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轶醒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节水
  • 3篇节水灌溉
  • 3篇灌溉
  • 2篇地面灌
  • 2篇地面灌溉
  • 2篇土壤含水量
  • 2篇含水量
  • 1篇地下水
  • 1篇运动模拟
  • 1篇三江平原
  • 1篇湿地
  • 1篇水资源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运动
  • 1篇畦灌
  • 1篇畦灌技术
  • 1篇灌水
  • 1篇灌水量

机构

  • 5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苏轶醒
  • 4篇王韶华
  • 1篇刘昆鹏

传媒

  • 3篇节水灌溉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江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被引量:13
2005年
三江平原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短,潜力大。但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地下水出现局部超采现象。由于本地区拥有大面积的湿地保护区,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针对目前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和已显露的问题,提出了包括湿地保护在内的三江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措施,以支持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王韶华苏轶醒刘昆鹏
关键词:三江平原地下水水资源湿地
隔畦灌溉适宜的土壤及灌水量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基于HYDRUS-2D模型所建模拟模型,模拟了不同土壤、灌水量和隔畦宽度情况下隔畦中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基本结论为:①壤土侧渗效果最好,在灌水4~5d后,灌溉畦与非灌溉畦(隔畦)土壤含水量基本接近,可达到隔畦灌溉的目的;②隔畦中湿润锋距离与灌水后时间呈线形关系;灌水畦灌水量越大,在窄畦中的湿润锋越远,但增大到1050m^3/hm^2以后因渗漏的增加,湿润锋距离增加不太明显;③综合考虑节水率、产量等因素,灌水量在600~900m^3/hm^2之间,畦宽选择120cm左右,灌水利用率最佳,与田间结果一致。项目研究结果为制定隔畦灌溉制度提供了基本参考依据。
刘群昌王韶华苏轶醒
隔畦灌溉初步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灌溉用水占我国社会总用水的60%左右。在各种灌溉方式中,地面灌溉占灌溉总面积的95%,其中畦灌又是地面灌溉的主要方法,因此研究畦灌中的节水措施对于发展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间隔畦灌溉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论:①隔畦灌溉比不设隔畦,单方灌水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可提高15%和10%左右,田间日均耗水强度减少20%左右;②减产量与间隔宽度呈正比;③在1.0 m、1.2 m1、.4 m、1.6 m4种间隔情况下,间隔畦的宽度为1m时,单方灌水产量和水分生产率最高;④隔畦中的土壤含水量低于宽畦边的含水量,其差值随隔畦的宽度增加而增加。
王韶华刘群昌苏轶醒
关键词:节水灌溉地面灌溉土壤含水量
隔畦灌技术及其节水机理研究
灌溉是人工补充农田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目前我国灌溉面积已达8亿亩,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由于历史原因和受我国经济条件的限制,有7.6亿亩左右的灌溉面积(包括低压管道输水)仍采用地面灌溉技术。地面灌溉...
苏轶醒
关键词:节水灌溉地面灌溉
文献传递
隔畦灌溉土壤水运动模拟被引量:1
2008年
隔畦灌溉是地面灌溉节水措施的主要措施。研究隔畦灌溉时灌溉畦中的土壤水运动规律及其对不灌溉畦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对于在不同土壤特性下,确定灌水量、隔畦宽度等隔畦灌溉技术参数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灌溉畦中土壤水分二维运移规律,利用HYDRUS-2D模型,模拟灌溉后间隔畦中土壤水在不同时间、不同深度的含量。模拟与实测值相比,平均误差不超过1.19%,表明利用HYDRUS-2D模型所建模拟模型可用于隔畦或隔沟、隔行灌溉土壤水分运动模拟。
王韶华刘群昌苏轶醒
关键词:节水灌溉土壤水运动土壤含水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