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内节育器(Cu-IUD)体外释放Cu^2+以及含药Cu-IUD体外释放吲哚美辛的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比较含Cu及含消炎药IUD释放Cu2+和吲哚美辛(IMC)的释放行为。方法:通过模拟人体宫腔内环境,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和UV-752分光光度仪测定TCu380A IUD、MLCu375 IUD和元宫型药Cu365IUD 300d内Cu2+和320d内IMC的释放行为。结果:3种Cu-IUDs的Cu2+都呈现了双相的释放行为:初始阶段的快速释放与随后的稳定缓慢释放。元宫型药Cu365IUD的Cu2+释放为零级过程,其内IMC的体外释放结果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3种型号中,元宫型药Cu365IUD中Cu2+的释放最为稳定。依据IMC的体外释放特点,可以解释含药Cu-IUD防治置IUD副作用的功能。
- 梁金英李瑛刘建平顾萱高艳丽
- 关键词:CU-IUDCU^2+
- 复方孕二烯酮周效避孕贴剂的体外经皮渗透及体内药代动力学被引量:5
- 2012年
- 制备含孕二烯酮与炔雌醇的周效避孕贴剂,并对其体内外质量进行考察。分别建立孕二烯酮和炔雌醇体外含量测定的HPLC法,进行鼠皮渗透试验,并按照中国药典测定释放度;分别建立孕二烯酮和炔雌醇体内分析的LC-MS/MS和GC-MS法,研究贴剂家兔经皮给药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孕二烯酮与炔雌醇的体外鼠皮渗透均呈零级动力学,渗透速率分别为0.377,0.092μg/(cm2.h);两种药物的体外释放均符合Higuchi方程,168 h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90.7%和92.2%;复方孕二烯酮贴剂与市售片剂家兔给药后,孕二烯酮的cmax分别为(4.44±0.24),(8.43±2.15)ng/mL,tmax分别为(12.50±1.96),(0.20±0.05)h,AUC分别为(1 029.25±91.58),(311.84±100.88)ng/mL.h;炔雌醇cmax分别为(2.63±0.13),(7.85±1.73)ng/mL,tmax分别为(48.44±7.61),(0.25±0.02)h,AUC分别为(752.40±62.91),(216.10±56.83)ng/mL.h。两种药物的周效贴剂与市售片剂相比,cmax显著减小,tmax明显延长,AUC显著增大,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复方孕二烯酮贴剂一次给药即能维持较长时间(7 d)平稳的血药浓度,有望成为新型的非口服避孕制剂。
- 武洋洋高艳丽刘建平孙建国王广基
- 关键词:孕二烯酮炔雌醇经皮渗透释放度药代动力学
- 复方诺龙G贴片的研究
- 高艳丽
- 关键词:炔雌醇TTSLC-MS-MSGC-MS药动学
- 孕二烯酮-炔雌醇双层贴剂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英文)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制备孕二烯酮与炔雌醇复方的双层避孕贴剂,并考察其体外的特性和体内的避孕效果。方法:采用迭层浇注技术实现药物7日内的恒速释放,利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药物的分布,并进行含量均匀度、黏性、刺激性、释放以及经皮渗透实验评价制剂的体外特性,通过抗着床以及抗生育实验考察其避孕效果。结果:药物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孕二烯酮的每日渗透量约为7.5μg/cm2,炔雌醇约为3.0μg/cm2,且两者的体外经皮渗透呈现零级过程,渗透速率分别达到0.377μg/(cm2.h)和0.092μg/(cm2.h);经皮给药组的胚胎数为零,其子宫系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0.01)。结论:当释放层与贮库层的药物比例为1∶4时,双层的经皮给药系统可以维持药物的7d平稳释放,体内评价证明其避孕效果良好。所制备的贴剂有望成为新型的非口服避孕制剂。
- 高艳丽肖琰梁金英朱萱萱李瑛刘建平
- 关键词:孕二烯酮炔雌醇避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