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惠

作品数:61 被引量:324H指数:1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针刺
  • 9篇电针
  • 9篇血管
  • 8篇血管性痴呆
  • 8篇针灸
  • 8篇痴呆
  • 7篇经痛
  • 6篇治疗血管性痴...
  • 6篇神经痛
  • 5篇电项针
  • 5篇原络配穴
  • 5篇中风
  • 5篇配穴
  • 5篇卒中
  • 5篇祛痰
  • 5篇项针
  • 4篇穴位
  • 4篇中风后
  • 4篇中医
  • 4篇疗法

机构

  • 49篇黑龙江中医药...
  • 4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扬州大学附属...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作者

  • 61篇赵惠
  • 19篇孙波
  • 11篇仲济法
  • 10篇孙宏
  • 9篇蔡国锋
  • 8篇孙忠人
  • 7篇尚莉莉
  • 7篇闫成海
  • 5篇邢艳丽
  • 5篇刘凯
  • 4篇孔波
  • 4篇喻巍
  • 4篇庄哲
  • 3篇刘莉
  • 3篇刘明芳
  • 2篇王春英
  • 2篇刘聪
  • 2篇孙远征
  • 2篇徐金枝
  • 2篇班维固

传媒

  • 7篇中国初级卫生...
  • 6篇中医药信息
  • 6篇针灸临床杂志
  • 6篇中文科技期刊...
  • 5篇中国科技期刊...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医学
  • 2篇中国针灸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为主治疗腕管综合征25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以电针为主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疗法。结果经Ridit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和8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电针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赵惠刘蕾徐金枝张月李姝
关键词:电针腕管综合征常规针刺
巨刺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分析巨刺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采用巨刺法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应用Albert面肌痉挛程度分级和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分别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结果治疗组临床资料完整者28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26/28);对照组临床资料完整者29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8.99%(20/2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DI躯体功能评分明显提高,社会生活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巨刺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赵惠朱嘉民孙波仲济法
关键词:面肌痉挛巨刺法水针针药并用
现代医学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周围性神经病,其中根性坐骨神经痛发病率占比较高。随着患者对于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及对于疾病治疗要求的提高,临床上不断出现了很多新颖的治疗方法。且近几年中医各种治疗方法的出现,使广大患者更加倾向于中医综合疗法。但同时忽视了中医与西医结合的疗法使副作用小与恢复效果速度相结合以最大的疗效减轻患者的病痛。该文通过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对近八年根性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分别从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归纳。
任婧怡赵惠
关键词:根性坐骨神经痛
夹脊交叉电针配合督脉治疗脊髓半离断损伤的经验一则
2019年
介绍通过夹脊交叉电针配合督脉法治疗脊髓半离断损伤患者引起的肢体瘫痪的经验案例。
焦敏娜赵惠
背部电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案
2007年
范某某,女,56岁,初诊日期2006年9月22日。主诉:左侧胁肋部疼痛1年,加重半个月。不能左侧卧位,伴呼吸困难。X线胸片:左侧胸膜轻度粘连,无胸腔积液。化验:ESR65mm/h,结核抗体(+)。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病人经过一次穿刺抽取胸水治疗,反复感染4次,抗炎治疗后好转,但是近半个月来疼痛加重,在家中每日肌肉注射强痛定1支来缓解疼痛。
刘明芳魏铁花赵惠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电针背部腧穴个案报道
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2019年
卒中后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且长期卧床,易导致便秘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发生脑血管事件的老年人便秘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1],且便秘的发生概率与中风病的严重程度一致[2],临床表现较重的患者,较容易出现排便障碍。目前临床中对于卒中后便秘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但是仍存在疗效不稳定、作用较局限的弊端,中医针灸疗法作为非药物治疗的有效途径,以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势,逐渐引发关注。现总结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赵惠朱嘉民孙波仲济法
关键词:针灸脑卒中便秘
祛痰通阳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祛痰通阳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祛痰通阳汤,连续治疗4周。结果: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祛痰通阳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可改善心功能和提高临床疗效。
赵惠刘凯孙宏尚莉莉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集粹
2003年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长,痴呆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on,简称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在我国VD约占全部痴呆患者的10%-20%,并有继续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在诊断与病因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治疗方面进展缓慢.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针灸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VD研究综述如下.
赵惠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
浮针夹脊穴结合“疱疹去痛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2019年
研究浮针夹脊穴结合“疱疹去痛方”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疱疹去痛方”治疗,治疗组采用浮针夹脊穴结合“疱疹去痛方”治疗,一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VAS)评分和临床总有效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的86.7%,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在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夹脊穴结合“疱疹去痛方”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感程度的临床疗效。
朱鸿赵惠
关键词:夹脊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电针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2年
桡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桡神经支配区域的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日常生活质量。目前电针被广泛用于桡神经麻痹的治疗,现代研究证明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具有调节局部血流、降低局部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再生、抑制受损神经元胞体凋亡、保护存活的神经元等作用;且临床研究表明电针有助于桡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近年来电针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关颖赵惠仲济法
关键词:电针治疗桡神经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