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博
- 作品数:25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地图学思想被引量:3
- 2016年
- 后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弗兰克·莫莱蒂以地图为工具和致思的路径,探讨文类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小说中的地理要素如何影响到小说的生成和指向。他主要为小说文体绘制了地图。他的文学地图学思想既有理论上的建构,也有具体的绘制实践和阐释。这跟我们通常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思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莫莱蒂的理论和尝试,西方学者以极大的热情给予了讨论和回应。总体而言,他们对莫莱蒂进行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的眼光和勇气是非常赞赏的。莫莱蒂的思考对于我们反思国内近几十年来的文学地理学状况是个较好的参照。
- 高树博
-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
- 先文本的在场与缺场——论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叙述的合法性被引量:1
- 2011年
- 众所周知,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以下简称电影《将爱》)在同类型、同档期的影片中成了一个大赢家,这不仅体现在其过亿的票疠和巨大的经济收益,也体现在观众对其所进行的持续、热烈地讨论。不可否认,电影《将爱》的叙述结构是相当独特的:它由三个不同时空、毫不相干的故事构成一个文本。本文并不着意于对三种结局表示出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 高树博
- 关键词:电影合法性缺场在场《将爱》
- 回归文类
- 2014年
- 文类曾拥有的霸权地位,在20世纪不断遭到解构,克罗齐甚至否定文类存在的可能性。托多罗夫、韦勒克、沃伦、莫莱蒂等人则强调回归文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文类出发,将有助于增强我们对文学性的理解和对文学世界的体验。可以说,文类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马克主义者从未放弃将文类与社会、历史相关联的治学路径,并沿着这一方向在文类起源与嬗变、文本间性、文学史建构等问题上结出了硕果。而符号学的发展,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文类研究模式的普泛性价值。
- 高树博
- 关键词:文类马克思主义社会符号学
- 论科拉科夫斯基的神话思想
- 2020年
- 科拉科夫斯基认为,神话广泛存在于知识活动、艺术创作、语言、情感.道德价值、技术工作等人类交往领域,其任务是揭示绝对现实,陚予经验世界以价值和意义。沿着卡西尔的理路,科拉科夫斯基对神话的结构和作用做了文化哲学的阐述,并断定:以科学技术为主导意识形态而将神话意识纳入知识话语秩序的努力是不会成功的。
- 高树博
- 关键词:话语秩序主导意识形态卡西尔神话意识艺术创作道德价值
- 书籍史与形式史被引量:1
- 2014年
- 后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弗兰克·莫莱蒂在既有接受、阅读理论的基础上,借助书籍史的相关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法,考察了1800—1900年间英、法等国的小说阅读情况及欧洲的整体叙述市场。他的论证从图书馆这个空间入手,以经典小说、外国小说、本特利标准小说、地方性阅读趣味为对象。莫莱蒂由此认为,空间对形式的多样性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即空间生产形式。他的方法和结论无疑对当下的"文学的空间研究"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 高树博
- 关键词:书籍史
-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理论研究述论被引量:1
- 2015年
-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把物质生产的空前进步、资本的疯狂扩张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作为世界文学时代到来的深刻动因。他们与歌德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未对"世界文学"这个术语进行理论的界定和阐释。自此以后的世界文学研究应该说是在不同的方向和路径下展开的。从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狭义)都有对世界文学理论的关注,只是到了后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它才成为一个焦点,尤其是卡萨诺瓦和莫莱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要在与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积极对话中,建构出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世界文学观及相关的操作规则。
- 高树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民族文学
- 作为体制的艺术——浅析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被引量:1
- 2011年
- 比格尔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揭示的两种方法为基础,从艺术体制角度对"艺术自律"这个范畴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他认为,艺术自律乃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范畴,其普遍有效性是动态地、历史地形成的。它属于观念性艺术体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唯美主义将艺术自律推到高峰,而先锋派艺术则试图通过推翻艺术体制来重新组织新的生活实践。实际上,比格尔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批判工具理性、商品拜物教、技术至上对现实生活的异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唯美主义和先锋派所拒绝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资产阶级社会庸常的异化生活。悖谬的是:先锋派的艺术实践最终也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同化。
- 高树博
- 关键词:艺术体制先锋派艺术自律
- 论电影《疯狂原始人》的启蒙思维
- 2015年
- 美国"梦工厂"2013年生产的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叙述了一个关于启蒙理性的故事。"现代人"盖通过自己的理性、算计、伪装启蒙了克鲁德一家人。克鲁德一家人则从惊讶、怀疑到依赖,再到接受盖的启蒙,终于依靠自己的理性、算计,追逐太阳,找到了崭新的生活与明天,同时也拯救了盖。可以说,"梦工厂"确实造了一个梦,带有浓厚的怀旧性质,造了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最终和谐相处之梦。虽然产生于反理性的、无中心的、反规则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之中,《疯狂原始人》却试图通过营造前工业时代的奇异景观以反抗其所造成的碎片化世界及其迷失。
- 吴光芬高树博
- 关键词:原始人启蒙后现代
- 弗兰克·莫莱蒂的“世界文学”思想被引量:5
- 2015年
- 莫莱蒂借用中心、半边缘、边缘一类的结构范畴来构建自己的世界文学体系,以树型与波型来阐释世界文学的历史形态和传播形态,在西方学界引起了极大争议。尽管莫莱蒂的世界文学体系和模型招致了种种批评和责难,但他所提出的"世界文学是一个问题"的思想仍然值得我们继续思考。他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和态度,实质上表明其世界文学观仍具有鲜明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这跟他所宣扬的立场是相悖的。在从事世界文学研究时,应该尽力克服潜藏的"我族"中心主义冲动。可以说,世界文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凝定不变的结构。
- 高树博
- 关键词:世界文学
- 小说对城市的想象被引量:5
- 2014年
- 城市是人类的生活空间。文学该如何呈现或表征城市,一直以来是文艺研究和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难题。莫莱蒂以布斯所绘制的真实地图为参照,考察了19世纪的大都市在小说中的形象,包括"银叉小说"中的伦敦、简·奥斯汀的伦敦、狄更斯的伦敦和巴黎、巴尔扎克和左拉的巴黎。莫莱蒂认为,小说在表征城市的复杂性、随意性时,必然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模型对其进行削减,从而使其可识别。然而,不论是采用二元对立结构还是插入第三极,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因此,如何以更合理的方式呈现城市的复杂性,依然值得小说家和理论家去认真思考。
- 高树博
- 关键词:城市可识别性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