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2篇东芝
  • 2篇数字胃肠
  • 2篇数字胃肠机
  • 2篇胃肠机
  • 2篇疗效
  • 2篇肌功能
  • 1篇低浓度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缺血缺...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血块
  • 1篇压迫止血
  • 1篇牙颌
  • 1篇牙颌畸形
  • 1篇咬合
  • 1篇咬合诱导
  • 1篇医护
  • 1篇硬拷贝

机构

  • 13篇南宁市妇幼保...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3篇陈俊源
  • 5篇潘援
  • 2篇何桂娟
  • 2篇陈桂才
  • 1篇颜云盈
  • 1篇吕焕扬
  • 1篇钟雄
  • 1篇徐晔
  • 1篇韦玉娟
  • 1篇石海丽
  • 1篇陈美佳
  • 1篇李燕燕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大众科技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影像技术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1
  • 2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芝500mA数字胃肠机使用体会
2006年
陈俊源
关键词:数字胃肠机东芝诊断信息硬拷贝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2025年
分析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这一诊断技术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进行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之间开展本次对比工作,目标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数量为90例,所有入选的都分别接受了MRI与CT这两种影像诊断技术。对两种影像诊断技术的结果进行对比,主要比较这两种方法对于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对于颅内出血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况的判断。结果 MRI诊断结果准确率要明显比CT更高,该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要更显著(P<0.05);同时,该诊断技术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结节区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MRI诊断下患者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I诊断可显著提高对患儿疾病诊断准确率,对患儿疾病的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陈俊源李星星潘援
关键词:MRI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
口面肌功能治疗在早期咬合诱导的疗效观察
2020年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所导致的牙齿、咬合、颌骨及颜面发育畸形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为了降低未来正颌手术率,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即早预防、早阻断和早期生长发育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口面肌功能治疗(OMT)是针对口面部肌肉及其功能(如呼吸、吸吮、咀嚼、吞咽、发音等)存在异常,进行评估、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是对口颌面的神经-肌肉进行再教育,促进颅面部结构正常发育与口颌系统协调稳定;临床上采取口面肌功能与正畸联合早期矫治已被正畸界认同,利用生长发育优势协调、平衡口周软组织肌肉功能和颅颌面美观,恢复正常口腔生长发育,阻断牙颌畸形发生,有利于儿童牙、颌、面及身心健康的发育,现报道如下:
何桂娟农绍志陈桂才陈俊源
CT和X线在绞窄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绞窄性肠梗阻采取CT与X线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本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3例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开展CT与X线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CT检查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均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绞窄性肠梗阻使用CT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诊断准确度高。
陈俊源
关键词:CTX线绞窄性肠梗阻
70例死胎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8年
目的探讨死胎发生原因,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死胎进行病因分析。结果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总共分娩孕妇8447例,孕周≥20周的死胎共70例。其中胎儿因素38例(54.29%),脐带因素17例(24.29%),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或分娩期并发症43例(61.43%),胎盘因素13例(18.57%)。结论加强围产保健,早期筛查畸形胎儿,预防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分娩期并发症,减少死胎的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潘援陈俊源黎伟琴
关键词:死胎围产儿死亡率
东芝数字胃肠机雷击故障一则
2006年
陈俊源邱继强
关键词:数字胃肠机故障现象雷击东芝ADR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一例
2005年
陈俊源徐晔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层瘤右侧胸腔积液肺呼吸音
新生儿新型俯卧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生儿新型俯卧枕,该新生儿新型俯卧枕包括主体,主体形成有相连接的面部承载区域、腹部支撑区域以及臀部支撑区域,面部承载区域用于承载新生儿的面部,腹部支撑区域用于承载新生儿的腹部,臀部支撑区域用于承载新生儿...
潘援陈俊源韦玉娟钟雄潘荣蓉蒋汛袁铭泽黎伟琴徐洁覃丹红
文献传递
一种简易的掰安瓿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的掰安瓿器,属于医护用具领域,包括左边掰板、右边掰板、四指护套和拇指护套,所述左边掰板和右边掰板一端活动连接,并相对设置,构成“V”型结构,所述四指护套和拇指护套分别设置在左边掰板和右边掰板的外侧...
陈俊源潘援黎伟琴黄建桃梁鸿梁惠娟
文献传递
运用耳针配合灸法从肺肝脾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2021年
目的:观察运用耳针配合灸法从肺肝脾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用鼻喷激素类药物喷鼻,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桉柠派软胶囊等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耳针配合灸法从肺肝脾经络入手辩证施治。比效两组临床疗效、纯音听阈变化等。分析临床疗效和纯音听阈、声导抗的改变情况。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纯音听阈值都位于较高状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纯音听阈值都有较大幅度下降,治疗组纯音听阈值比对照组更低(P<0.01)。(3)两组治疗前后声导抗各型曲线变化显示中耳积液减少或消失,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耳针配合灸法从肺肝脾辅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疗效更好,能改善个体微循环,减轻内耳循环障碍,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使多数患者避免手术。
陈桂才李燕燕陈俊源薛文婷农绍志颜云盈钟春玉颖吕焕扬
关键词: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纯音听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