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文学

作品数:5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文学
  • 7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5篇哲学
  • 13篇老庄
  • 8篇形而上
  • 5篇诗歌
  • 4篇道家
  • 4篇新诗
  • 4篇人性
  • 4篇诗学
  • 4篇老庄思想
  • 3篇艺术
  • 3篇意境
  • 3篇拯救
  • 3篇生存哲学
  • 3篇尼采
  • 3篇主义
  • 3篇现代诗
  • 3篇老庄哲学
  • 2篇性灵
  • 2篇意脉
  • 2篇有我

机构

  • 46篇福建师范大学
  • 18篇东南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9篇雷文学
  • 1篇成杰
  • 1篇成杰

传媒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语文建设
  • 2篇暨南学报(哲...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烟台大学学报...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世界文学评论...
  • 2篇广东培正学院...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文艺争鸣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杜甫研究学刊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殷都学刊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3篇2010
  • 1篇200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存哲学:老庄哲学的现代转化——论林语堂对老庄哲学的接受
2013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林语堂向西方大力宣传道家文化,但这种宣传并非以阐发老庄哲学要义、宣传民族文化为最终目的,而是利用道家哲学中的某些因素,意图解决现代西方世界的生存困境。林语堂笔下的老庄思想是一种"生存哲学",他将老庄哲学与现代世界面临的困境联系起来,使老庄哲学这种古老的思想在现代背景下放射出迷人的光彩。
雷文学
关键词:道家生存哲学
现代小品散文与老庄意脉
2014年
现代小品文来自于域外,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民族化。小品文是在老庄思想及老庄思想影响的言志散文传统的启示下兴盛的,小品文重个人、反载道的内容,幽默闲适、平淡自然的格调,随性而谈、不拘成法的文体特色无不是这种启示的表现。小品文在现代的兴盛,实际上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复杂的现代条件下,向传统思想寻求精神庇护的体现,虽具逃避倾向,但在客观上维护了人性之真,使得老庄思想在受主流思想激烈批判下保留了发展空间,延续了民族文化意脉。
雷文学
关键词:小品文
老庄与现代纯诗
2015年
中国现代纯诗受西方诗学和西方哲学的影响而产生,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老庄哲学的诸多思想,老庄哲学的反功利、天地一体的观念影响了纯诗关于诗歌本质的看法,老庄哲学的宇宙意识和自然观念影响了诗人的人格修养,在道家哲学影响下的传统诗学"兴"的观念影响了诗人冥合自然的思维方式,而纯诗对意境的追求也明显受到道家及在道家影响下的传统诗学的影响。
成杰雷文学
关键词:老庄宇宙意境
探寻《画》中被诗题遮蔽的灵性秘密
2019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画》王维的这首《画》(一说作者为宋代佚名诗人或南宋道川禅师)堪称经典之作,它的语言之美,以及它对事物极有分寸、恰到好处的拿捏,都使得它在诗林中占据了一个显眼的位置。
雷文学
关键词:《画》诗题灵性遮蔽
常想飞出物外 却为地面拉紧——穆旦诗歌形而上思想估衡
2014年
穆旦诗歌中的哲理可分为三层次:纯粹实用理性、形而上与形而下相交织、纯粹形而上思想。穆旦诗歌的精神有一个形而下向形而上艰难的升华过程。但飞升到形而上精神天空中的穆旦却有着丰富的体验和观念,可是,这些观念中的任何一种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没有一种能主宰穆旦的诗歌,它们没有内在的统一性和明确的倾向性。这主要与穆旦基本从西方诗歌学习哲学观念、没有对西方哲学专门研究有关。穆旦的价值不在于提出系统的哲学观念,而是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丰富的哲理。
雷文学
《小石潭记》的三大魅力被引量:1
2021年
《小石潭记》具有三大艺术魅力。首先,作为蛮荒之地的小石潭由于作者的热爱而呈现出优美的景色。再者,由于作者精深的庄禅思想修养而造就了《小石潭记》所写水景的空明之美。最后,由于作者运用古典诗歌意境美的描写方法,将人生哲理与写水的文字巧妙无间地融合在一起,故千百年来无人发现《小石潭记》中隐含的哲理。
雷文学
关键词:《小石潭记》
徐志摩:自然哲学哺育出的自然诗人
2010年
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诗人像徐志摩那样,以如此浓厚的兴趣,以如此多的精力,以如此浑成天然的笔触来描写自然。相对于郭沫若、宗白华等人对自然的态度,徐志摩更注意聆听自然的和声,直接从自然中获得启示。正是在这一点上,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和庄子对自然人性的强调在徐志摩的诗文中得到呼应和鲜明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徐志摩可谓是自然的赤子,他从自然里获得性灵,靠自然来拯救人生的痛苦和在复杂的社会里迷失的本性。
雷文学
关键词:赤子性灵拯救
回归之路:从尼采到老庄——论林同济在《战国策》时期前后的思想转变被引量:1
2011年
林同济受尼采思想影响,在20世纪30、40年代之交极力倡导"力"的学说,以此改造国人,服务抗战;4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和他自身状况的变化,他的思想逐渐回到民族的老庄哲学。但林同济的回归不同于传统文人的消极避世,也没有彻底放弃他此前信奉的尼采思想;他是以老庄的超然哲学为基础,揉合尼采的意志哲学和儒家的入世精神,又扬弃了老庄的消极避世、尼采的执着信念和儒家为群的终极理想,将道家的真人、尼采的超人和儒家的圣人凝为一体,铸造出一种新的人格范式,显示了他为中国人寻找一种完美人生哲学的努力。
雷文学
关键词:林同济尼采老庄
拯救与瞻望:沈从文湘西梦的潜在意图
2014年
湘西特定的自然环境养育了沈从文的自然人格,与自然契合的人性是沈从文的创作梦。但沈从文欣赏的自然人性是具有强健生命力的人性,他对湘西人性的另一面:落后、愚昧、保守、不自觉是持批判态度的;尤其是面对现代湘西不可避免的改变,沈从文希望湘西人性的自然纯朴能保留在民族的血液里,未来的人性既纯朴自然,又积极有为,能应对环境的挑战。而湘西自然纯朴健康的人性又可为现代社会扭曲和消极的人性起到疗治作用。为现代背景下的湘西寻求出路,乃至为民族精神的重建、为人类的远景凝目是沈从文创作湘西世界的潜在意图。
雷文学
关键词:自然人性强健
重审以鲁迅为中心的现代作家对老庄的批判
2021年
学界一般认为,现代作家对老庄的批判是出于拯救民族命运的现实目的,而未在学理上加以考量。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现代作家并不是“无暇返回东西文化的本原”,他们对老庄的批判其实已经超越了改造民族命运的功利目的,并且深入到文化深层进行本体论的考量——以充满力感的尼采哲学置换消极落后的老庄思想的潜在文化目的。鲁迅及众多作家的老庄批判透露出他们进行文化更新的潜在意图,只是这样的文化目的混糅在民族救亡的强大话语中,并为后者所遮掩。
雷文学
关键词:现代作家老庄尼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