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晓红 作品数:16 被引量:9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 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于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访情况分为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n=41)和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n=94)。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心衰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比率为61:74,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2例,Ⅲ级71例,Ⅳ级32例。其中引起慢性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冠心病(45.93%,62/135)、高血压性心脏病(33.33%,45/135)、扩张型心肌病(12.59%,17/135),风湿性心脏病(2.22%,3/135)、肺源性心脏病(1.48%,2/135)、先天性心脏病(1.48%,2/135)及其他(2.96%,4/135)。随访发现,患者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4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心率、饮酒、心房颤动(房颤)、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合并疾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住院时间、吸烟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血脂异常、住院时间、吸烟均是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应根据危险因素及时干预,以延缓疾病进展。 贾婉茹 项欣 王璐 尚文涛 薄晓红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心血管不良事件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成功者125例,成功率达96.2%。术中无1例患者出现心脏并发症。130例患者中有单支血管病变者30例,有2支血管病变者61例,有2支以上病变者39例。13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介入手术平均时间(84±17)min,术后卧床平均时间(5.2±0.8)h。130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假性动脉瘤、肢体缺血、动静脉瘤等并发症,且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创伤小、术后止血相对容易、不需绝对卧床、安全有效。 范吉利 孙步伟 薄晓红 张磊 李万军关键词:桡动脉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对比分析 被引量:35 2011年 目的探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怀疑有冠心病且同时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冠脉CTA)、冠脉造影检查的68例患者检查资料。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68例患者4个主要冠脉包括左冠脉主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272支检查中显影良好。冠脉CT结果显示病变(+)者共97例,显示无病变(-)者175例,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病变(+)者101例,显示无病变(-)者171例。冠脉CT成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均为(+)者94例,均为(-)者167例。68例可疑为冠心病患者冠脉CT诊断敏感性为93.1%,特异度为97.7%。结论冠脉CT成像具有非侵入性、费用低、灵敏、特异、准确等优点,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筛选检查方法。 范吉利 孙步伟 蒋哲 薄晓红 张磊关键词:冠脉 CT成像 冠脉造影 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整理经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经过临床确诊,并符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8例,其中采取经桡动脉途径的患者16例(桡动脉组),采取经股动脉途径的患者12例(股动脉组)。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62.75±12.8)min,股动脉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61.35±11.3)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Ⅲ级开通、抽吸冠脉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桡动脉途径是可以选择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途径。 范吉利 孙步伟 薄晓红 张磊 李万军 尚文涛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 多层螺旋CT在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对不同年龄段的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罪犯病变及斑块性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NSTEA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诊断为NSTEACS并在1周内行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者98例,常规收集病史资料及临床检查指标,按年龄分为≤50岁、〉50-70岁和≥70岁三组。所有入选患者首先应用256层螺旋CT进行CTA检查,接着在同一次住院期间通过CAG检查进一步确定其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通过CTA检查98例NSTEACS患者中查出145个罪犯病变,以非钙化斑块及以钙化斑块为主的混合性斑块为最多见,占90.1%;256层CTA对NSTEACS患者罪犯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98.2%,特异度高达99.1%。其中≤50岁组CTA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诊断指数分别为:93.1%、98.5%、86.9%、96.2%、91.6%;50-70岁组的相关数据分别为:95.6%、98.2%、85.8%、95.9%、94.2%;≥70岁组的相关数据分别为:94.5%、97.7%、87.9%、95.6%、92.2%。结论 256层CTA对NSTEACS患者罪犯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且与年龄无关。 薄晓红 马礼坤 范吉利 张磊 李万军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年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12.5mg,1次/d,睡前服用,连服3月。结果:34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闭经,贫血症状纠正,血红蛋白指标出现上升,在围绝经期的患者可致绝经,肌瘤体积缩小。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子宫肌瘤的一种保守治疗方法。 薄晓红关键词: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小剂量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40岁以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特点,分析其病因、危险因素、起病特点和预后。方法总结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0例年龄4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特点、并发症、预后等。结果发病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性占90%,女性占10%),吸烟、酗酒、过度劳累、肥胖、兴奋、家族史、高脂血症是其首要危险因素,起病症状及心电图表现较典型。冠状动脉造影:20例患者有18例行冠脉造影术,其中单支病变14例占77.78%,双支及多支病变3例占16.67%,正常或基本正常者1例占5.56%,并发症少,病死率低,预后良好。结论请补充结论。 薄晓红 范吉利 张磊 李万军关键词:青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替格瑞洛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收入的冠心病患者予以对照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高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显著改善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论 替格瑞洛和硫酸氢氯吡格雷都可以有效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可推广。 尚文涛 王晓桐 薛梦馨 谢晋 薄晓红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 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左回旋支(LCX)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太和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LCX闭塞或狭窄程度>90%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术前的急诊心电图表现,将患者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42例)与NSTEMI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不同冠状动脉分布类型患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两组患者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38.10%vs 16.67%)、左室射血分数[(43.04±4.96)vs(47.85±5.07)]、左室舒张末径[(48.98±5.04)mm vs(43.06±4.93)mm]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X阻塞引起的AMI患者心电图具有多样性,不同冠状动脉分布类型心电图表现不同,其中右优势型心电图的改变以STⅡ、Ⅲ、AVF(75.38%)抬高为主;均衡型以ST V1-V3(77.78%)下移为主;左优势型以STⅡ、Ⅲ、AVF抬高(75%)、ST V7-V9(50%)抬高为主。结论LCX阻塞引起的AMI患者心电图具有多样性,在不同的冠状动脉分型中具有差异。 薄晓红 范吉利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术 心电图 基于AHM-TOPSIS法的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及应用 2025年 目的建立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的药物利用评价(drug use evaluation,DUE)标准,为提高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专家共识为基础,建立DUE标准,根据DUE标准对作者医院2023-06/2024-05月200例使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ttribute hierarchy model,AHM)对指标层进行赋权,通过加权的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计算各病历与最优方案的接近度(C_(i)),得到合理用药的评价结果。结果200例患者中,C_(i)≥0.8的27例(13.50%),0.6≤C_(i)<0.8的150例(75.00%),C_(i)<0.6的23例(11.50%)。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不适宜、能口服未优选或转为口服制剂即经济性不合理、用药慎用疾病即注意事项不合理、适应证不适宜等。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的DUE标准10个指标:适应证、禁忌证、经济性、用法用量、溶媒选择、注意事项、特殊人群、联合用药、疗效评价、不良反应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04、0.103、0.083、0.076、0.073、0.056、0.095、0.072、0.083和0.073。10个指标最优解均为10,最劣解均为0。结论基于AHM-TOPSIS法建立的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的DUE标准可以用于该药的合理用药评价,评价结果提示作者医院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用药存在溶媒选择、经济性、注意事项、适应证不合理等问题,需加强监管。 陈传涛 薄晓红 王钰关键词:合理用药 药物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