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永红

作品数:25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皮肤
  • 5篇切除
  • 3篇手术
  • 3篇瘢痕
  • 3篇细胞
  • 2篇肉瘤
  • 2篇神经纤维
  • 2篇神经纤维瘤
  • 2篇神经纤维瘤病
  • 2篇尿道
  • 2篇尿道出血
  • 2篇皮病
  • 2篇皮肤纤维肉瘤
  • 2篇皮片
  • 2篇切除术
  • 2篇取材
  • 2篇注射
  • 2篇综合征
  • 2篇纤维瘤
  • 2篇纤维瘤病

机构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5篇郝永红
  • 13篇李承新
  • 7篇杨怡
  • 6篇高全文
  • 5篇柴家科
  • 5篇许明火
  • 5篇宋慧锋
  • 4篇陈保国
  • 4篇巴伟
  • 4篇邢晓婧
  • 3篇赵华
  • 3篇丁香玉
  • 2篇王文娟
  • 2篇郝甜
  • 1篇赵佳义
  • 1篇漆军
  • 1篇赵梓纲
  • 1篇朱文君
  • 1篇王冬
  • 1篇周勇

传媒

  • 5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2017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经病理证实不同部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躯干部16例(57%),四肢部8例(28.5%),头颈部4例(14.2)。5例行局部切除术,23例扩大切除术+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16例在术后行放射治疗,平均照射剂量60Gy(50~70Gy)。结果:切除28例标本,CD34阳性26例,阴性2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2.3年),失访2例。复发9例,平均复发时间2.6年(8个月~5年)。28例均未见有远处转移,无死亡。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术+辅助放疗是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范围大小及术后辅助放疗与否是影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独立预后因素,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郝永红宋慧锋许明火高全文陈保国柴家科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扩大切除放疗
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手部瘢痕挛缩畸形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50例5~58岁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均行手部瘢痕松解、切除,继发创面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供皮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取刃厚头皮覆盖。结果:手部移植皮肤色泽红润,质地柔软,手可做精细活动。随访患者2个月至4年,未见挛缩复发。结论: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能使手部外观、功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恢复。
郝永红许明火高全文陈帅李承新
关键词:全厚皮片手部瘢痕挛缩畸形
耳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又称上皮样血管瘤,是一种良性、局部增生性血管性肿瘤,临床较为少见.多发生于耳廓、头皮,亦可发生于口腔黏膜、咽喉及眼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发病以中年女性、青年人多见,亦可见于老...
妥亚楠杨怡郝永红丁香玉孟宪芙李承新
穆兰线状萎缩性皮病
2017年
报告1例穆兰线状萎缩性皮病。患者男,22岁。左侧腰腹部褐色带状萎缩斑5年,沿Blaschko线分布,无特殊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多,真皮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符合穆兰线状萎缩性皮病。
杨怡巴伟张昕郝永红李承新
关键词:BLASCHKO线
对全厚微粒皮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初步探究全厚微粒皮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4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28例自身免疫病(AID)相关性溃疡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均行创面负压引流、清创换药治疗,至创面清洁、细菌培养阴性后接受植皮治疗,其中11例患者行全厚微粒皮移植,17例患者行刃厚皮移植。统计和对比两种植皮方法手术时长、供皮区术后24 h出血量(肉眼可见的血液浸透的纱布层数)、供皮区首次换药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植皮区及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区和供皮区愈合后6个月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和患者治疗满意度(通过Likert 5评分量表评估)。结果全厚微粒皮移植组手术时长[2(1.5,2.0)h]与刃厚皮移植组[2(1.5,2.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出血量全厚微粒皮移植组[(2.10±0.82)层]显著低于刃厚皮移植组[(12.27±3.71)层](t=8.896,P<0.001);同时供皮区首次换药时全厚微粒皮移植组VAS评分[(2.24±0.41)分]显著低于刃厚皮移植组[(6.51±1.23)分](t=11.059,P<0.001);而全厚微粒皮移植组供皮区愈合时间[(10.45±1.56)d]较刃厚皮移植组[(19.48±3.75)d]明显缩短(t=7.536,P<0.001),但全厚微粒皮移植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2.13±5.79)d]长于刃厚皮移植组[(25.53±7.37)d](t=2.506,P<0.05);全厚微粒皮移植组的愈后6个月创面VSS评分为(3.18±1.37)分,显著低于刃厚皮移植组(4.52±1.06)分(t=2.913,P<0.01)。全厚微粒皮移植组的愈后6个月供皮区VSS评分为(2.31±1.19)分,低于刃厚皮移植组(4.11±1.42)分(t=3.481,P<0.01)。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厚微粒皮移植治疗AID相关性溃疡时具有微创、经济、简便的优势,可显著降低供区疼痛和出血,加速供区愈合速度,减轻供区和创面愈合后瘢痕,患者对该手术方案满意度高,具有进一步研�
高仪轩张筱伟李宝龙胡文治郝永红邹晓防
关键词:自身免疫病溃疡伤口愈合
甲活检取材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活检取材器,包括支撑壳体、支撑架、切割刀片和旋转轴,所述支撑壳体的一侧为敞口,且壳体的内部与该敞口侧互相贯通,所述支撑架设置于该支撑壳体的敞口侧,所述旋转轴位于该敞口侧的对面侧,所述旋转轴包括旋转杆...
郝永红李承新邢晓婧丁香玉杨怡郝甜
文献传递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与治疗(附28例报告)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经病理证实不同部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躯干部16例(57%),四肢部8例(28.5%),头颈部4例(14.2)。5例行局...
郝永红邢晓婧周勇杨怡王文娟李承新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扩大切除术
文献传递
皮肤良性间叶瘤1例
<正>患者女性,17岁,因'右侧大腿外侧皮肤无疼痛性包块17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右侧小腿外侧下1/3处皮肤有一约5.0cm×4.0cm大小肿物,形状不规则,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凹凸不平,无破溃、渗出,肿物与周围组织分...
郝永红杨怡邢晓婧郝甜孟宪芙陈帅许明火李承新
关键词:间叶瘤
文献传递
以反复尿道出血为表现并发糖尿病的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1例
殷广许媛媛丁潇郝永红杨庆勇赵华
双叶皮瓣修复鼻尖肿物切除后软组织继发缺损45例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观察双叶皮瓣修复鼻尖部继发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45例鼻尖肿物切除后继发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鼻尖部继发组织缺损面积约1.0 cm×1.0 cm~2.0 cm×2.0 cm大小。于缺损周围正常皮肤设计双叶皮瓣,用双叶瓣的小叶修复大叶缺损,将大叶旋转、推进修复鼻尖肿物切除后继发的组织缺损。结果45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术后切口轻度感染,经换药治疗后达Ⅰ期愈合,无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瘢痕轻微,鼻部形态完整,效果满意。结论双叶皮瓣是修复鼻尖肿物切除后继发缺损的理想方法,手术风险小,患者满意度高。
郝永红李承新任丹冯铮赵梓纲
关键词:皮肤缺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