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万明

作品数:163 被引量:1,478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核科学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6篇天文地球
  • 8篇核科学技术
  • 7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9篇裂变径迹
  • 41篇成矿
  • 36篇金矿
  • 32篇年代学
  • 30篇东昆仑
  • 29篇磷灰石
  • 27篇矿床
  • 21篇定年
  • 19篇热年代学
  • 19篇成矿时代
  • 18篇地质
  • 18篇热历史
  • 16篇磷灰石裂变径...
  • 15篇锆石
  • 15篇隆升
  • 14篇地球化
  • 14篇地球化学
  • 14篇云母
  • 13篇裂变径迹分析
  • 13篇径迹

机构

  • 80篇中国科学院
  • 6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河北地质大学
  • 7篇石家庄经济学...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河北地质学院
  • 4篇山西工程技术...
  • 4篇青海省地质调...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青海省地质调...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吉林省地矿局
  • 2篇青海省第三地...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作者

  • 163篇袁万明
  • 40篇董金泉
  • 38篇王世成
  • 29篇保增宽
  • 18篇高绍凯
  • 13篇郝娜娜
  • 12篇莫宣学
  • 11篇邓军
  • 11篇汤云晖
  • 9篇陈小宁
  • 9篇龚庆杰
  • 8篇王兰芬
  • 8篇段宏伟
  • 8篇李胜荣
  • 7篇黄志新
  • 7篇王庆飞
  • 7篇曹建辉
  • 6篇韩春明
  • 6篇张爱奎
  • 6篇喻学惠

传媒

  • 14篇岩石学报
  • 11篇核技术
  • 7篇地球学报
  • 6篇原子能科学技...
  • 6篇河北地质学院...
  • 5篇岩石矿物学杂...
  • 5篇地质学报
  • 5篇矿物学报
  • 5篇地质与勘探
  • 4篇地质论评
  • 4篇中国科学(D...
  • 4篇地学前缘
  • 3篇现代地质
  • 3篇地质通报
  • 3篇地球科学
  • 3篇第八届全国同...
  • 3篇第八届全国同...
  • 3篇同位素地质新...
  • 2篇世界地质
  • 2篇科学通报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12篇2007
  • 3篇2006
  • 23篇2005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α反冲径迹定年——新兴热年代学技术
与裂变迹径定年类似,α反冲径迹定年(Alpha-Recoil Track)也是基于天然放射性元素所释放核粒子在固体中产生可蚀刻径迹的积累。铀钍及它们的子体核素进行α衰变时形成α反冲径迹,当发射一个α粒子时,重的剩余核反冲...
董金泉袁万明高绍凯保增宽王世成
关键词:热年代学定年黑云母金云母
文献传递
α反冲径迹定年研究
放射性元素铀和钍作为微量元素广泛出现在各种矿物中。他们的同位素U、U、Th以及他们的一些通过α衰变分裂产生的放射性子体核素,都可射出α粒子。在他们衰变系列中由U开始到Pb结束,有8个α粒子被放出,从U到Pb,有7个α粒子...
董金泉袁万明王世成
文献传递
热液金矿成矿作用的裂变经迹热年代学研究
袁万明王世成王兰棼
应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研究了东昆仑地区岩金沟矿区、红旗沟矿区、洪水河矿区和河北下营坊矿区的热液金成矿作用。东昆仑地区各矿区矿石和蚀变岩石内磷灰石和锆石的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193.7-235.0 Ma,与已有的Rb-Sr...
关键词:
关键词:裂变径迹金矿成矿
矿床保存变化研究的热年代学技术方法被引量:34
2016年
成矿后矿床的保存与变化是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研究程度不高,至今仍属于薄弱环节。矿床的保存与其隆升剥露密切相关,深入细致研究恢复矿区矿床的隆升和剥露历史,是揭示矿床保存变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重点论述研究矿床保存变化的技术方法,通过综合应用裂变径迹、(U-Th)/He、^(40)Ar-^(39)Ar年代学以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等多种技术手段,研究成矿期次、构造活动期次以及二者间的联系,定量计算不同矿区、不同矿体、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的冷却隆升速率、隆升幅度、剥蚀速率和剥蚀量,探讨矿床保存深度与剥蚀量间的关系,总结不同时代、不同矿区矿床保存-变化过程,建立新的矿床地质-保存环境模型,完善矿床预测的综合示踪标志,最终预测不同矿区、不同地段隐伏矿床可能的产出深度,给出矿床可能已经被剥蚀殆尽的区段或地段,为深部找矿和区域成矿潜力评价提供依据。本文可为地质工作者的相关应用提供借鉴和手段。
袁万明
关键词:裂变径迹热年代学隆升剥露技术方法
甘肃大水闪长岩型金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7
2007年
大水金矿氧化带下部,发育大量的微细粒浸染状、细脉状黄铁矿和黄铜矿,并出现砷黝铜矿。地表氧化矿中的赤铁矿,是黄铁矿等原生硫化物氧化所致;在矿石矿物成分上,黄铁矿、黄铜矿和砷黝铜矿的Au含量普遍较高。黄铁矿中的Co/N i比值多大于2,与岩浆成因黄铁矿相吻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5℃~400℃。3δ4S=-1.8‰~+4.1‰,1δ3C=-2.7‰~+4.3‰,1δ8O=6.63‰~19.42‰,δD=-101‰~-75‰。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碳、硫和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赋矿闪长岩体,为富硫化物的闪长岩型金矿床。砷黝铜矿对找矿与勘探有指示作用。
李红阳李英杰袁万明杨秋荣康桂玲曹积飞
关键词:矿物地球化学甘肃大水
柴北缘查干哈克花岗伟晶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和构造环境
2025年
【研究目的】厘定查干哈克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和构造环境对于青藏高原北缘古特提斯洋演化与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对花岗伟晶岩及其围岩黑云正长花岗岩分别开展了独居石和锆石U-Pb定年,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花岗伟晶岩独居石U-Pb年龄为250.4±0.7 Ma(MSWD=0.1,n=27),黑云正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374.3±8.5 Ma(MSWD=0.15,n=8)。花岗伟晶岩具有高硅、碱、铝,低钛的特征,A/CNK值为1.15~1.32,稀土元素含量很低,呈现轻稀土元素弱富集的右倾配分模式,Eu强烈亏损,δEu为0.07~0.18,具有M型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强烈富集Rb、K、U、P,强烈亏损Ba、Sr和Ti,中等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富硅、钾,贫钛,A/CNK值为1.13~1.32,稀土元素含量中等,呈现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右倾配分模式,Eu亏损明显,δEu为0.19~0.32,强烈富集Rb、K、Th,强烈亏损Sr、P和Ti。【结论】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结果表明,花岗伟晶岩与黑云正长花岗岩不具成因联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柴北缘西段查干哈克花岗伟晶岩不同于宗务隆花岗伟晶岩,宗务隆花岗伟晶岩是古特提斯洋大陆边缘增生造山和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花岗岩经高分异演化而成,而查干哈克花岗伟晶岩形成于早三叠世古特提斯洋俯冲环境下的柴达木地块大陆内部,是大陆内部挤压混合岩化过程中达肯大坂岩群小比例部分熔融的产物,具有铌钽矿成矿潜力。
张勇张爱奎袁万明刘光莲湛守智王宗胜张大明
关键词:年代学地球化学岩石成因构造环境花岗伟晶岩柴北缘
基于TIMA全扫描技术分析白云鄂博矿床板岩特征
2024年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之一,其矿床内部及周边出露有大量板岩并且板岩具多种颜色(黑色、黄绿色、深绿色等),板岩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为了厘定板岩的矿物组成,本次研究应用玻片全扫描、TIMA(TESCAN Intergrated Mineral Analyzer)全扫描、电子探针、LA-ICP-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其矿物组合特征和成分特征进行分析。玻片全扫描和TIMA全扫描比对表明板岩虽颜色各异,但主要由正长石组成,正长石体积比可达86.37%;在白云鄂博矿床范围内正长石有隐晶质、单晶集合体和单晶三种赋存形态。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正长石中SiO_(2)为59.44%~64.76%、Al_(2)O_(3)为16.89%~19.73%、K_(2)O为13.96%~17.90%,K_(2)O/Na_(2)O为15.86~45.71;环带结构正长石K_(2)O的含量较其它正长石较低,K_(2)O/Na_(2)O为15.86~20.85。LA-ICP-MS分析表明正长石中Ba含量为700.08×10^(-6)~47 606.91×10^(-6),其它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很少且差异不大。板岩整体颜色和正长石色带均具有随着Ba含量增多而颜色变深的现象,因此正长石的颜色深浅与Ba含量多少呈正相关关系。
田朋飞杨晓勇袁万明何姿霏
关键词:白云鄂博板岩正长石TIMA致色机理
α反冲径迹精准定位观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第四纪地质、地理、灾害、考古等方面的年代学研究的测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α反冲径迹精准定位观测方法。方法包括两种方式:采用固定法和活动法。固定法包括:(1)固定云母样品;(2)首次蚀刻云母样品;(3)首次清洗云...
董金泉袁万明高绍凯保增宽王世成
文献传递
α反冲径迹精准定位观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第四纪地质、地理、灾害、考古等方面的年代学研究的测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α反冲径迹精准定位观测方法。方法包括两种方式:采用固定法和活动法。固定法包括:(1)固定样品:(2)首次蚀刻样品:(3)首次清洗样品:(4...
董金泉袁万明高绍凯保增宽王世成
文献传递
热液金矿成矿作用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
袁万明
该项成果将裂变径迹技术用于金矿成矿作用研究,内容包括成矿热历史、成矿时代、成矿期次、冷却速率等,同时完善了裂变径迹分析和处理方法。研究中应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研究了东昆仑地区岩金沟矿区、红旗沟矿区、洪水河矿区和河北下营...
关键词:
关键词:金矿成矿作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