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鸿翔

作品数:17 被引量:53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力学模型
  • 2篇宽带
  • 2篇机器人
  • 2篇教学
  • 1篇电缆
  • 1篇电子信息系统
  • 1篇电子学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基础
  • 1篇信息化基础设...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学习算法
  • 1篇营养
  • 1篇营养需求
  • 1篇智能家居
  • 1篇实验教学
  • 1篇实验教学体系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9篇蓝鸿翔
  • 2篇徐海
  • 1篇张立明
  • 1篇顾君忠
  • 1篇邵凌
  • 1篇杨基海
  • 1篇戴蓓倩
  • 1篇马勇
  • 1篇刘同怀
  • 1篇刘石
  • 1篇张国良
  • 1篇马勇

传媒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首届全国机器...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电子与仪表
  • 1篇智能建筑与城...
  • 1篇上海信息化
  • 1篇中国电子学会...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8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自适应补偿矢量量化被引量:2
2000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LBG码书设计的新的图像矢量量化算法。该算法利用图像信号在正交矢量空间中的能量集中性,有效地减小了码书的搜索范围,加快了矢量量化速度。同时利用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之间的差值进行了自适应补偿,在保证较高压缩比的同时,有效地克服了矢量量化的致命缺陷,即重建图像存在严重的方块效应。
马勇邵凌徐海张立明蓝鸿翔
关键词:矢量量化JPEG图像编码自适应补偿
机器人动力学建模程序
人的运动状态与驱动力和外力间的关系即为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这里用建立固定于连杆上的直角坐标的方法得到一组完全确定机器人运动状态的广义座标。用程序对经这一组广义座标为变量的拉格朗日方程进行推导和化简,输出运动方程代数表达式...
余良凯蓝鸿翔
关键词:机器人动力学程序语言动力学模型
智能家居和无线宽带
2006年
数字城市是架构在开放的标准上,基于移动性下的。它主要关注社区服务,体现社区中心的服务及其能力,提供政府的设施、安全的设施、医疗服务和教育设施。在建设数字城市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社会/社区对信息的需求,城市的信息化规划。改变环境的技术: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城市领导人正在面临非常快的技术变化,他们需要与IT业界进行合作,要求城市具有非常清晰的信息化远景,城市领导人对市民有非常明确的任务,城市正在积极进行技术的变革。商业运行模式:赢利的还是非赢利的,如何进行商业化服务。城市需要有一些非赢利的信息服务,主要面向低收入人群。美国费城在市长的领导下,创造了一个无线的费城,加强了城市的经济。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向市民提供无线宽带接入,帮助公民、企业、机构和学校,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让来访问的客人有良好的体验。费城要成为世界级城市,必须帮助所有的公民,包括低收入人群,让他们都能够上网。
蓝鸿翔
关键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智能家居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设施世界级城市
电子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体系
蓝鸿翔
关键词:信息系统实验课电子学教学方法
基于改进粒子群游优化的模糊逻辑系统自学习算法被引量:44
2000年
Eberhart在[1]中提出了粒子群游优化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Algorithm)。该文将改进后的粒子群游算法应用于模糊逻辑系统自学习。模糊辨识器的计算机模拟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徐海刘石马勇蓝鸿翔
关键词:模糊逻辑系统自学习算法
理科非电类专业《电子电路基础》教材的改革探索被引量:2
2000年
面对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形势和人才培养需求,理科非电类专业电子类课程的教学和教材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阐述新编《电子电路基础》教材的改革思路和主导思想,介绍这本教材的主要特色。
杨基海戴蓓倩刘同怀蓝鸿翔
关键词:教学
数字家庭五人谈
2008年
在办公室,就知道家里的冰箱中缺什么;回家的路上,就把家中微波炉里的饭先煮起来;手机在我该吃药时会自动提醒我;走到灶台就在墙上显示出符合我营养需求的菜谱和烹调程序……这就是人们对未来"数字家庭"的构想——抛开计算机,让IT资源像水、电、煤气一样随意取用——随意数字社会的建设将实现网络及网络基础设施的高度统合,信息资源的综合及普遍利用,信息技术应用的高度普及。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设备、获得任意服务!本刊特邀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上海市信息家电行业协会数字家庭应用专委会的专家学者,从"E-上海"(电子社会)到"U-上海"(随意数字社会)的转变;收音机、电视机的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智能家庭模式;手机改变人类生活及家庭网关在数字家庭中的应用等不同角度,全面解读上海"数字家庭"的发展,及未来信息化生活的宏伟蓝图。
顾君忠蓝鸿翔林定祥张国良郭斯宏
关键词:数字家庭网络基础设施家庭应用营养需求IT资源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参数辨别
赖建苏蓝鸿翔
关键词:机器人动力学分析连杆机构关节动力学模型
HFC双向宽带数据通讯网
1996年
叙述了电缆数据网络的发展新动向,介绍了HFC双向数据通讯网络的基本结构、技术关键及其实现的意义。
蓝鸿翔
关键词:HFC双向宽带数据通信网电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