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鸿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阻抗
  • 1篇移动性浊音
  • 1篇脂肪
  • 1篇生物电阻抗
  • 1篇内脏脂肪
  • 1篇浊音
  • 1篇黏液
  • 1篇黏液腺癌
  • 1篇腺癌
  • 1篇腹部
  • 1篇腹部包块
  • 1篇腹水
  • 1篇包块
  • 1篇MRI
  • 1篇磁共振
  • 1篇大便
  • 1篇大便性状
  • 1篇大肠

机构

  • 2篇重庆市綦江区...

作者

  • 2篇陈鸿
  • 2篇李强
  • 1篇赵潇
  • 1篇陈天兵
  • 1篇刘元兵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RI与BCAI两种方法测定人体内脏脂肪的比对研究
2016年
对18~80岁成年人通过磁共振(MRI)与生物电阻抗法(BCAI)两种方法测定的人体内脏脂肪进行比对研究,为生物电阻抗法(BCAI)测定内脏脂肪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RI与BCAI两种方法分别测定86名成年人的内脏脂肪指数,其中,男46 名,女40名,年龄为(35.50±8.66)岁,BMI为(22.95±4.00)kg/m2,根据BMI将其分为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MRI测得的腹腔內脏脂肪面积除以10为磁共振的内脏脂肪指数。应用简单线性回归法比对两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结果:MRI与BCAI两种方法测定人体内脏脂肪指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但超重肥胖组较正常体重组的相关性降低。结论: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CAI)测定内脏脂肪可基本反映腹腔内脂肪的蓄积程度,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筛查,但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CAI)测定内脏脂肪指数,超重肥胖组的准确性降低。
李强赵潇陈鸿李寒汐谷建芬刘元兵
关键词:生物电阻抗磁共振内脏脂肪
大肠巨大黏液腺癌伴腹水1例
2012年
患者男,45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1年”人院,入院前1年,患者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约鸡蛋大小,无疼痛,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大便变细等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患者未引起重视。近3个月来,下腹部包块明显增大而入院治疗。查体: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中下腹部触及约14cm×19cm×25cm大小的包块,活动欠佳,边界差,无明显压痛。
李强陈天兵欧龚尹陈鸿
关键词:黏液腺癌腹水腹部包块大肠大便性状移动性浊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