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择期行PCI术的CHD患者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73例择期行PCI治疗的CHD患者根据术前使用瑞舒片他汀剂量不同分为A组(瑞舒伐他汀10 mg,58例)、B组(瑞舒伐他汀20 mg,59例)和C组(瑞舒伐他汀40 mg,56例),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抽血测定肝肾功能、血脂指标,并观察其球囊扩张次数和置入支架情况。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8(IL-18),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T)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肾功能、血脂及CK-MB、c Tn-T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IL-8水平,免疫浊度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血脂指标及球囊扩张次数、置入支架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PCI术前hs-CRP、IL-18、CK-MB、c Tn-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PCI术后24 h hs-CRP、IL-18、CK-MB、c Tn-I水平较同组术前均增高,而术后7 d hs-CRP、IL-18、CK-MB、c Tn-T水平较同组术前、术后24 h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间术后7 d各指标水平比较,C组明显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8.62%(5/58)、5.08%(3/59)、7.14%(4/5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PCI术术前应用20、40 mg瑞舒伐他汀对PCI术后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均优于10 mg,且40 mg作用效果优于20 mg,安全性良好。
- 马成彬袁国良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 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发病不同时间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68例STE-MI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溶栓开始时间距发病时间分为两组,A组<6小时,B组6~12小时。结果:A组再通率为71.8%,B组为43.2%,病死率A组为2.4%,B组为3.8%,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TEMI尿激酶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时间呈负相关,溶栓越早效果越好。
- 马成彬鲍中华陈蓉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
- 沭阳县农村居民慢性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了解沭阳县农村居民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本地农村居民CHF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本地农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与生化检查,其中CHF患者为病例组,非CHF患者为对照组,分析CHF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7 97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 569份,有效应答率为82.3%;其中研究组694例,对照组5 875例,CHF患病率为10.56%。研究组患者在25~34岁年龄段患病率最低、为2.00%,65~74岁年龄段和75~84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分别为18.13%和15.2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饮酒史和呼吸系统疾病相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170)、超重/肥胖(OR=3.572)、有吸烟史(OR=3.943)、有高血压史(OR=5.145)、有冠心病史(OR=3.264)和存在血脂异常(OR=3.850)是导致CHF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沭阳县农村居民CHF的患病率较高,高龄、超重/肥胖、吸烟、高血压、冠心病和血脂异常是CHF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加强对农村地区CHF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对CHF的重视十分重要。
- 金鹏袁国良周长高马成彬李伟李涛刘红玉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农村流行病学
- 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氟伐他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入选的76例ACS分成氟伐他汀组(n=38)及对照组(n=38),随访4周。结果:氟伐他汀组治疗4周,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结论:ACS早期应用氟伐他汀的能有效降脂,抑制炎症反应。
- 马成彬陈蓉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氟伐他汀C-反应蛋白
-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按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A组(1级高血压21例)、B组(2级高血压27例)及c组(3级高血压12例),另选取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A、B、c3组患者与对照组基线指标及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浆内皮素(ET)及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同时分析HGF水平与ET及NO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BMI、FBG、TG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患者血清HGF、ET及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及ET随血压的增高而增高,NO随血压的增高而下降,C组各指标与A组及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HGF及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GF与ET呈显著正相关性(r=0.69,P〈0.05),HGF与NO呈显著负相关性(r=0.60,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液中HGF的水平与血压水平及机体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反映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受损程度的一个新指标。
- 金鹏李伟李涛刘洪玉袁国良马成彬
- 关键词:高血压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内皮素
- 加味红龙夏海汤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粥样斑块、血脂和血清ET、NO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加味红龙夏海汤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粥样斑块、血脂和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红龙夏海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斑块面积]、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ET、NO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1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MT和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减少,且观察组IMT和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C、TG、LDL-C较治疗前均降低,HDL-C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NO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红龙夏海汤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有效稳定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粥样斑块,改善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李涛袁国良马成彬周长高李伟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斑块面积血脂
-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及坎地沙坦酯的干预效果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及坎地沙坦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血压正常)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GF、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指标,分析血清HGF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及坎地沙坦酯的干预效果。结果病例组中随着病情加重HGF、ET-1水平逐渐升高,NO水平逐渐降低(P<0.05);病例组各级别中NO、ET-1、HG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病例组干预前经过检测HGF、NO、ET-1水平分别为(1 543.23±24.67)pg/ml、(12.38±2.36)μmol/L、(89.90±14.38)ng/L;HGF水平与NO呈负相关(r=-0.456,P=0.005),与ET-1呈正相关(r=0.765,P=0.001)。干预12 w后HGF与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与干预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明显升高,HGF水平变化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坎地沙坦酯干预后HGF水平下降,改善了血管内皮功能。
- 金鹏袁国良马成彬李伟陈玉军李涛李小玉
- 关键词:高血压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坎地沙坦酯
-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是超声医学领域内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可以提供心肌圆周应变、径向应变、纵向应变和旋转应变的各种信息,在心血管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就其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 马成彬李东野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血管疾病
- 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左西孟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诊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马成彬
- 关键词:慢性病心力衰竭
- 丹参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及保肾作用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保肾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丹参川芎嗪治疗,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和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与对照组的29.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具有明显的保肾作用,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 金鹏李佳袁国良马成彬李伟陈玉军李涛李小玉
-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难治性高血压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