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寅秋

作品数:47 被引量:36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麻醉
  • 12篇手术
  • 10篇穴位
  • 10篇针刺
  • 9篇电针
  • 7篇针刺麻醉
  • 7篇术后
  • 6篇神经阻滞
  • 6篇气管
  • 6篇气管插管
  • 6篇甲状腺手术
  • 6篇插管
  • 5篇穴位注射
  • 5篇应激反应
  • 5篇疼痛
  • 5篇全麻
  • 5篇复合麻醉
  • 4篇全麻气管插管
  • 4篇全身麻醉
  • 4篇干预

机构

  • 46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开滦总医院
  • 3篇北京市大兴区...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北京市隆福医...

作者

  • 47篇高寅秋
  • 23篇贾擎
  • 22篇时金华
  • 13篇谢珅
  • 10篇曹建荣
  • 8篇李雁
  • 8篇岳红红
  • 7篇董锡臣
  • 6篇刘志顺
  • 6篇杨晓忱
  • 6篇关鑫
  • 4篇刘俊岭
  • 3篇寇立华
  • 3篇赵燕星
  • 3篇李莉
  • 3篇薛继秀
  • 3篇王兰敏
  • 3篇冯玲
  • 3篇李辛洁
  • 2篇尹立伟

传媒

  • 7篇针灸临床杂志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针刺研究
  • 3篇中国针灸
  • 3篇北京中医药
  • 3篇世界中医药
  • 3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World ...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温通刮痧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4年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与温通刮痧疗法协同作用对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CEH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试验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温通刮痧疗法,每周治疗1次,4周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治疗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自第2次治疗后,VAS评分与头痛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疼痛改善度和舒适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温通刮痧治疗CEH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头痛症状。
路洁辉习亚炜李莉高寅秋王颖杨晓忱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星状神经节阻滞
中医药干预骨质疏松及相关疼痛疾病的回顾性研究
2025年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退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性疼痛(OPP)是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极大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现代医学治疗存在局限,随着老龄化加剧,挖掘更经济有效的OPP干预措施势在必行。该文基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Bio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挖掘OPP中医病机与现代医学机制的联系,并回顾性总结了中医方药治疗OP及相关疼痛疾病的基础、临床研究方法及证据。研究表明,中医方药围绕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等治则,能够显著改善疼痛症状,提高骨密度(BMD),调整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血清骨钙素(S-BGP)、碱性磷酸酶(ALP)等骨代谢指标。中医方药治疗OP并改善OPP症状的作用机制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核因子(NF)-κB受体激活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骨保护素(OPG)/NF-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RANK配体(RANKL)等信号通路有关。进一步加强临床数据积累与分析,严谨设计并开展大样本量下中医方药治疗OPP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制定核心指标集(COS)等方法规范化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联合质谱学、组学等方法挖掘更多潜在活性成分与机制,或可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探索中医方药治疗OPP的优势与内涵。
李依润李莉高寅秋董翠玲熊兴江杨晓忱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疼痛方剂疼痛
穴位贴敷联合蜡疗治疗肝胃不和证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对照试验
2025年
目的:观察基于田从豁教授“调理气机”理论的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蜡疗治疗肝胃不和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胃不和证F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0例,脱落1例)、单纯贴敷组(30例,脱落1例)、单纯蜡疗组(30例,脱落1例)和基础治疗组(30例,脱落2例)。基础治疗组予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每次20 mg,每日1次。在基础治疗组基础上,单纯贴敷组于中脘、神阙行中药穴位贴敷,每次4 h;单纯蜡疗组于腹部中脘至神阙区域予蜡疗,每次20 min;联合组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蜡疗,均每隔1~2天1次,每周3次。4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主要症状积分、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肝胃不和证积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各项主要症状积分和肝胃不和证积分低于治疗前(P<0.01);联合组、单纯贴敷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P<0.01,P<0.05),单纯蜡疗组患者SF-36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P<0.01,P<0.05),基础治疗组患者SF-36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餐后饱胀不适积分低于基础治疗组及单纯蜡疗组(P<0.01),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积分及肝胃不和证积分低于其余3组(P<0.01,P<0.05);SF-36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评分高于基础治疗组(P<0.01,P<0.05),生理机能、躯体疼痛评分高于单纯贴敷组(P<0.01,P<0.05),生理机能、精力评分高于单纯蜡疗组(P<0.05)。治疗后,单纯贴敷组患者各项主要症状积分、肝胃不和证积分及单纯蜡疗组患者肝胃不和证积分低于基础治疗组(P<0.01,P<0.05)。联合组、单纯贴敷组、单纯蜡疗组、基础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73.3%(22/30)、66.7%(20/30)和50.0%(15/30),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余3组(P<0.01),单纯贴敷组、�
杨晓忱柳兰萍李依润冯玲杨涛高寅秋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蜡疗随机对照试验
穴位注射联合肌间沟神经丛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肌间沟神经丛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疼痛科的CSR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颈部夹脊穴、风池穴、肩井穴注射联合肌间沟神经丛阻滞,对照组仅采用肌间沟神经丛阻滞。两组均每7天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1、2、3、4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的优良率。结果4个疗程结束后,整体分析发现:两组VAS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各时间点VAS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1~4周后各个时间点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肌间沟神经丛阻滞治疗CSR,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纯肌间沟神经丛阻滞。
岳红红高寅秋
关键词:穴位注射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麻醉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0
2010年
针刺复合麻醉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具有较好的优势,不仅效果肯定,能够配合完成大多数甲状腺切除手术,而且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干扰少,具有良性生理影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进食和加速术后康复过程。同时,针刺麻醉患者术中清醒,能主动配合手术,
刘阳高寅秋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手术针刺麻醉术后早期活动针刺复合麻醉生理影响
皮内针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9
2017年
皮内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图钉型和麦粒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疗法,又称埋针法,是古代留针方法的发展[1]。具体来说,其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高寅秋李辛洁贾擎谢珅岳红红关鑫刘志顺
关键词:皮内针疗法疼痛
神经阻滞麻醉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DF)伴有多器官合并症患者实施单侧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前、术中、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90例临床拟实施DF手术患者,使用罗派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在神经刺激定位器下实施神经阻滞麻醉。结果神经阻滞麻醉后5 min、15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患者SBP、SDP、HR及Sp(O2)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其变化均未超过原有血压的20%,不需任何处理。90例患者中,除2例入室时即合并休克使用了升压药,其余无一例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无一例术后发生尿潴留。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下麻醉效果确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是有多器官并发症的DF患者的最佳麻醉选择。
李雁高寅秋时金华曹建荣贾擎谢申
关键词:神经阻滞糖尿病足手术
Electroacupuncture compound anesthesia i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hypertrophic inferior turbinat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12年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pound anesthesia i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hypertrophic inferior turbinate.Methods The patients confirmed to the enrolled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n=31) and a control group(n=30).In the observation group,electroacupuncture was applied to Sìbái(四白 ST 2),Xiàguān(下关 ST 7),Hégǔ(合谷 LI 4) and Zhīgōu(支沟 TE 6) on the left side for the anesthesia and the routine local anesthesia was done on the right side.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outine local anesthesia was adopted on both sides.The feelings of pain,circulatory index and operation effec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During radiofrequency ablation,the pain grades of two measurements on the left side and the 2nd measurement on the righ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5).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pain grade on the left side was lower than that on the right side(P〈0.05),and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the heart r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en undergoing the 2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n the right side and on the left side,respectively(all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peration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compound anesthesia can meet the analgesia requirement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hypertrophic inferior turbinate,and would be helpful to prevent cyclic fluctuation during the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时金华贾擎刘志顺高寅秋谢珅孙书臣
电针防治气管插管全麻胃肠术后咽喉痛及恶心呕吐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气管插管全麻胃肠术后咽喉痛(POST)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防治作用。方法:60例气管插管全麻下胃肠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电针组患者全身麻醉前30 min给予点刺少商,电针尺泽、合谷并持续至术毕,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静脉全身麻醉。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 POST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术后咽喉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和术后12、24 h PONV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电针组患者术后12、24 h时POST和PONV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12 h比较,两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患者POST的转归,减少PONV的发生。
岳红红高寅秋董锡臣贾擎谢珅关鑫赵燕星
关键词:术后咽喉痛气管插管全麻
针刺复合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优势分析被引量:25
2009年
本文根据多年来针刺复合麻醉方法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临床实践,结合其它研究的相关结果,比较了甲状腺手术中各种麻醉方法之优劣,试图找到一种甲状腺手术的最适宜麻醉方法。结果发现,任何单一的麻醉方法均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针刺复合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具有较突出的优势,不仅效果肯定,可以配合完成大多数甲状腺切除手术,而且副作用及生理干扰少,是甲状腺切除术的较佳麻醉方法。
高寅秋贾擎杨军刘俊岭时金华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针刺麻醉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