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秀玲

作品数:21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5篇神经外科
  • 5篇重型
  • 5篇重型颅脑
  • 5篇重型颅脑损伤
  • 5篇外科
  • 5篇颅脑
  • 5篇颅脑损伤
  • 5篇脑损伤
  • 4篇手术
  • 4篇海拔
  • 4篇高海拔地区
  • 3篇通气
  • 3篇气管
  • 3篇气管切开
  • 3篇切开
  • 3篇膜下
  • 3篇护士
  • 3篇机械通气
  • 2篇动脉

机构

  • 19篇青海省人民医...

作者

  • 19篇魏秀玲
  • 5篇刘刚
  • 4篇李月美
  • 3篇李晓芳
  • 2篇赵生秀
  • 2篇龙登英
  • 2篇杨林江
  • 2篇邵岩
  • 2篇刘国伟
  • 1篇麻红梅
  • 1篇刘芳年
  • 1篇杨米秀
  • 1篇潘艳波
  • 1篇杨风英
  • 1篇潘世琴
  • 1篇田生秀
  • 1篇张晓霞
  • 1篇褚玉花
  • 1篇李静
  • 1篇罗明琴

传媒

  • 9篇青海医药杂志
  • 2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胸部外科...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前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一例报告
2013年
患者,女,59岁,以头部外伤一月余,头痛10天收入院。入院诊断:左额颞枕顶慢性硬膜下血肿、高血压病三级。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患者神志清楚,能配合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患者为老年女性,已婚,育有一子。于2013年4月走路时不慎撞到头部,左侧着力重,伤后有轻微头痛,未行任何诊治。10天前感头痛加剧,持续不缓解,经头颅MRI检查示:左额颞枕顶慢性硬膜下血肿,故收住我科拟行手术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6年余。
魏秀玲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自我效能理论头颅MRI检查术前头部外伤入院诊断
高海拔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佳留置尿管时间研究
龙登英李月美杨米秀魏秀玲王柱英田生秀褚玉花冶春花杨喜兰
该研究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停用留置尿管后的临床效果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留置尿管时间,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或手术后3天内停用留置尿管,能避免尿道损伤的发生,降低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和对尿管的依赖性。确定了重型颅脑损伤患...
关键词: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青海地区血液高凝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塞中个体化肝素封管策略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肝素封管策略在青海地区血液高凝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住我院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的47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我院并给予PICC、CVC导管置入的5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来自海拔(2 100~4 493)m的青海地区。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凝血状态的变化制订个体化肝素封管策略,并根据患者凝血状态实施个体化肝素封管策略。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封管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导管血栓性堵塞发生率及不同凝血状态下导管堵管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堵塞发生率2.52%(12/476),对照组导管堵塞发生率12.93%(67/518),观察组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血液高凝状态下导管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肝素封管策略可降低青海地区血液高凝状态患者PICC和CVC导管血栓性堵塞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爱华潘世琴赵生秀李月美李晓芳罗明琴魏秀玲任蕾冯雪梅李连业赵艳明巨邦莲
关键词:血液高凝状态堵管
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垂体危象的临床护理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垂体危象的护理要点和经验。方法:分析我科12例垂体瘤切除术后发生垂体危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其护理体会。结果:12例患者生命体征均稳定,生化检查及血常规检查均正常后出院。结论:垂体瘤切除术后垂体危象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与护士的病情观察密不可分,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是确保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
魏秀玲
关键词:垂体危象垂体瘤切除术临床护理
急性高原病护理标准的建立
赵生秀李月美阿祥仁李晓芳杨风英巩月英刘芳年李静张玉清徐媛媛魏秀玲潘艳波谢建芝
该项目制定的急性高原病护理标准是以整体护理为指导,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熟练的护理技能为基础,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为目的,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并且创新性的制定了高原肺水肿合并ARDS护理计划单、急性高原病患者转运护理计...
关键词:
关键词:高原病专科护理
西宁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
2010年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总结归纳出护理要点。结果:全部病人经机械辅助通气治疗GC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恢复良好28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6例。结论:我院处于高原地区(海拔2 260m),高寒缺氧特殊的地理环境,这就要求提高血氧浓度,保证脑氧供和脑灌注压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更为关键,机械通气治疗需要精心的护理才能提高治愈率。
魏秀玲
关键词:机械通气护理
自制毛巾垫在卧床患者翻身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魏秀玲
关键词:长期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毛巾促进伤口愈合护士站
早期活动方案在高海拔地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护理干预在高海拔地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8月—2021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最佳证据的早期活动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日每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无需依赖所需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及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日、第2日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日至第7日两组患者术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日至第7日每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无需依赖所需天数为(16.25±9.00)天,对照组患者为(25.05±11.4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为(16.47±8.91)天,对照组患者(23.67±12.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最佳证据的早期活动方案能够提高高原地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术后日常生活依赖所需天数,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魏秀玲张培娟周暄琳董君丽李冬梅
关键词:神经外科高海拔地区
慢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路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CSDH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实施CSDH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切口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9.60±2.13)天,较对照组(13.69±3.40)天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0例、对照组6例(14.30%),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1例(2.40%)、对照组8例(19.00%),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0例、对照组7例(16.70%),观察组应激性溃疡1例(2.40%)、对照组8例(19.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DH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路径能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魏秀玲张培娟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路径
中度高海拔地区开胸手术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度高海拔地区开胸手术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胸外科经左胸行食管癌根治术胸内吻合术患者21例,分别于手术前后行左、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S的活性水平,包括饱和卵磷脂(SatPC)、总磷脂(TCP)、总蛋白(TP)。以右侧肺为对照组,并以饱和卵磷脂/总磷脂(SatPC/TPL)比值和饱和卵磷脂/总蛋白(SatPC/TP)比值作为判断PS活性的指标。结果术前左、右侧肺BALF中的SatPC/TPL分别为(48.75±14.39)%和(48.76±12.90)%,SatPC/TP分别为(10.88±2.24)%和(11.78±2.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024,P>0.05;t=-1.3019,P>0.05)。术后左侧肺的SatPC/TPL为(26.15±9.81)%,明显低于右侧的(47.62±12.58)%;术后左侧肺的SatPC/TP为(5.34±2.54)%,也显著低于右侧的(10.15±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674,P<0.01;t=6.4579,P<0.01)。左侧肺术后与术前BALF中的SatPC/TPL分别为(26.15±9.81)%和(48.75±14.39)%),SatPC/TP分别为(5.34±2.54)%和(10.88±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467,P<0.01;t=7.4964,P<0.01)。右侧肺术后与术前BALF中的SatPC/TPL分别为(47.62±12.58)%和(48.76±12.90)%,SatPC/TP分别为(10.15±2.28)%和(11.78±2.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889,P>0.05;t=2.3370,P>0.05)。结论在中度高海拔地区开胸手术对于患者术侧肺功能造成一定损伤,使PS活性明显下降;对非术侧肺功能不造成损伤,对PS活性无明显影响。
刘刚魏秀玲杨林江刘国伟邵岩
关键词:开胸手术肺泡灌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