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东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6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合并心肌损害29例(42.0%)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剝、脐带打结或绕颈、高位钳产、臀位产、急产、胎粪吸入综合征、早产及过期产等因素是新生儿窒息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重要因素。H IE患儿心肌损害的发生与缺氧时间长短有关,缺氧时间越长,心肌损害发生率越高。本组治愈25例(86.2%),好转3例(10.3%),死亡1例(3.4%)。结论新生儿窒息出现神经症状及心音低钝者,应及时做脑CT、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有助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治疗上除采用传统综合治疗外,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姚霖陆长东黄河唐碧莲古晓琳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害1,6-二磷酸果糖
- 川崎病1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总结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住院KD1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典型及不完全性KD各种临床表现;(2)冠状动脉病变表现。结果125例中男78例、女47例,男女比例为1.7:1,年龄4岁内114例(91.2%),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病,以4~6月发病最高。KD中典型KD87例(69.6%),不完全性KD38例(30.4%),典型KD组的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率高于不完全性KD组(P〈0.01),而实验室检出阳性率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治疗前曾做UCG115例,检出冠脉病变36例,占31.3%(36/115),冠脉瘤7例,占6.1%(7/115)。结论UCG及ECG检查能及时发现KD并发心血管病变,特别是UCG能及早发现KD并发冠脉病变。重视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不完全性KD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
- 姚霖陆长东王志伟黄河熊远青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冠状动脉疾病免疫球蛋白类静脉内
- 溺水儿童非传统顺序心肺复苏成功的原因探讨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溺水儿童院前非传统顺序心肺复苏 (CPR)的可行性。方法 4 3例因溺水而心搏骤停即行院前CPR的患儿 ,CPR顺序按ABC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和CAB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分为传统顺序组 (2 1例 )和非传统顺序组 (2 2例 ) ,分析比较两组复苏效果。结果 两组基本情况及初步复苏成功率、复苏无效率、神经系统病残率无明显差异 ,入院初HR、RR、MBP和血气分析基本相似 ;非传统顺序组复苏成功存活及入院初PaCO2 均明显高于传统顺序组 (P <0 0 0 1) ,复苏成功未存活明显少于传统顺序组 (P <0 0 5 )。结论 限于条件 ,儿童溺水院前急救CPR初期 ,先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 ,人工通气相对延后 ,其方法简单有效 ,值得探索。
- 陆长东朱松杰熊远青邱岸花
- 关键词:溺水CPR心肺复苏入院胸外按压儿童
- 产前预防性用药对胎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血清CK-BB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氟桂利嗪(FNZ)、拉莫三嗪(LTG)及两药联合经孕鼠给药,对胎鼠宫内缺血缺氧性脑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孕20d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FNZ组,LTG组,FNZ+LTG组和对照组。前3组大鼠于脑缺血缺氧术前3d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分别为FNZ0.5mg/(kg.d),LTG10mg/(kg.d),FNZ0.5mg/(kg.d)+LTG10mg/(kg.d)。第3天给药后3h,每组取8只孕鼠制作宫内缺血缺氧模型,剩余2只孕鼠直接行剖宫产取胎鼠,每胎5只。于缺血缺氧后6、12、24、48h分别取胎鼠血清0.5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水平。结果胎鼠缺血缺氧后,血清CK-BB水平明显升高。FNZ组、LTG组及FNZ+LTG组胎鼠缺血缺氧后各个时间点血清CK-BB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均P<0.01)。联合用药较单个药物应用效果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产前预防性口服FNZ、LTG对胎宫内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联合用药效果更明显。
- 何莉陆长东邓靖怡何文丹
- 关键词:氟桂利嗪WISTAR
- NICU常频机械通气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探讨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常频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9年6月~2004年6月接受呼吸机治疗的219例新生儿危重患儿并发VAP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并发VAP67例,发生率为30.59%,治愈52例,治愈率为77.61%,死亡13例,病死率为19.40%,其中10例为早产儿,占76.92%。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占91.04%。结论:NICU常频机械通气并发VAP的病例中,通气时间越长、胎龄愈小、出生体重越低,并发VAP的发生率越高,早产儿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为减少VAP发病率及提高治愈率,采取以下措施:①严格消毒隔离及有效洗手;②尽量缩短通气时间;③选用细菌敏感的抗生素,避免常规性和经验性抗生素使用;④加用丙种球蛋白,可以预防和提高疗效。
- 姚霖陆长东何爱兰唐碧莲
- 关键词:新生儿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氨茶碱对窒息新生儿尿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窒息新生儿生后3天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探讨氨茶碱对窒息新生儿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52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生后1小时内静脉滴注氨茶碱(5mg/kg)和注射用水,测定两组新生儿生后24h、48h、72h尿β2微球蛋白值。对比两组的差异。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2)试验组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的尿β2微球蛋白生后24h、48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0.196),生后72h差异显著(P=0.001)。结论新生儿窒息时,腺苷分泌增多引起肾血管收缩,而氨茶碱作为腺苷受体阻滞剂,能改善肾血流,使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降低。提示氨茶碱临床用药有效,是窒息新生儿肾损伤的有效治疗手段。
- 汤慧丽陆长东姚霖熊远青何爱兰古晓琳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氨茶碱肾脏损伤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呼吸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lumonarysurfactant,PS)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yalinemembranediseaseofnewborn ,HMD)呼吸力学影响。方法 对 2 9例HMD患儿行常规频律机械通气治疗时进行呼吸力学监测。其中 18例给予PS治疗 (PS组 ) ,另 11例未使用PS (NPS组 ) ,比较两组患儿呼吸力学监测结果。结果 治疗后 6h时 ,PS组静态肺顺应性 (Cstat)、吸气峰流量 (InspFlow)明显增加 (P <0 0 0 1) ,而NPS组尚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此后两组以上指标随时间延长增长 ,治疗后 72h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 (P<0 0 0 1) ;但各时段组间比较 ,PS组明显高于NPS组 (P <0 0 1)。两组压力 -容积环 (P -Vloop)钭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 ,PS组更接近纵座标。治疗后 6hPS组Rinsp明显降低 (P <0 0 0 1) ,而NPS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治疗后 72h ,两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0 1) ;但相应时段组间比较 ,PS组明显低于NPS组 (P <0 0 1)。治疗前后呼气时间常数 (RCexp)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后 72hPS组自主呼吸功 (WOBimp)明显低于NPS组 (P <0 0 5 )。结论 HMD患儿机械通气加用PS ,肺顺应性、通气流量明显增加 ;气道阻力明显降低 ;患儿自主呼吸功耗相对较少 ,效果优于单用机械通气。
- 陆长东何爱兰杨黎焱姚霖何莉汤慧丽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
- 咳嗽变异性哮喘1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110例CV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0例CVA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听诊及胸片检查基本正常,部分患儿或家族有过敏史。48例CVA血MPIgM检测呈阳性,其中37例血IgE升高,示此48例系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的CVA。全组110例CVA确诊前曾用抗生素无效,经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后,短期内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诱发CVA。临床医师应对CVA有足够的认识,避免误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姚霖陆长东
- 关键词:CVA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
- 深圳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检测与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LASA)对452例婴幼儿腹泻病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检测阳性的172例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深圳地区轮状病毒性腹泻以秋冬季发生率最高,夏季发病率较低。秋季、冬季分别与夏季比较,有显著差异(χ2分别为37.18、25.45,P均<0.01)。大便呈水样便者占89.5%,发热者26.2%,多为低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率38.1%。结论轮状病毒是深圳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大便性状呈水样便可视为本病特征表现,可供临床初步诊断参考。应用EILASA法为小儿腹泻病毒病原检测提供较好的病原学诊断。
- 姚霖陆长东何爱兰王筱璐
-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腹泻婴幼儿病毒抗原检测病原学诊断大便性状水样便
- 新生儿窒息的空气复苏
- 2008年
- 新生儿窒息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而及时、正确、有效的复苏是降低围产期窒息死亡率的关键。传统的观点认为,应利用高浓度氧进行复苏以提高血氧浓度。而随着对纯氧复苏后的各种并发症的研究,许多学者提出了空气复苏的新观点,认为空气复苏较纯氧复苏更有益。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空气复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汤慧丽陆长东
-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复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