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义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65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特征。方法采用心理防御方式问卷对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65例进行评定。结果抑郁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熟型防御因子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较正常人低,应该对患者防御方式进行干预,保持稳定的心态,更好地适应社会。
- 马忠义
-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防御方式
- 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探讨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由Liberman等编制的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6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并设60例未实施者作对照。分别于入组前、8周末、26周末,应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残疾量表(DAS)对两组进行评定,并作两组间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对照比较。结果:入组前两组SAPS、SANS、DAS差异不显著(P>0.05);8周末两组间SAPS、SANS(训练组:8.1±3.7,11.8±5.0;对照组:9.5±5.1,14.4±5.7)差异显著(t=1.76,2.64;P<0.05),26周末两组间SAPS、SANS,DAS(训练组:8.3±3.0,9.7±4.1,9.4±7.6;对照组:10.2±4.5,18.1±5.4,16.2±12.6)均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2.71,9.60,1.70;P<0.01);干预期间,训练组对服药完全依从者48例(80%),部分依从者12例(20%),不依从者0例;对照组分别为20例(33.3%)、28例(36.7%)、12例(20%);训练组有6例(10%)复发,对照组为18例(30%);两组的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比较亦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6.36,P<0.01)。结论:重返社区技能训练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残留精神病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并且对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的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 马忠义张培文陈锋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阴性症状量表
- 碳酸锂合并氯硝西泮治疗躁狂症双盲对照分析
- 2004年
- 目的 评价碳酸锂合并氯硝西泮对躁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碳酸锂合并氯硝西泮与碳酸锂合并安慰剂作随机对照治疗 4 0例躁狂症 ,采用Bech -Rafaelsen躁狂量表 (BRMS)分值为依据 ,作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平均显效时间为 9.6± 2 .4d ,对照组为 18.2± 2 .1d ,2周末、3周末时减分率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1) ,TESS总分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碳酸锂合并氯硝西泮治疗躁狂症较单用碳酸锂起效早 ,见效快 。
- 马忠义陈锋
- 关键词:躁狂症氯硝西泮碳酸锂双盲周末分率
- 异丙嗪和普萘洛尔治疗药源性静坐不能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静坐不能是临床应用抗精神病药(APD)时较常见的一种急性锥体外系反应,为了了解二药治疗静坐不能的疗效,我们做了对照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马忠义
- 关键词:普萘洛尔异丙嗪急性锥体外系反应抗精神病药
-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教育86例被引量:4
- 2002年
- 赵庆莲马忠义许丽荣王洪菊
-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教育
- 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 2007年
-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27、26例,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应用临床疗效标准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定期评定,观察12周。结果12周末时,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2.9%、85.2%,均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2、4、8、12周末时,两组Y-BOCS评分均显著降低,尤以治疗组明显,在治疗各时段Y-BOCS的减分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联合治疗强迫症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小剂量利培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增效剂。
- 马忠义陈锋王雪茹
- 关键词:强迫症帕罗西汀利醅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