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晔

作品数:114 被引量:39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1篇成像
  • 52篇磁共振
  • 46篇磁共振成像
  • 18篇脑部
  • 15篇颌关节
  • 15篇颞下
  • 14篇颞下颌
  • 14篇颞下颌关节
  • 14篇下颌
  • 14篇下颌关节
  • 13篇关节
  • 12篇细胞
  • 11篇纹理
  • 10篇颞下颌关节紊...
  • 10篇扩散
  • 10篇关节紊乱
  • 9篇影像
  • 9篇头痛
  • 9篇颞下颌关节紊...
  • 9篇紊乱病

机构

  • 10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儋州市人民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大学附属...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4篇陈志晔
  • 40篇马林
  • 38篇刘梦琦
  • 13篇李金锋
  • 11篇王波涛
  • 11篇樊文萍
  • 10篇娄昕
  • 8篇胡敏
  • 8篇陈小燕
  • 7篇王雪
  • 7篇于生元
  • 7篇刘梦雨
  • 7篇张晓欢
  • 6篇王燕一
  • 4篇王平怀
  • 3篇王昆
  • 3篇李鑫
  • 2篇王玉林
  • 2篇鲁向辉
  • 2篇崔芳

传媒

  • 2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6篇中国医学影像...
  • 12篇中华口腔医学...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华放射学杂...
  • 6篇分子影像学杂...
  • 5篇武警医学
  • 5篇Chines...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3篇功能与分子医...
  • 2篇眼科研究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4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0
  • 10篇2019
  • 14篇2018
  • 15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2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3
  • 1篇2002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物过量性头痛患者脑部边缘区功能连接改变
<正>目的:探索药物过量性头痛患者脑部边缘区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改变。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脑部结构像及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扫描,并手工勾勒脑部边缘区,进行功能连接计算。统计学采用协方差分析,年龄及性别为协变量。结果:左侧边缘区...
陈志晔陈小燕于生元
关键词:头痛患者
文献传递
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Leigh综合征二例
2013年
Leigh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x连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目前认为主要是染色体突变累及电子链复合物(elec trontransport chain complexes,COs)I~V导致复合物缺陷所致。Leigh综合征脑部病变通常呈对称性分布于双侧壳核及导水管周围灰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cance imaging,MRI)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
陈志晔李金锋刘梦雨马林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LEIGH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髁突位置和形态的MRI观察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通过MRI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髁突位置及形态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及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137例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年龄(37.5±16.1)岁,男性39例,女性98例]进行颞下颌关节MRI扫描,根据关节盘移位情况分为关节盘位置正常组(disc without displacement,DWoD)(185侧关节),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组(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17侧关节)及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组(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DDWoR)(72侧关节),观察颞下颌关节髁突位置(前位、中立位及后位)和形态(卵圆形、扁平形及鸟嘴形),并在横轴位T2WI图像上测量髁突长轴和短轴长度。根据双侧关节盘移位情况分为正常组(74例)、单侧移位组(40例)及双侧移位组(23例),并在横断面T2WI上测量并比较3组髁间角。结果DWoD组、DDWR组和DDWoR组髁突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435,P=0.115)。DWoD组扁平形髁突发生率[83.9%(115/137)]显著高于DDWoR组[50.7%(34/67)](P<0.05),DWoD组鸟嘴形髁突发生率[16.1%(22/137)]显著低于DDWoR组[49.3%(33/67)](P<0.05)。DWoD组髁突长轴长度[(17.2±2.4)mm]显著大于DDWR组[(15.4±2.0)mm]和DDWoR组[(14.7±2.7)mm](P<0.05)。DWoD组髁突短轴长度[(7.3±1.2)mm]显著大于DDWR组[(6.5±1.3)mm]和DDWoR组[(6.1±1.4)mm](P<0.05)。正常组、单侧移位组髁间角(分别为136°±13°和132°±14°)均显著大于双侧移位组(124°±17°)(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群中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可见髁突形态显著改变。
樊文萍刘梦琦张晓欢陈志晔
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磁共振成像颞下颌关节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2液体衰减翻转恢复成像对比剂增强诊断脾血管瘤1例
许欢张晓欢王昆樊文萍王雪云捷陈志晔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视神经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DTI在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视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8例NMO患者和3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视神经DTI扫描,并对视神经眶内段前部、中部及后部进行各向异性分数(FA值)测量。将NMO患者根据视力是否受损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是否异常分为单眼受累组(10只眼)、双眼受累组(36只眼)及看似正常组(10只眼),所有患者进行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ROC曲线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对各组间FA值及FA值与病程、EDSS评分等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各组间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54,P〈0.01)。其中,单眼受累组(0.29±0.08)、双眼受累组(0.27±0.08)及看似正常组视神经(0.35±0.13)FA值较正常对照组(0.45±0.07)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双眼受累组FA值较看似正常组FA值减低(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与单眼受累组、双眼受累组、看似正常组以及全部NMO患者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95、0.74及0.91,其诊断视神经受损的敏感度分别为80%、86%、50%及79%,特异度均为95%。相关性分析显示FA值与NMO患者各组EDSS评分均无相关性,FA值与双眼受累组病程呈负相关(r=-0.371,P〈0.05)。结论NMO患者视神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视神经DTI可以简单有效地定量评估NMO患者视神经的损害。
陈志晔朱立君娄昕李金锋杨扬马林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视神经磁共振成像
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比较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CASL)与氟代脱氧葡萄糖及蛋氨酸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一致性。方法对7例脑部病变患者进行3D-pCASL成像及PET/CT显像,视觉评定两者的一致性。结果 4例肿瘤性病变3D-pCASL均为高灌注,PET/CT均为高代谢。1例炎性脱髓鞘病变和1例代谢性脑白质病变3D-pCASL为高灌注,1例感染性病变3D-pCASL为低灌注,此3例非肿瘤性病变PET/CT均为高代谢。结论3D-pCASL可以无创性活体评估脑部病变的灌注状态,与PET/CT具有较好诊断一致性。
陈志晔关志伟于生元马林
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在视神经脊髓炎脑改变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技术研究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的脑体积变化情况,初步从结构方面探讨NMO的脑损害模式.方法 对23例NMO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脑部3D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序列扫描.原始数据用统计参数图(SPM)5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全脑体积的差别,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全脑体积和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NMO组患者的全商灰质体积[(610.2±55.0)ml]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657.2±3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5,P<0.05).NMO患者的年龄[(40±9)岁]与脑灰质分数[(42.5±2.6)%]呈负相关(r=-0.673,P<0.05).局部脑体积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MO灰质体积减少主要集中在左侧岛叶和双侧后扣带回,白质体积减少区主要位于左侧额叶和左侧顶叶皮层下白质.结论 VBM技术可以敏感地检测NMO的脑体积变化情况.NMO患者的脑体积较健康对照组有减少的趋势,以灰质萎缩更明显.
肖慧马林陈自谦娄昕陈志晔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磁共振成像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能谱衰减曲线斜率用于评价椎体骨密度值的可行性
2025年
目的 以定量CT(QCT)测量胸腰椎椎体骨密度值为标准,验证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能谱衰减曲线斜率评价椎体骨密度值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23-07至2023-12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诊断科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测量T11、T12及L1椎体骨松质QCT值,用40 keV及70 keV能级水平图像CT值的差值与能级水平差值的比值量化能谱衰减曲线;利用Pe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患者QCT值及能谱衰减曲线斜率λ值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能谱衰减曲线斜率诊断骨量减低及骨质疏松的效能。结果 T11、T12、L1椎体及总体QCT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37.66±34.01)、(132.74±31.62)、(126.72±31.38)及(132.27±32.35)mg/cm^(3);λ值的平均值分别为(6.71±1.57)、(6.37±1.63)、(6.27±1.54)及(6.45±1.59)Hu/kev;T11、T12、L1椎体及总体QCT值与λ值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31、0.943、0.943及0.938,均具有优异的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1、T12及L1椎体男性组QCT值均高于女性组,T12及L1椎体男性组λ值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1、T12及L1椎体中年组QCT值与λ值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QCT值120 mg/cm^(3)分组,λ值诊断椎体是否骨量减低时AUC值0.978,约登指数0.8678,λ值截断值5.90,此时敏感度92.13%,特异度94.66%;以QCT值80 mg/cm^(3)分组,λ值诊断椎体是否为骨质疏松时AUC值0.965,约登指数0.8662,λ值截断值4.90,敏感度89.40%,特异度97.22%。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能谱衰减曲线斜率具有用于评价胸腰椎椎体骨密度值的潜力,在临床常规中具有可行性。
宗林雄黄天俊孟庆林陈志晔
关键词:骨密度
发作性偏头痛患者脑部中脑导水管区体积改变研究
目的 研究发作性偏头痛患者脑部中脑导水管区(PAG)体积改变.方法 纳入发作性偏头痛患者18名及健康志愿者18名,分别行脑部高分辨三维结构成像,采用SPM软件计算PAG区体积.结果 发作性偏头痛患者PAG区体积为0.34...
陈志晔
关键词:脑部中脑导水管
年龄对正常人脑边缘区功能连接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年龄对正常人脑边缘区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对6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MRI、三维结构像及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扫描。将受试者分为年轻组及年老组,并手工勾画边缘区蒙片,进行全脑基于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计算。单组数据采用单样本t检验,成组数据采用协方差分析,性别为协变量。结果年轻组边缘区相关的功能连接位于双侧中扣带回、壳核、丘脑及杏仁核;年老组边缘区相关的功能连接脑区位于双侧壳核、丘脑、杏仁核、岛叶、岛盖及右侧缘上回。年老组较年轻组边缘区相关的功能连接减少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中扣带回、海马旁回及左侧海马。结论年龄增加可致边缘区功能连接改变。
陈志晔李金锋刘梦雨马林
关键词:边缘区老龄化磁共振成像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