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血液科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分析
- 目的 通过分析血栓弹力图仪在血液科的检测结果,评价血栓弹力图在血液科的应用价值,为患者输血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患者血标本进行术前出凝血检测,血常规检测,血栓弹力图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
- 张晓萍张晓晶陈艳赵小丽黄晓燕
-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
- 富血小板血浆辅助脂肪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进展快、临床治疗费用高、时间长且预后不理想。近年来,DFU的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取得了很大进展。该文就DFU的特点、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自体脂肪移植(AFG)技术对创面愈合的积极作用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PRP辅助AFG技术可能成为治疗DFU的有效手段。
- 冯磊刘远俊黄婷陈艳吴健
- 关键词: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溃疡自体脂肪移植富血小板血浆脂肪干细胞
-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 2023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以期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linical Trials数据库,筛选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3年3月。利用RevMan 5.4软件对所纳入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789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99例,对照组390例。由于治疗方式的特殊性,盲法实施难度较大,故存在一定的偏倚。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时间短(MD=-8.97,95%CI:-11.64~-6.29,P<0.001),有效率高(RR=1.25,95%CI:1.14~1.37,P<0.001),住院时间短(MD=-7.94,95%CI:-11.21~-4.66,P<0.001),手术次数少(MD=-1.90,95%CI:-2.97~-0.82,P<0.001),细菌转阴时间短(MD=-5.00,95%CI:-5.26~-4.73,P<0.001)。结论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较单纯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部分纳入文献质量偏低,结果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大量高质量文献加以验证。
- 赵雅玫谢斌陈艳吴健
- 关键词:抗生素骨水泥负压封闭引流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
-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系统评价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疗效。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英文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PubMed)、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与循证医学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搜集有关抗生素骨水泥治疗DFU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3年4月。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与评价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共包括1 409例DFU患者,其中761例接受抗生素骨水泥治疗,648例接受其他传统疗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骨水泥较其他传统疗法可缩短DFU患者创面愈合时间(SMD=-1.59,95%CI -2.04~-1.15,P<0.001)、细菌转阴天数(MD=-4.62,95%CI -5.78~-3.46,P<0.001)和住院时间(SMD=-2.10,95%CI -2.78~-1.42,P<0.001),增加其临床有效率(OR=5.26,95%CI 3.03~9.12,P<0.001),减少其手术次数(SMD=-1.74,95%CI -2.40~-1.09,P<0.001),降低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SMD=-1.52,95%CI -2.37~-0.66,P<0.001),但抗生素骨水泥较其他传统疗法在DFU患者截肢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4,95%CI 0.24~1.23,P=0.140)。结论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可能优于其他传统治疗。
- 赵雅玫冯磊谢斌陈艳吴健
- 关键词: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溃疡抗生素骨水泥
- 血栓弹力图检测预防烧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意义
-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预防烧伤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 获取患者全血标本,做TEG检测、出凝血检测、血小板计数,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TEG检测参数R值提示烧伤科患者凝血因子活性高的占50.94%,参数K...
- 张晓萍张晓晶姬元忠高峰陈艳郭萍俞文静
- 关键词:烧伤科凝血状态预防深静脉血栓
- 诱导膜技术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5年
- 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引发的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临床常用的清创、局部生物敷料覆盖、负压封闭引流、高压氧疗及植皮/皮瓣移植等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欠佳,故探寻疗效更好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诱导膜技术是临床治疗慢性骨感染伴骨缺损常用的治疗手段,因其能够作为深部缺损组织的良好填充物暂时性覆盖创面,隔绝外界病原菌对创面的侵袭,以及不断释放抗生素防控创面感染,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而被逐渐应用于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基于此,本文对诱导膜技术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进一步指导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赵雅玫陈艳谢斌吴健
- 关键词:骨水泥抗生素骨水泥慢性难愈合创面
- 血栓弹力图在乳腺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0年
- 目的:监测乳腺病变患者的凝血状态,使临床医师及时正确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异常情况,为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7~2018年乳腺科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按乳腺病变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恶性组、良性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三组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和传统出凝血结果。结果:恶性组和良性组的MA值、G值均高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K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P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TT值低于对照组和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液较对照人群呈高凝状态,以血小板活性增高为主;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液状态较对照人群呈高凝状态,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活性均有增高。
- 张晓晶张晓萍赵小丽陈艳
- 关键词:乳腺病变凝血状态血栓弹力图
- 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探讨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1年3月—2024年3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5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其中男25例、女27例,年龄34~77岁。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仅行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对照组(22例)和行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的联合组(30例)。统计患者截趾率、截肢率、住院时长、溃疡愈合耗时。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3周,常规测量患足踝部皮肤温度及踝肱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足疼痛情况,对患足行10 g尼龙丝检查评估其周围神经功能情况(以10 g尼龙丝测试值表示)。末次治疗后3周,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并计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截趾率、截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长、溃疡愈合耗时分别为(23±5)、(41±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7±5)、(46±6)d(t值分别为3.08、3.18,P值均<0.05)。联合组患者末次治疗后3周患足踝部皮肤温度为(34.1±1.5)℃,踝肱指数为0.72±0.08,均显著高于组内首次治疗前的(32.1±1.6)℃与0.58±0.09(t值分别为5.10、6.37,P<0.05)及对照组末次治疗后3周的(31.8±1.1)℃和0.59±0.09(t值分别为6.88、5.49,P<0.05)。联合组患者末次治疗后3周患足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组内首次治疗前及对照组末次治疗后3周(t值分别为8.16、6.83,P值均<0.05),10 g尼龙线测试值显著高于组内首次治疗前及对照组末次治疗后3周(t值分别为6.15、4.23,P值均<0.05)。末次治疗后3周,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14/22),χ^(2)=7.51,P<0.05。结论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促进溃疡愈合,减轻患足疼痛,改善患足血供和周围神经功能。
- 陈艳冯磊黄婷郑洋洋马捷吴健
- 关键词:踝肱指数血运抗生素骨水泥
- 基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做好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保证检验数据准确可靠。方法:从实验室室内和室间进行质量控制。结果:保证和提高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通过质量控制,提高了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整体水平。
- 路洋杨素声谷丽萍陈艳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 血栓弹力图在检测预防烧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烧伤科患者的凝血状态,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预防烧伤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烧伤科106例患者全血标本,做TEG检测、出凝血检测、血小板计数,分析检测结果。结果:TEG检测参数提示烧伤科患者凝血因子活性高的患者占50.94%,纤维蛋白原活性高的患者占16.04%,出凝血检测不能提示患者高凝,MA提示血小板功能强的22例。结论:TEG检测提示烧伤科患者的高凝状态,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张晓晶张晓萍俞文静陈艳高峰
- 关键词:烧伤科凝血状态预防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