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升
-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7例结肠黑变病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马洪升欧阳钦张尚福刘小方
-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MC临床病理
- 磷酸钠口服清肠液结肠准备效果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3
- 1998年
- 为了考察磷酸钠口服清肠液(Ⅰ号)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及安全性,选择了1995年6月至1996年3月间门诊及住院病人需作大肠镜检查者108例,以传统的口服洗肠液(Ⅱ号)为对照,随机分组,盲法给药,通过问卷调查对二者的耐受性、味道、不良反应及清洁效果等进行对比。结果显示Ⅰ号与Ⅱ号相比,患者可接受率分别为87.5%与69.2%,乐于饮用者分别为32.2%与15.4%,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前者易于耐受,味道较好,因此,清肠效果必然满意。末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血化学改变,血渗透压改变在正常范围内,说明Ⅰ号液为一有效而安全的口服清肠剂。
- 欧阳钦甘华田陈立中胡红马洪升
- 关键词:安全性
- 三种灌肠剂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研究氢化可的松、对氨基水杨酸、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三种灌肠剂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62例UC病人分组治疗,以安慰剂为对照,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和组织学炎症及疾病活动指数(DAI)的改善情况。结果三种灌肠剂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5%、68.7%、68.7%和21.4%(P<0.05);结肠镜下炎症改善率为75%、68.7%、61.5%和7.1%(P<0.05);组织学改善率为62.8%、50.0%、43.2%和7.1%(P<0.05);三个治疗组DAI指数均有明显下降(P<0.001)。无严重副作用。结论三种灌肠剂均为有效、简便、安全的左半结肠UC的局部治疗药物。
- 马洪升欧阳钦陈岱云刘坤蓉李开兰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剂药物疗法
- 结肠粘膜活检标本中固有层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及表型分析被引量:11
- 2000年
- 为改进从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固有层单个核细胞的方法 ,并行初步表型分析 ,从 8例溃疡性结肠炎、5例正常人和 2 2例大肠癌患者各取 1 0块结肠粘膜进行活检 ,比较消化分离各因素对细胞产量的影响 ,并以双色荧光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 :溃疡性结肠炎组固有层单个核细胞产量达 1 0 6 个 ,为正常人组及大肠癌组的 2倍 ,各组细胞活力均 >95 % ;其中 T、B细胞百分比在三组间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而溃疡性结肠炎组 CD3+ CD4+ 、CD3+ CD8+ T细胞百分比与后两组比较则有显著不同 (P<0 .0 1 )。本研究结果提示 ,从活检标本中可分离出足够数量的固有层单个核细胞进行表型或功能研究 。
- 刘小方欧阳钦黄丽彬马洪升胡仁伟张燕
- 关键词:固有层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
- 大肠癌术后息肉44例临床病理分析
- 1999年
- 马洪升欧阳钦陈岱云
- 关键词:大肠癌外科手术术后息肉病理分析
- 溃疡性结肠炎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被引量:5
- 1996年
- 溃疡性结肠炎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马洪升欧阳钦牟家婉李明远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utoantibodies,ANCA)是血清中一类直接作用于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的自身抗体,最初在肾小球肾炎和系统...
- 马洪升欧阳钦牟家婉李明远
-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ANCA中性粒细胞
-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问题再议(附92例分析)被引量:2
- 1997年
- 复习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UC),按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病研讨会标准复验,部分组织切片用盲法阅片,随访观察病情变化,以探讨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实际措施。92例患者的平均病程4.12年。慢性复发型占66.3%,轻中度占76%,左半受累者占54%。96.6%属活动期;CRP反映疾病的活动性优于SR;内镜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结合活检反映疾病慢性化指标更为有用;不能确诊病例按“治疗从宽、诊断从严”的原则随访观察,认真作好排除诊断,可提高本病诊断水平。
- 温忠慧欧阳钦马洪升陈代云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