MRI不同高b值DWI联合动态增强对膀胱癌肌层浸润价值探讨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分析3. 0 T MRI小视野不同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联合动态增强MRI(DCE-MRI)影像征象,分别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膀胱癌肌层是否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接受MRI检查的84例膀胱癌患者。根据病理分期和级别高低,分析NMIBC和MIBC的9个征象,分别统计出阳性率和组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1) NMIBC和MIBC组:9个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2)高级别的NMIBC和MIBC组:除DWI信号衰减外,其余8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3) NMIBC的低级别和高级别组:DWI衰减、DWI缩小、ADC低信号3个指标有统计学意义。"马蹄征"、DWI下低信号、延迟强化、"雪花样强化"判断NMIBC阳性率> 80%; ADC低信号、边缘强化判断MIBC阳性率> 80%。结论 3. 0 T磁共振小视野不同高b值DWI联合DCE对判断膀胱癌肌层是否浸润具有重要价值,并对判断肿瘤级别高低有意义。
王建秋齐鑫李先琴张洋王伦志
关键词:膀胱癌扩散加权成像
根据延迟显影类型合理选择CT尿路成像延迟时间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分析 CT 尿路成像(CTU)检查中不同延迟显影类型与延迟时间的关系,探讨合理选择 CTU延迟时间的应用价值,以期得到最佳的延迟显影图像。方法 收集 2010 年 1 月- 2014 年 5 月进行多层螺旋 CTU检查,共纳入 8 min 不能完全显影患者 62 例,其中单侧延迟显影 35 例,双侧延迟显影 27 例,共计 89 例次。根据初次延迟 8 min 后患者双侧尿路显影程度划分为 4 级,分别为 0 级:不显影,Ⅰ级:显影浅淡,Ⅱ级:部分显影,Ⅲ级:完全显影,Ⅲ级不纳入本次研究范围,对 0 ~Ⅱ级进行 15 ~ 1 440 min 延迟扫描。结果 ①随着显影级数递减延迟时间明显延长;②Ⅱ级延迟 15 ~ 150 min 内可以显影;Ⅰ级延迟 150 ~ 720 min 可以显影;③ 0 级显影延迟 120min 后未显影,不需再延迟。结论 根据不同延迟显影级数选择最佳延迟时间,可以避免盲目多次延迟扫描,而且可以获得最佳显影图像、判断肾脏排泄功能的高低,进而更准确诊断泌尿系统相关疾病。
王建秋齐鑫宁燕
关键词:CT尿路成像CT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栓塞.术后随访 1~36个月,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栓塞,术中子宫腺肌瘤体血供完全阻断,术后痛经完全消失67例,明显缓解6例,部分缓解2例,月经量均少于术前,子宫及病灶均小于术前,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结论 子宫腺肌症的超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能解决临床症状,完好保留子宫,对正常生殖功能影响较少,是一种微创、临床疗效肯定的方法.
周勇齐鑫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导管
喙突下间隙层面MRI影像对原发性冻结肩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喙突下间隙在肩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对原发性冻结肩(F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患者肩关节MRI影像学资料,将诊断为原发性FS患者91例作为A组,另随机筛选出临床上未诊断为原发性FS的91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肩关节MRI影像学指标[喙突下间隙(CHD)、腋窝关节囊厚度(ARC)、喙肱韧带厚度(CHL)、肩袖间隙厚度(RI)]及不同影像学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ARC、CHL、RI大于B组,CHD小于B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HL诊断效能最高,其次为ARC、CHD,而RI较差。结论CHD减小可用于原发性FS的诊断,且相比于其他影像学指标,仍有不错的诊断效能,可为以后该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卢川江肖睿李兴波齐鑫孙奇
关键词:冻结肩喙肱韧带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