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国佛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神经内镜
  • 3篇手术
  • 3篇内镜
  • 2篇疗效
  • 2篇颅内
  • 2篇内分泌
  • 2篇分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调控区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浓度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7篇马国佛
  • 3篇赵澎
  • 3篇王江飞
  • 3篇桂松柏
  • 2篇王新生
  • 2篇白吉伟
  • 2篇张亚卓
  • 2篇李储忠
  • 2篇曹磊
  • 1篇赵继宗
  • 1篇王艳东
  • 1篇谢坚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视交叉海绵状血管瘤2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视交叉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视交叉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表现为视力进行性下降伴视野缺损,行开颅手术切除病变。结果 2例病人病变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视力视野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术前正确诊断和手术全切除病变是提高病人视力、改善预后的关键。
马国佛王江飞
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中枢神经系统视交叉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透明隔囊肿合并韦尔加腔的临床预后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构建透明隔囊肿合并韦尔加腔患者临床症状评价体系以及术前、术后囊肿体积变化,找出可以定量预测透明隔囊肿合并韦尔加腔患者术后预后的评价指标。方法纳入9例经MRI确诊的透明隔囊肿合并韦尔加腔患者,首先通过术前术后磁共振影像资料,计算患者囊肿缩小率;其次,通过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对各项临床症状予评分,建立临床症状评分体系;最后找出临床症状与囊肿客观影像学定量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后临床症状评分、囊肿体积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6、5.06,均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术前患儿囊肿体积与术前临床症状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018,P>0.05),术后患儿临床症状评分与术后囊肿体积大小无明显相关性(r=0.520,P>0.05);术后临床症状评分改善与囊肿体积缩小率呈正相关(r=0.843,P=0.009),术后临床症状评分改善与术后囊肿体积呈负相关关系(r=-0.738,P=0.037)。结论神经内镜手术作为症状性透明隔囊肿合并韦尔加腔的手术方式之一,其术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其中,术后囊肿缩小率及术后囊肿体积可以作为症状性透明隔囊肿合并韦尔加腔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定量预测指标。
李星辉马国佛乔宁赵澎桂松柏
关键词:透明隔囊肿
脂蛋白(a)血清浓度及载脂蛋白(a)基因5'调控区-914G/A多态性与颅内动静脉畸形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脂蛋白(Lp)(a)血清浓度和载脂蛋白(apo)(a)基因5&#39;调控区-914G/A多态性与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57名患...
马国佛丁小明王江飞赵继宗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多态性
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102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肿瘤82例,复发肿瘤20例。术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的视力、视野,评估垂体-靶腺轴损伤数量以及有无尿崩症,复查头颅MRI观察肿瘤有无复发、进展。根据术后3个月的头颅MRI结果,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102例患者中,92例(90.2%)肿瘤全切除,10例(9.8%)次全切除;其中原发肿瘤全切除77例,复发肿瘤全切除15例术后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并行神经内镜经鼻修补术,3例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无一例患者死亡或出现昏迷。102例患者随访时间的中位数(范围)为12(6~19)个月。至末次随访,96例术前视力、视野受损的患者中,62例视力明显改善,27例稳定,7例恶化;术前视力正常的6例患者中,仅1例术后视力短暂下降,术后3个月复查时视力恢复正常。99例合并尿崩症,其中72例尿崩症持续时间≤3个月,27例持续时间>3个月至末次随访,73例术前存在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的患者,垂体-靶腺轴功能均无改善;29例术前垂体-靶腺轴功能正常的患者中,22例出现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102例患者随访期间复查头颅MRI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可更充分地观察肿瘤与视神经、垂体柄及下丘脑等结构的界限,为术者提供更清晰的术野,肿瘤全切除率较高,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视野改善,但术后尿崩症和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
马国佛李储忠白吉伟赵澎曹磊王新生张亚卓桂松柏
关键词:颅咽管瘤手术后并发症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肿瘤切除术治疗的39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 d,复查患者内分泌功能;术后7 d,复查头颅增强MRI和眼科。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头颅MRI,判断肿瘤复发情况;复查眼科,判断患者的视力、视野改善情况;复查内分泌功能,判断内分泌异常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39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1例(2.6%)发生脑脊液漏,1例(2.6%)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一例出现死亡或昏迷。术后1 d,内分泌功能的检查结果显示,5例(12.8%)患者出现皮质醇水平降低。术后7 d,复查头颅增强MRI的结果显示,37例(94.9%)患者的肿瘤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另2例(5.1%)的肿瘤达到SimpsonⅡ级切除。术前存在视力、视野受损的33例患者,术后31例(93.9%)改善,2例(6.1%)未改善。39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6~32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眼科复查结果同术后;皮质醇水平降低的5例患者,术后3个月或6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神经内镜扩大经鼻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大多数存在视力、视野缺损的患者术后可得到改善。
马国佛李储忠李储忠白吉伟赵澎曹磊王新生张亚卓
关键词:脑膜瘤鞍结节
CTSZ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程度与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基因测序以及表观遗传修饰的高通量分析为胶质瘤提供了新的亚型分类方法,并发掘出一些与胶质瘤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相关的靶分子。这些靶分子具有潜在的诊断和预测预后的价值。我们前期对北京天坛医院的44例Ⅲ级胶质瘤(即间变...
马国佛
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免疫组化
侧脑室副神经节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1年
副神经节瘤是发生在副神经节的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少见肿瘤,分布与副神经节分布相当[1]。文献报道[2]中枢神经系统副神经节瘤多起源于颈静脉孔、颈动脉体、迷走神经。颅内原发性副神经节瘤罕见,通常由鼓室球瘤蔓延至颅内,仅见于鞍区、桥小脑脚、松果体区等部位。
王艳东谢坚马国佛王江飞
关键词:副神经节瘤文献复习侧脑室神经内分泌功能颅内原发性颈静脉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