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均良
- 作品数:97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OsEnS-73基因在调控稻米品质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OsEnS‑73基因在调控稻米品质中的应用。OsEnS‑73基因过量表达株系的稻米整精米率降低、千粒重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灌浆两周穗子中OsEnS‑73基因的表达量与品质成负相关。因此,水稻OsEnS...
- 杨武陈洛张少红胡锐董景芳赵均良
- OsGF14f蛋白在调控水稻耐冷性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OsGF14f蛋白在调控水稻耐冷性中的应用。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方法包括:促进目标植物中OsGF14f基因表达,获得耐冷性增强的转基因植物,其中,所述OsGF14f基因编码的OsGF14f蛋白为如下(a1)或(a...
- 马雅美刘清赵均良张少红刘斌
- 文献传递
- 提高稻米品质的GS3基因和GW5基因的分子标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稻米品质的GS3基因和GW5基因的分子标记。GS3基因在16878653和16879736bp处的核苷酸为A和G时,可以同时改良长宽比、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GW5基因在5371772和5372955b...
- 杨武陈洛谭翠容赵均良姜先芽谢月兰张少红刘斌
- 华南籼稻稻瘟病抗性QTL鉴定与候选基因挖掘
- 2025年
- 【目的】稻瘟病严重危害水稻的安全生产。由于稻瘟病菌的高度变异特性,以及当前水稻育种亲本的遗传背景狭窄,使得当前水稻稻瘟病抗性的遗传改良进展缓慢。利用种质资源鉴定稻瘟病抗性基因位点,有助于水稻稻瘟病抗性的遗传改良。【方法】利用已测序的265份籼稻品种(包括120份国际资源品种和145份华南地区栽培品种)进行田间稻瘟病抗性鉴定,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稻瘟病抗性QTL,分析稻瘟病抗性QTL不同单倍型对稻瘟病抗性的效应,结合水稻基因组注释对新鉴定的稻瘟病抗性QTL进行候选基因分析。【结果】田间抗性评价筛选出穗瘟抗性和叶瘟抗性均高抗的材料47份,包括18份国际资源品种和29份华南地区栽培品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到9个稻瘟病抗性QTL,分布在水稻第1、5、6、11和12染色体上,其中,有4个QTL与前人研究报道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共定位,有5个QTL为新鉴定位点。这9个QTL峰值SNP的等位变异衍生的不同单倍型材料的稻瘟病抗性存在差异,其中8个QTL的高抗性单倍型在华南地区栽培品种中的分布高于国际资源品种,只有qPB11的高抗性单倍型在华南地区栽培品种的分布频率(1%)低于其在国际资源品种的分布频率(16%)。在新鉴定QTL的候选基因分析中,挖掘到4个编码NBS-LRR抗病蛋白和4个编码NB-ARC结构域蛋白的候选基因,在第11染色体27.22—27.35 Mb的区间内成簇分布。【结论】华南地区栽培品种比国际资源品种具有更强的稻瘟病抗性。qPB1-1、qPB1-2、qPB1-3、qPB5、qPB6、qPB12-1和qLB12/qPB12-2的高抗性单倍型在华南地区栽培品种的遗传改良过程中受到选择。qPB11候选区间内有编码NBS-LRR抗病蛋白和NB-ARC结构域蛋白的基因,有可能为新的稻瘟病抗性基因。
- 郑敏华陈洛邢甲乐谢月兰姜先芽聂帅蔡甫格巫浩翔陆展华孙伟霍兴白嵩赵均良杨武
- 关键词:稻瘟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量性状位点
- 水稻OsFLZ2基因在调控禾本科植物抽穗期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OsFLZ2基因在调控禾本科植物抽穗期中的应用,所述水稻OsFLZ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发明人首次证明了水稻基因OsFL...
- 马雅美张少红赵均良刘斌
- OsKRP6,水稻KRP家族的一个特殊成员的功能分析
- 在哺乳动物中已发现的CKI(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包括INK4家族和Kip/Cip家族。近年来,在多种植物中发现了与哺乳动物的CKI中Kip/Cip家族成员同
- 赵均良罗彩英姚涓周峰易继财梅曼彤
- 关键词:细胞周期调控水稻功能分析
- 文献传递
- 泛基因组及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参考基因组是现代功能基因组学的核心框架,以此为基础的现代基因组学技术在过去20年对植物遗传变异发掘、功能基因克隆等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单一或少数参考基因组不能完整代表和呈现物种或特定群体内的所有基因组变异,因此其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泛基因组是指物种或特定群体内全部基因或基因组序列的总和。泛基因组通过完整捕获和呈现群体内全部的基因或基因组序列,代替单一参考基因组应用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可以突破单一参考基因组的局限性。泛基因组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以泛基因组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基因组学技术可以高效、精准鉴定种质资源中的遗传变异。泛基因组研究是目前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综述了泛基因组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泛基因组组装的技术和策略,以及泛基因组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育种方面的应用和最新进展,最后对植物泛基因组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综述可为植物泛基因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赵均良张少红刘斌
- 关键词:种质资源功能基因组学
- 一种基于双亲群体低深度测序检测QTL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亲群体低深度测序检测QTL的方法,包括:根据两种亲本纯合allele获得对应杂合allele,在群体基因型中加入该杂合allele作为一个虚拟杂合样本;获取单个样本所有window的标记基因型,将所...
- 王健赵均良董景芳刘斌杨梯丰张少红杨武马雅美周炼陈建松
- 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芽期耐冷QTL定位和聚合被引量:3
- 2022年
- 芽期耐冷性是华南双季稻地区水稻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虽然水稻芽期耐冷QTL的标记定位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这些QTL/基因尚未在水稻育种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定位稳定表达的芽期耐冷QTL,开展QTL聚合育种是水稻芽期耐冷性育种取得突破的关键。在本研究中,利用以粳稻IR65598-112-2为供体,籼稻华粳籼74为受体构建的单片段代换系(SSSL)开展芽期耐冷QTL定位,并进行聚合育种。通过评价SSSL与受体华粳籼74的芽期耐冷性差异,定位了2个稳定的芽期耐冷QTLs(qCTBB-3和qCTBB-12)。试验表明,分别携带有耐冷QTL qCTBB-3和qCTBB-12的SSSL在冷处理后都比华粳籼74表现出更高的幼苗成活率。通过代换作图,发现在qCTBB-3区间存在2个紧密连锁的耐冷QTLs(qCTBB-3a和qCTBB-3b)。利用本研究携带qCTBB-3a/qCTBB-3b的单片段代换系和前期研究鉴定出的芽期耐冷QTL qCTBB-6的单片段代换系为亲本进行杂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了2份含有这3个QTL的聚合系。耐冷性评价表明,来源于两个供体/亲本的QTL不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聚合系的芽期耐冷性较亲本显著增强。可见,通过聚合芽期耐冷QTLs qCTBB-3a/qCTBB-3b和qCTBB-6能显著提高水稻芽期的耐冷性,获得的QTL及三耐冷QTL聚合系为水稻芽期耐冷性分子育种提供了优良的基因资源和亲本材料。
- 杨梯丰董景芳赵均良周炼杨武马雅美王健陈洛陈建松吴伟李雯慧刘斌张少红
- 关键词: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单片段代换系水稻
- OsKRP6,水稻KRP家族的一个特殊成员的功能分析
- 2009年
- 在哺乳动物中已发现的CKI(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包括INK4家族和Kip/Cip家族。近年来。
- 赵均良罗彩英姚涓周峰易继财梅曼彤
- 关键词:细胞周期调控水稻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