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瑞军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增雨
  • 3篇人工增雨
  • 2篇雷达
  • 2篇雷达资料
  • 1篇对流云
  • 1篇人工防雹
  • 1篇雷达回波
  • 1篇回波
  • 1篇防雹
  • 1篇雹云

机构

  • 3篇天津市气象台

作者

  • 3篇靳瑞军
  • 3篇孟辉
  • 3篇胡玲
  • 1篇贾惠珍
  • 1篇秦凤芝

传媒

  • 2篇气象科技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雷达资料的增雨过程分析
2007年
应用天津WSR-81S雷达体积扫描资料和地面降水实况资料对2000年8月2日天津市武清区进行的一次雹云高炮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分析。作业后从地面降水实况资料上看,在作业炮点的上游出现了大降水中心,表明人工增雨作业可以改变自然降水的原始分布,增加局部地区的降水。利用降水时段的雷达体积扫描资料分析表明:循环往复的爆炸作业使雷达回波的强度减弱、高度降低、移动速度减慢。由于迎着雹云的移动方向作业,造成上游地区降水较大,大于45 dBz的强回波滞留在作业炮点的上游。
胡玲靳瑞军周友元寇书赢孟辉
关键词:雹云人工增雨雷达资料
应用“0”域概念进行对流云防雹(增雨)作业被引量:5
2005年
人工防雹(增雨)作业所依据的原理是成雹(增雨)机制和雹云(积云)结构特征,而作业的难题是判断作业的部位和时机。利用冰雹存在成长“穴道”的新概念,对所获取的雷达基本反射率、反射率剖面(RCS)、速度剖面(VCS)及风廓线(VWP)等资料进行分析,找到相对水平风速为0的区域,即可准确判定“0”域的位置,找到冰雹成长的“穴道”,解决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中作业部位和时机的判断问题,以此指导人工防雹(增雨)作业。
孟辉寇书盈贾惠珍靳瑞军胡玲秦凤芝
关键词:人工防雹人工增雨
基于雷达资料的一次增雨过程分析
分析了基于雷达资料的一次增雨过程。2000年8月2日天津市武清区进行了一次雹云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作业结束后从地面降水实况资料上看,在作业炮站的上游出现了大降水中心,这表明人工增雨作业可以改变自然降水的原始分布,增加局部地...
胡玲靳瑞军周友元寇书赢孟辉
关键词:人工增雨雷达回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