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岩贽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污染
  • 2篇通量
  • 2篇土壤
  • 2篇排放清单
  • 2篇排放通量
  • 2篇重污染
  • 2篇VOCS
  • 1篇蛋白核小球藻
  • 1篇毒理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有机物
  • 1篇溶藻活性物质
  • 1篇溶藻细菌
  • 1篇松土
  • 1篇酸化土壤
  • 1篇通量研究
  • 1篇土壤PH
  • 1篇土壤改良
  • 1篇土壤改良剂
  • 1篇球藻

机构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陈岩贽
  • 2篇潘伟斌
  • 1篇张纯敏
  • 1篇陈岩贽

传媒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广州市三条重污染河涌春季VOCs排放通量的研究
2013年
采用Tenax采样管和热解吸与GC-MS联用仪研究广州3条重污染河涌春季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和排放通量.结果表明,3条重污染河涌共检出烷烃、卤代烃、芳香烃、烯烃、醛、醇和其他等7类共37种VOCs成分.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在各采样点中所占比例最大,均占40%以上.24h连续监测显示,VOCs的排放通量在22:00达到峰值,即66.2μg/(m2·h).3条重污染河涌的TVOCs排放通量变化范围34.2~94.0μg(m2·h),其中BTEX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15.2~ 53.2 μg/(m2·h).
陈岩贽陈岩贽潘伟斌
关键词:排放通量排放清单
一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车载平台和依次设置在车载平台上且用于对污染土壤进行翻耕、破碎的松土组件,用于向土壤中播撒富集植物种子的播种组件和用于对土壤进行整平,同时对...
陈岩贽邓洪
溶藻细菌胞外活性物质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探索分离到的溶藻细菌L7胞外活性物质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和致毒机理,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L7胞外活性物质冻干粉(L7-LPEAC)处理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测定藻细胞的光合作用效率(EPR)以及蛋白质、叶绿素a和丙二醛(MDA)的含量。L7-LPEAC溶液浓度较低(0.80g/L和1.25g/L)时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其96h、120h的EC50分别为5.75g/L和2.55g/L。当L7-LPEAC溶液浓度≥2.00g/L时,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变化同步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处理72h后,L7-LPEAC溶液浓度分别为2.00g/L,3.13g/L,4.90g/L的浓度组中,藻细胞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浓度组7.67g/L和12.00g/L则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120h后,各浓度组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的相对抑制率均大于60%。使用L7-LPEAC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时,选择适当的投加浓度,既能杀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目标藻类,又能避免对其他藻类产生抑制作用,可以较好地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张纯敏潘伟斌陈岩贽
关键词:蛋白核小球藻毒理溶藻细菌溶藻活性物质
一种基于缓释型改良剂改良酸化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缓释型改良剂改良酸化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煤矸石预处理;S2、腐殖酸制备;S3、土壤初步处理;S4、回用处理;S5、制浆;S6、养护;S7、土壤深度处理。本发明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材料,分两步分...
陈岩贽 邓洪
广州市三条重污染河涌VOCs排放通量研究
以广州市三条不同污染类型的重污染河涌(会江涌南村涌和曾边涌)为例,使用动态流量箱和Tenax采样管采集11月和4月重污染河涌释放的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运用热解吸与GC-MS联...
陈岩贽
关键词:VOCS排放通量排放清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