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昭昞

作品数:30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生态环境
  • 7篇水土
  • 7篇水土流失
  • 6篇生态
  • 4篇灾害
  • 4篇花岗岩
  • 4篇环境问题
  • 3篇整治
  • 3篇污染
  • 2篇灾害研究
  • 2篇植被
  • 2篇生态环
  • 2篇生态环境问题
  • 2篇水土保持
  • 2篇水土流失区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自然灾害
  • 2篇环境保护
  • 2篇环境污染

机构

  • 28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学院

作者

  • 30篇赵昭昞
  • 1篇徐樵利
  • 1篇黄远略
  • 1篇廖善刚
  • 1篇吴传钧
  • 1篇杨利普
  • 1篇黄锡畴
  • 1篇傅抱璞
  • 1篇景可
  • 1篇李孝芳
  • 1篇吴幼恭

传媒

  • 11篇福建水土保持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地理学报
  • 3篇台湾海峡
  • 2篇大自然
  • 2篇福建地理
  • 2篇武夷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3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87
  • 2篇1984
  • 2篇1982
  • 1篇1981
  • 1篇196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东南沿海风沙的成因与防治被引量:2
1989年
福建的风沙和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闽江口以南的沿海一带,呈断续分布。风沙的沙源大部分来自闽江、九龙江等河流。由于沿岸流、潮汐、波浪和东北季风等相继作用,遂形成了风沙和风沙地貌。风沙给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防治对策:一是营造防护林带;另一是做好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的水上保持,控制沙源。
赵昭昞
关键词:闽东南风沙防护林
建议建立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
1991年
据报道,在日本曾发现两处海底古森林遗迹:一处为富士湾的赤杨(AIuns japonica)遗迹,其年代为距今8470±76年和9060±80年,另一处为鱼津的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遗迹,其年代为距今1960±70年.这两个古森林已列为国际性遗迹.福建省晋江县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的发现,不仅为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增添了一个新的内容,显得更加丰富多采;而且它无疑是为全人类增加一份财富.难怪它的发现,引起国际和国内地学界、生物学界的轰动和高度重视.
赵昭昞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福建山地的自然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初步设想被引量:3
1984年
山多、海阔、亚热带气候是福建省三大特点。合理的开发利用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盲目的开发利用又可以使优势变为劣势。福建山地面积比重大,如何开发利用,对福建“四化”建设关系极大,现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赵昭昞
关键词:亚热带气候自然特点山地
笔谈:我国山区的综合开发和整治被引量:2
1984年
中国地理学会受国家计委国土局的委托,于1983年12月上旬在湖南省召开了《山区综合开发》学术讨论会。本文根据会议上的部分发言摘录整理而成。综合开发整治山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山区的综合开发和整治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吴传钧陈鹄傅抱璞黄锡畴杨利普景可詹远一李孝芳赵昭昞李邦贵徐樵利黄远略
关键词:整治
福建沿海地区的环境生态问题及其整治方策
1990年
福建枕山面海。沿海地区处于山区与海区之间的枢纽地带,对促进山海合作、协调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赵昭昞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水土流失
福建沿海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1993年
本文利用沿海方志中有关洪涝的记载及1949~1991年能够搜集到的洪涝灾害资料,对福建沿海地区洪涝灾情作了分析,并结合沿海地区的区位、地貌、气候等特征和人为因素,探讨了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文中还根据洪涝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对策。
赵昭昞
关键词:灾害洪水热带气旋
50年来我省水土保持理论的进展被引量:3
2002年
50年来 ,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本文对我省 50年来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提高到理论上进行初步总结。这些理论来源于实践 。
赵昭昞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农村经济水土流失
从第四纪孢粉组合探讨黄岗山植被的垂直变化被引量:1
1982年
一、引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除与现代优越的生态环境有关外,主要的原因是在古地理演变中有其独特之处。作者之一对此曾作了初步探讨,黄岗山是保护区的主峰,自然垂直地带谱比较明显,研究黄岗山垂直地带谱的演变,是解决整个保护区古地理演变问题的匙钥。1981年11月,我们从三港到黄岗山顶,选择不同高度采集了10块第四纪孢粉样品进行鉴定(见附表)。现将结果和看法作扼要的论述。
赵昭昞郑芬宋晓红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南方铁杉
台湾海峡演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1982年
台湾海峡位于两个不同的构造单元之间。能反映台湾海峡基底的是居于海峡中部澎湖群岛中的花屿,系由变质岩和酸性火山岩所组成,它的岩性颇与福建东部的基底岩系和中生代火山岩相似。基底上复盖着较厚的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则与台湾西部可以对比,而福建东部却缺失上第三系。因此可以认为,台湾海峡在中生代晚期是福建古陆的一部分;到了新第三纪,它与台湾西部平原有着相同的地质发展过程。鉴于台湾浅滩和海峡海底有中新世大陆动物化石,而且海峡中普遍有上新世沉积,台湾海峡的形成时代是在中新世末或上新世初。从海峡两侧和海峡中排布着几条NNE向的断裂看,大致可以认为,台湾海峡的形成是断裂活动的结果。
赵昭昞
关键词:台湾海峡漳州盆地福州盆地台湾浅滩上新世冲积相
河田水土保持再认识被引量:3
2001年
赵昭昞
关键词:河田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小流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