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学敬

作品数:10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老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膀胱
  • 4篇电切
  • 4篇尿道
  • 4篇老年
  • 3篇电切术
  • 3篇神经节
  • 3篇神经生长
  • 3篇神经生长因子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大鼠
  • 3篇热灌注
  • 3篇热灌注化疗
  • 3篇化疗
  • 3篇灌注
  • 3篇灌注化疗
  • 3篇膀胱癌
  • 3篇背根
  • 3篇背根神经节
  • 2篇增生

机构

  • 9篇北京老年医院
  • 3篇北京华信医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天津市职业病...

作者

  • 10篇郭学敬
  • 6篇师磊
  • 5篇白艳
  • 5篇王民
  • 3篇郭跃先
  • 3篇王秀丽
  • 1篇金哲
  • 1篇孙小红

传媒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脑肾血管风险评估与高血压前期及其不同血压亚组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心脑。肾血管风险评估与高血压前期及其不同血压亚组的关联。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前期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根据高血压亚型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亚型(ISH)、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亚型(IDH)及联合性高血压亚型(SDH);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的血压正常人群9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相应的干预,对两组均进行2年随访,记录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ISH亚型、IDH亚型及SDH亚型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清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0例患者中15例2年后发生心脑肾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6.67%。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前期及不同血压亚组心脑肾血管发生率与肥胖、吸烟、高尿酸血症、糖代谢异常及高血压家族史等关系密切(X2=7.443,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及不同血压亚组与心脑肾血管疾病存在紧密的联系,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心脑肾血管疾病发生率。
白艳崔永亮李健王丽丽尹燕平苗立夫郭学敬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比较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6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管时间。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68.07±21.17)min、术中出血量为(68.87±24.34)ml、膀胱冲洗时间为(17.27±9.27)h、留置导管时间为(61.37±26.24)h,对照组分别为(53.21±18.22)min、(132.08±29.05)ml、(27.85±12.53)h、(91.27±27.34)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师磊王民郭学敬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老年
经尿道450 nm蓝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老年衰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450 nm半导体蓝激光前列腺汽化术(BV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老年衰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6月于北京老年医院泌尿外科行BVP或PKRP治疗的62例老年衰弱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BVP组(n=32)和PKRP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膀胱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VP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低于PKRP组[(1.62±1.04)g/L vs.(7.37±2.37)g/L,P<0.001],两组的手术时间[(24.53±7.52)min vs.(47.77±11.12)min]、住院时间[(2.78±1.62)d vs.(8.13±0.82)d]、尿管留置时间[(1.84±0.99)d vs.(5.40±0.81)d]及膀胱冲洗时间[(7.37±2.35)h vs.(51.60±19.72)h]比较,BVP组均更短(P<0.001)。术后3个月,BVP组和PKRP组的IPSS、QoL、Qmax及PVR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BVP组低于PKRP组(18.75%vs.43.33%,P<0.05);术后随访3个月,BVP组与PKR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3.13%vs.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结论采用BVP治疗老年衰弱BPH患者出血少,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患者无需停服抗凝药物,术后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陈国卫谢遵珂师磊郭学敬金哲晋连超
关键词:前列腺汽化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膀胱病变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治疗前后逼尿肌和腰骶背根神经节(DRG)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6只,糖尿病组24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组6只、单用NGF组6只、单用胰岛素组6只、联合应用NGF和胰岛素组6只,治疗4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逼尿肌和腰骶背根神经节中NGF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血糖明显低于糖尿病组[(30.90±2.33) mmol/L比(4.30±0.18) mmol/L(t =30.33,P<0.01)];糖尿病大鼠经NGF和胰岛素治疗后膀胱和腰骶背根神经节中NGF的含量较非治疗组明显增加(0.1492±0.0046比0.1066±0.0055,0.1667±0.0065比0.1174±0.0052,P<0.05).结论 NGF在糖尿病大鼠膀胱病变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给予外源性NGF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大鼠膀胱病变病变减轻和功能改善.
郭学敬白艳王秀丽郭跃先
关键词:糖尿病逼尿肌背根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
老年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后即刻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与常温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即刻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与常温膀胱灌注化疗对老年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TURBt。观察组术后6h内行即刻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然后行长期膀胱热灌注;对照组术后6h内行吉西他滨常温膀胱灌注,而后行常规膀胱灌注化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4个月,观察组膀胱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6%vs.95.24%,P<0.05)。结论:TURBt后即刻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是预防老年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郭学敬王民师磊白艳
关键词:吉西他滨
糖尿病大鼠治疗后膀胱和腰骶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糖尿病大鼠治疗后膀胱和腰骶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和超微结构变化及意义。方法参照Schmeichel等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4周应用NGF和胰岛素治疗4周,然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膀胱和背根神经节中NGF的表达情况,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膀胱和腰骶背根神经节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经NGF和胰岛素治疗后膀胱和腰骶背根神经节中NGF的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形态学明显改善。结论 NGF的异常在糖尿病膀胱病变(DC)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给予外源性NGF可能有助于DC病变减轻和功能改善。
郭学敬郭跃先白艳王秀丽
关键词:糖尿病膀胱疾病背根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
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2
2018年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老年医院泌尿外科行TURBT治疗的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90例,根据膀胱热灌注化疗药物不同分为吉西他滨组和吡柔比星组,每组45例。吉西他滨组患者1000 mg吉西他滨加入到0. 9%氯化钠溶液500 ml软包装中加热至50℃,吡柔比星组患者40 mg吡柔比星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500 ml软包装中加热至50℃,2组患者术后6 h内都以300 ml/min流量模式进行循环灌注,治疗1 h,以后每周以同样方法膀胱热灌注1次,共8次。然后每月1次,持续1年。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无复发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SPSS 17.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无复发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36个月,2组患者12个月[8. 89%(4/45) vs 15. 56%(7/45),P=0. 334]和36个月复发率[15. 56%(7/45) vs 28. 89%(13/45),P=0. 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吉西他滨组患者相比吡柔比星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长[(32. 99±1. 53) vs (27. 71±1. 95)个月,P=0. 047],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42. 2%(19/45) vs 97. 8%(44/45),P <0. 05]。吉西他滨组患者血尿、尿痛、膀胱炎发生率与吡柔比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URBT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是预防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郭学敬王民师磊
关键词:吉西他滨吡柔比星浅表性膀胱癌
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膀胱病变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治疗前后逼尿肌和腰骶背根神经节(DRG)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为6只,糖尿病组24只;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成4组:糖尿病组6只、...
郭学敬白艳王秀丽郭跃先
关键词:糖尿病逼尿肌背根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
老年浅表性膀胱癌病人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即刻吡柔比星热灌注与常规灌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究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热灌注化疗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对老年浅表性膀胱癌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浅表性膀胱癌病人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所有病人均行TURBT。观察组术后6 h内行即刻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并行长期膀胱热灌注化疗,对照组术后1周行长期吡柔比星常温膀胱灌注化疗,随访比较2组病人的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4个月,观察组膀胱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事件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URBT后即刻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是预防老年浅表性膀胱癌病人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郭学敬王民师磊白艳
关键词:吡柔比星浅表性膀胱癌
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认知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初步了解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认知情况,为有效地开展OAB的健康宣教及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地区16个区县的1 900名中老年人进行膀胱过度活动症相关症状及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共收集完整问卷1 860份。结果抽样调查的1860名中老年人,有281名知道膀胱过度活动症,知晓率为15.1%(281/1 860),其中男性知晓率为13.5%(112/832),女性为16.4%(169/1 028),对OAB不同症状的知晓率在3.9%~15.0%之间,不同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在3.0%~12.0%之间,不同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在5.4%~12.9%之间,而对OAB相关防治知识的需求率达到96.7%。结论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知晓率相对较低,但对于防治知识的需求率确很高,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大力开展OAB的健康宣教,提高社区中老年人对OAB的认知。
马正君王民孙小红师磊郭学敬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中老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