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国庆
- 作品数:26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静脉输液港并发纤维蛋白鞘一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portaccess,VPA)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ralvenousportaccesssystem,CVPAS),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皮下的闭合静脉输液装置。其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误穿动脉、血气胸、纵膈血肿、皮下血肿、伤口愈合障碍、导管阻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罕见的并发症有夹闭综合征、导管连接处滑脱、输液底座翻转、漏液、纤维蛋白鞘形成[1-3]。静脉输液港导致的纤维蛋白鞘国内文献鲜有报道,2014年本院在临床上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 杜洪涛邵国庆李瑞红李德春
-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病例报告
- 脑卒中后单纯咽期吞咽障碍者渗漏误吸与舌骨喉复合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22年
- 渗漏误吸是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者的常见表现,尤其误吸,会造成脑卒中后患者饮食呛咳,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通过测量舌骨喉复合体的运动参数,探讨舌骨喉复合体的运动与渗漏、误吸之间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通过数字化吞咽造影确诊的57例脑卒中后单纯咽期吞咽障碍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7例,年龄39—87岁,平均年龄62.84±1.62岁。
- 李振亚孙洁邵国庆郭永团辛慧王光明
- 关键词:吸入性肺炎误吸复合体脑卒中后舌骨
- 胰腺病性上消化道梗阻的肠内营养通道重建技术
- 目的 探讨X 线下置入鼻空肠三腔营养管、肠道支架在胰腺病引起上消化道梗阻病人肠内营养通道重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胰腺病致上消化道梗阻病人49例,其中胰腺癌36例(胰头癌32例、胰尾癌4例),重症胰腺炎9例,胰腺囊肿4例....
- 李德春辛慧张昕辉杜洪涛邵国庆李瑞红
- 关键词:胰腺病上消化道梗阻肠内营养
- 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在结肠癌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在结肠癌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接受透视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26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软硬导丝及导管相互配合操作法,将肠道导丝通过肿瘤狭窄孔,沿肠道导丝将选择好的金属支架及输送器置入并通过狭窄段,释放支架并调整输送器使支架置于目的位置.采用门诊随访,了解患者腹腔引流情况,随访时间截至Ⅰ期手术切除肿瘤后4周.结果 26例患者中病变部位位于直肠9例、乙状结肠10例、降结肠6例、结肠脾曲1例.狭窄长度为2.0~8.0 cm,平均狭窄长度为4.6 cm.26例患者支架置入操作全部成功,全程操作时间为15.2 ~72.0 min,平均操作时间为35.2 min.支架置入时间为2.6 ~ 26.9 min,支架平均置入时间为5.6 min.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当日排便4~8次,为水样便或稀便.术后10 h即可进流质食物,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0%(26/26).术中无一例发生穿孔,术后2例患者有轻微出血,经止血药物治疗后好转.26例患者在梗阻症状缓解7~10d行Ⅰ期手术切除肿瘤,手术成功率为100.0%(26/26).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未见切口感染及腹腔引流管引流出粪便样物.结论 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可应用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急诊手术,其方法安全、有效.
- 李德春徐元顺杜洪涛田庆忠李永郭永团邵国庆
- 关键词:结肠肿瘤肠梗阻
-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结肠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结肠恶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结肠恶性梗阻患者予以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观察梗阻症状缓解情况。结果29例患者置管成功,2d内梗阻症状均获明显缓解,术前腹围较置管前明显减小,经7~14d减压后均顺利进行I期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结肠恶性梗阻有效、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徐元顺杜洪涛邵国庆李德春
- 基于机器学习的乳腺癌HER2低表达术前预测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基于数字化乳腺X线机器学习模型术前预测乳腺癌HER2低表达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0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53例临床及X线资料。按照8:2比例分为训练集(122例)和测试集(31例)。于头尾位(CC)和内外侧斜位(MLO)图像中分别勾画感兴趣区,在训练集中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最佳影像特征,应用决策树、随机森林、Xgboost、Catboost机器学习算法分别构建CC位、MLO位及CC联合MLO位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乳腺癌HER2低表达,通过各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准确率(AC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F1分数、布里尔分数(BS)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elong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训练集和测试集对两组HER2表达状态、年龄、肿瘤生长部位及肿瘤最大直径上没有差异(P>0.05)。CC位、MLO位、CC位联合MLO位分别筛选出9、6、13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模型构建。在测试集中,CC位构建的4种机器学习模型以随机森林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最大,其AUC、ACC、敏感度、特异度、PPV、NPV、F1分数分别为0.909、0.744、0.850、0.636、0.818、0.700、0.830,Delong检验显示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决策树与Xgboost、决策树与Catboost均有差异(P<0.05),而随机森林、Xgboost和Catboost模型之间无差异(P>0.05);MLO位构建的4种模型以随机森林模型AUC为最大,其AUC、ACC、敏感度、特异度、PPV、NPV、F1分数分别为0.923、0.774、0.800、0.727、0.842、0.667、0.820,Delong检验显示决策树、随机森林、Xgboost和Catboost模型之间无差异(P>0.05);CC联合MLO位构建的4种模型中,Catboost模型的AUC值最高,其AUC值、ACC、敏感度、特异度、PPV、NPV、F1分数分别0.936、0.806、0.800、0.818、0.889、0.692、0.842,随机森林稍次之,分别为0.932、0.806、0.800、0.818、0.889、0.692、0.
- 胡荣邵国庆苏天宇李琳陈秀王翔
-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X线摄影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术前预测
-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与DCE-MRI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150例疑似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经金标准确诊为膀胱癌共72例,并在金标准确诊前予以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与DCE-MRI扫描,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与金标准符合情况,计算阳性和阴性预测值,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与DCE-MRI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UC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150例疑似膀胱癌患者经MSCTU检查后,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58%、80.72%;经DCE-MRI检查后,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7%、93.67%。其中,DCE-MRI准确率高于MSCTU(χ^(2)=6.080,P=0.032)。经金标准确诊为膀胱癌患者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7例;经MSCTU检查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共35例,其中T2a占6例、T2b占10例、T3占12例、T4占7例;经DCE-MRI检查后确诊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共41例,其中T2a占10例、T2b占11例、T3占13例、T4占7例。ROC曲线分析显示,MSCTU、DCE-MRI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UC值分别为(0.787、0.947,P<0.05);MSCTU与DCE-MRI的AUC比较,Z=2.432、P=0.014;MSCTU、DCE-MRI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UC值分别为(0.787、0.947,P<0.05);MSCTU的AUC值高于DCE-MRI(Z=2.432、P=0.014)。结论MSCTU与DCE-MRI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中均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DCE-MRI诊断确诊率更高,更有利于评估病灶肌层浸润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 张宇萌夏丹丹邵国庆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导丝定位对BI-RADS-4级以上NPBL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导丝定位对BI-RADS-4级以上不可触及乳腺病变(NPBL)患者的诊断价值。应用数字化乳腺X线摄片结合立体定位系统,对BI-RADS-4级以上NPBL进行导丝定位、乳腺切除活检的价值。方法 30例NPBL患者经常规乳腺X线摄片发现异常,对其行导丝定位引导下外科切除活检,观察其数字化乳腺X线表现、BI-RADS分类、立体定位结果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30例患者一次性导丝置入定位成功率为100.00%,定位满意率为100.00%,手术切除准确。恶性病变13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6例、导管内癌5例、乳腺单纯癌2例;良性病变17例,包括乳腺纤维瘤7例、乳腺增生症5例、乳腺腺病4例、积乳囊肿1例。BI-RADS-4A类9例,恶性1例;BI-RADS-4B类11例,恶性4例;BI-RADS-4C类6例,恶性4例;BI-RADS-5类4例,恶性4例。结论对NPBL患者应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导丝定位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同时BI-RADS分类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切除活检。
- 夏德新郭永团李德春邵国庆
- 关键词:不可触及乳腺病变
- 乳糜胸的介入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乳糜胸是手术及淋巴系统疾病的并发症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线引导下的介入治疗作为治疗乳糜胸的一种新兴手段, 其疗效不亚于传统手术治疗。本文在论述乳糜胸病因和诊断的基础上, 针对乳糜胸在X线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 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进一步参考依据。
- 张敏伟邵国庆年晶晶陈爽尔翟天旭孔德懿陈垒李莹李德春
- 关键词:乳糜胸介入治疗
- X线引导导丝导管交互技术在肠梗阻导管放置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X线引导下导丝导管交互技术在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82例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管操作记录,将采用X线引导下导丝导管交互技术置入肠梗阻导管的32例患者纳入研究组,采用X线引导下直接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导管置入至空肠上段所需时间、患者的疼痛评分、患者所受X线辐射剂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均为100%。研究组导管置入至空肠上段的平均时长为(30.41±6.0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1.22±8.70)min(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3.93±0.8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4±0.98)分(P<0.05);研究组的X线透视辐射时长为(12.63±2.52)min,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30±1.43)min(P<0.05)。结论X线引导下采用导丝导管交互技术置入肠梗阻导管与直接置入法相比,置管时间更短,患者疼痛评分更低,辐射剂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邵国庆辛慧李振亚焦娇封安强
- 关键词:肠梗阻X线肠梗阻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