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忠心

作品数:65 被引量:490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29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0篇牦牛
  • 15篇藏羊
  • 12篇牛肉
  • 11篇牦牛肉
  • 9篇肉品
  • 8篇肉品质
  • 7篇茶卡
  • 4篇营养品质
  • 4篇正交
  • 4篇脂肪酸
  • 4篇乳酸
  • 4篇乳酸菌
  • 4篇响应面
  • 4篇红枣
  • 4篇发酵
  • 4篇干制
  • 4篇氨基酸
  • 3篇羊肉
  • 3篇色谱
  • 3篇牛乳

机构

  • 37篇青海大学
  • 26篇青海省畜牧兽...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海晏县畜牧兽...
  • 1篇山东省滨州畜...

作者

  • 65篇闫忠心
  • 33篇靳义超
  • 20篇吴海玥
  • 17篇李升升
  • 14篇胡蓉
  • 6篇牛建章
  • 5篇李威
  • 5篇鲁周民
  • 4篇刘坤
  • 3篇金鑫燕
  • 3篇冶成君
  • 3篇李新岗
  • 2篇尼玛
  • 2篇王伟
  • 2篇雷生春
  • 2篇林青
  • 2篇贾志锋
  • 2篇张成萍
  • 1篇史绍俊
  • 1篇张宗豪

传媒

  • 33篇青海畜牧兽医...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食品工业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园艺学报
  • 1篇青海大学学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羊本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
白海涛靳义超闫忠心汪永洲土丁才仁李升升牛建章赵希国邓银花张成萍丁巴朋措伊两江措成林求培
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2011年3月立项,由杂多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共同承担,于2014年3月完成。项目以藏羊良种选育为基础,培育核心群藏羊,优化畜群结构,提高藏羊生产性能,改变传统经营观念,提升牧民收入,...
关键词:
关键词:藏羊品种选育畜牧业发展
高寒地区燕麦籽粒糖降解和淀粉积累动态分析
2014年
为探讨高寒地区燕麦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特点,分析了2个品种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动态.结果表明籽粒中淀粉均呈“S”型曲线增长,花后6~15d可溶性糖转化速率较高,淀粉积累速率较快,其后可溶性糖转化速率和淀粉积累速率较低,可溶性糖处于动态平衡中.
闫忠心雷生春贾志锋李海珠
关键词:裸燕麦淀粉积累
基于粒度的牦牛奶馨品质分析
2015年
为对牦牛奶馨原料粒度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设计对曲拉,奶皮以及蕨麻粒度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最佳原料粒度条件为曲拉60目,奶皮10目,蕨麻30目;曲拉和蕨麻粒度对牦牛奶馨感观品质影响显著(p<0.05)。
闫忠心靳义超李升升
关键词:粒度分析正交实验感观品质
不同热处理对牦牛肉嫩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研究热处理对牦牛肉嫩度的影响,以牦牛肉为原料,研究了热处理温度、时间和肉块大小对牦牛肉剪切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越高,牦牛肉剪切力越大;加热时间越长,牦牛肉剪切力越大;肉块越大,牦牛肉剪切力越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肉块长×宽×高为6cm×4.5cm×3.5cm时,在85℃条件下加热120min,牦牛肉的嫩度较好。
李升升靳义超闫忠心
关键词:牦牛肉正交试验嫩度
均匀设计优化牦牛乳糕点配方被引量:1
2016年
为提高牦牛乳糕点质量品质,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酥油、曲拉、蕨麻及红糖用量对糕点品质的影响。然后采用us(6^4)均匀设计试验对牦牛乳糕点配方进行优化,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酥油、曲拉、蕨麻及红糖用量对糕点感官品质影响效果显著,较好的配方为酥油19.8 g,曲拉31 g,蕨麻34 g,红糖16.7 g,奶皮5 g和红枣2 g。
闫忠心靳义超
关键词:均匀设计牦牛乳糕点
后杀菌技术延长牦牛酸奶保质期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延长牦牛酸奶的保质期,研究了63℃/20 min,68℃/10 min和75℃/5 min三种后杀菌工艺对牦牛酸奶贮存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牦牛酸奶在68℃条件下后杀菌10 min,在4℃条件下货架期可达28 d。
李升升靳义超闫忠心
关键词:货架期
喷雾干燥牦牛奶粉工艺优化被引量:6
2014年
为对牦牛奶粉喷雾干燥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设计对进风温度,进料速度以及干物质含量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最佳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70℃,进料速度为10.4m L/min,干物质含量为8.7g/100g;进风温度对牦牛奶粉的出粉率影响显著(P<0.05)。
靳义超闫忠心李升升吴海玥
关键词:喷雾干燥正交实验出粉率
青海不同地区传统牦牛酸奶品质差异及菌群结构分析
2025年
为了解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品质的差异和菌群微生物资源,本研究对青海省果洛(G)、玉树(Y)、海北(B)和海南(N)4个地区的24份酸奶样品进行理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牦牛酸奶品质存在差异,果洛(G)和海南(N)地区牦牛酸奶样品的pH和酸度普遍较好,玉树(Y)地区样品的黏度和持水性较高,果洛(G)地区6份样品持水性均达40%以上,海北(B)地区只有B5、B6样品的pH和酸度较好;通过16sRNA测序技术,4个地区牦牛酸奶鉴定出22个门和272个属,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为G地区的优势菌属,而Y、N和B地区优势菌属均为乳杆菌属。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实现传统发酵乳制品菌种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为更好地调控牦牛乳发酵产品的品质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有效提高青海牦牛乳资源的利用率。
任海佳吴海玥胡蓉闫忠心胡博郭娅慧
关键词:理化特性菌群结构高通量测序
乳酸菌发酵对牦牛腩品质的影响
2025年
为了解乳酸菌发酵对牦牛腩品质的影响,试验分析了乳酸菌发酵后牦牛腩的色泽、质地、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等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对牦牛腩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发酵后的L*值和b*值均有所降低,乳酸菌发酵组的a*值显著优于ck组;发酵后牦牛腩的硬度、咀嚼性和剪切力均显著降低,弹性显著提高(P<0.05)。发酵牦牛腩的DPPH、·OH和ABTS清除能力显著提升,TBARs含量显著低于ck组,巯基含量显著高于ck组。
吴海玥胡蓉闫忠心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肉品质
干制对红枣香气物质和品质的影响
为探索干制条件对红枣香气品质、主要营养品质和物性品质的影响,并建立干制红枣品质评价方法,给红枣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试验采用SPME/GC-MS技术等分析方法研究了50、60、70℃热风干制、自然阴干和糖心枣(C...
闫忠心
关键词:红枣干制香气物质GC/MS分析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