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瑜
- 作品数:75 被引量:239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修复足踝部创面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AC)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6年6月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VAC技术修复的20例足踝部病损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足功能评分、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踝肱指数及皮瓣移植区瘢痕情况。结果 19例患者伤口Ⅰ期愈合(二级甲等)。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瓣远端边缘浅表坏死,挤压皮瓣边缘可见少许白色黏稠渗出物,经清创包扎治疗,于术后23 d愈合。1例术后出现皮瓣远端1/3颜色紫暗、肿胀,经抗凝、放血、加压处理后仍坏死,予Ⅱ期植皮修复,于术后32 d愈合出院。Ⅰ期患者愈合中位愈合时间13 d。供区瘢痕评分(8. 51±2. 26)分,仅留有部分色素沉着。治疗后的足功能评分、踝关节评分、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踝肱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 05)。随访阶段,术后3、6、12个月的瘢痕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VAC技术治疗足踝部创面,皮瓣存活率高,术区瘢痕小,能改善患者足踝部关节活动度和行走功能。
- 刘蕾赵小瑜黄春辉何远航廖莉
-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踝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
- 封闭式负压引流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分析
- 目的:观察物理方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提高愈合质量效果.方法:2008-06/2011-01选择36例病例就诊时间在24h内,面积3%~10%TBSA.分布在四肢,临床确诊为深Ⅱ度烧伤创面,根据病员意向选择VSD组、SD...
- 祁强林伟沈国良钱汉根赵小瑜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深二度烧伤
- 文献传递
- 封闭式负压引流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分析
- 目的:观察物理方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提高愈合质量效果。方法:2008-06/2011-01选择36例病例就诊时间在24h内,面积3%~10%TBSA。分布在四肢,临床确诊为深Ⅱ度烧伤创面,根据病员意向选择VSD组、SD...
- 祁强林伟沈国良钱汉根赵小瑜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深二度烧伤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封闭式负压引流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
- 林伟祁强沈国良钱汉根赵小瑜
- 特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救治及临床研究
- 沈国良林伟祁强钱汉根赵小瑜徐军范姝雯黄春辉
- 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9例皮肤撕脱伤创面及皮肤坏死创面患者均采用网状中厚皮片移植,以VSD材料覆盖植皮创面,修剪边缘后缝合固定于周围健康皮肤,封闭整个植皮区。24 h持续负压吸引5-7 d。结果:17例移植皮片全部存活,创面愈合。2例皮片存活95%以上,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诊0.5-1 a,创面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及早封闭创面,降低感染的发生,促进皮片与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皮片存活,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方法。
- 张建超沈国良赵小瑜陆兴安祁强林伟钱汉根
- 关键词:皮肤移植引流术
- 面部皮脂腺囊肿小切口摘除术的诊疗探讨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面部单纯性皮脂腺囊肿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8月-2018年2月,笔者医院门诊就诊的面部肿物患者26例,依据术前患者的病史、专科查体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面部单纯性皮脂腺囊肿后,在囊外、囊内分别注射肿胀液后经小切口完整摘除皮脂腺囊肿,视情况用6-0无损伤缝线缝合或不缝合伤口。结果:26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12个月,未见伤口感染及囊肿复发,术后瘢痕不明显。结论:小切口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可明显减小手术切口,减少组织损伤,减小术后瘢痕,增加患者满意度,具有可行性,临床效果显著。
- 何航远赵小瑜韩未王建雄邵阳沈国良钱汉根
- 关键词:皮脂腺囊肿小切口面部
- 邻近筋膜皮瓣修复胫前区骨或钢板外露小创面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邻近筋膜皮瓣修复胫前区骨、钢板外露小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胫前区小面积骨、钢板外露患者12例,创面面积为2cm×2cm^5cm×3cm。彻底清创后在创面内侧或外侧正常皮肤处根据创面大小设计圆形或椭圆形邻近筋膜皮瓣,皮瓣蒂部位于近端,切取后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覆盖创面。本组皮瓣切取面积3cm×3cm^6cm×4cm。间断缝合皮瓣,皮瓣下放置引流皮片,24~48h内拔除,供瓣区以同侧大腿外侧中厚皮片修复。结果本组9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瓣远端出现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患者皮瓣出现张力性水疱,去除水疱,改善循环后皮瓣存活良好。随访3个月,皮瓣血运、外观、色泽良好,感觉减退。结论以邻近筋膜皮瓣修复胫前区骨、钢板外露小创面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知名血管,皮瓣外观、质地及厚度均接近于胫前区皮肤,是修复该类创面的较好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永宏沈国良赵小瑜钱汉根黄春辉徐军范姝雯
- 关键词:伤口愈合外科皮瓣筋膜皮瓣
- 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1例一期修复的疗效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总结中厚皮片、网状中厚皮片、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疗效。方法应用中厚皮片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21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根据皮肤损伤特点,将血运差的皮肤修剪成中厚皮片和(或)网状中厚皮片,蒂部周围血运正常皮肤,简单修剪皮下脂肪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覆盖中厚皮片区,持续吸引5~7d。结果19例创面一期封闭,撕脱皮肤存活率≥95%。2例经负压封闭吸引后,患肢肿胀明显减轻,创面缩小50%以上,部分直接拉拢缝合,残余创面取中厚皮片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移植皮片全部存活,钢板外露者,行皮瓣转移。出院后均随访6~12个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和中厚皮片部位无瘢痕增生,网状中厚皮片部位少量瘢痕增生,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撕脱皮肤的多种修剪方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手术方法简单、实用、并能一期覆盖大部分创面,减少感染,加快创面的愈合。
- 张建超沈国良赵小瑜林伟祁强
- 关键词:皮片皮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caspase-8表达及其与时间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caspase-8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以愈合的机制.方法 雌性SD清洁级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n=24,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45Gy)...
- 高超张毓姣沈国良赵小瑜陆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