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折
  • 6篇内固定
  • 4篇胸腰椎
  • 4篇胸腰椎骨折
  • 4篇腰椎
  • 4篇腰椎骨折
  • 4篇椎骨
  • 4篇疗效
  • 4篇复位
  • 3篇切开
  • 3篇椎体
  • 3篇内固定治疗
  • 2篇手术
  • 2篇切开复位
  • 2篇切开复位内固...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外固定
  • 2篇外固定架
  • 2篇外固定架治疗

机构

  • 12篇西安航天总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苏波
  • 9篇张晓军
  • 7篇毕乃贵
  • 3篇邵青伟
  • 3篇李东晨
  • 2篇裴富强
  • 2篇张开放
  • 1篇邓岳
  • 1篇李鸿波

传媒

  • 7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探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交叉克氏针手术治疗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共34例手术治疗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0例;左侧15例,右侧19例;GartlandⅡ型8例,GartlandⅢ型26例,Ⅲ型中尺偏15例,桡偏11例。患者年龄4~13岁,平均6.5岁。摔伤28例,高处坠落伤6例。合并神经损伤4例,其中正中神经损伤3例,尺神经损伤1例。本组中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6例,内侧因肿胀触摸不清尺神经而切开的4例,外侧切开复位17例,内外侧联合切口复位固定7例。结果术后3个月依据Flynn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评估:其中功能恢复优30例,良4例,无一般及差的病例,总体优良率100%。结论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手术时机宜早;克氏针要避免反复穿入,交叉点要位于骨折近端;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处理要根据不同个体情况灵活选用。
张晓军苏波毕乃贵
关键词:交叉克氏针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13例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孙绪祥苏波杨大钊张晓军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处理术后处理
过伸复位结合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过伸复位结合双侧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46例OVCF患者,采用过伸复位结合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PVP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结果:246例行过伸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术患者,获得随访232例,随访6~12个月,分析术前与术后1周、末次随访各阶段ODI评分及VAS指数指标提示术前与术后ODI及VA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的ODI及V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复位结合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创伤小,复位效果满意,缓解疼痛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确切。
毕乃贵张晓军苏波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症
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需要手术治疗的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共110例随机分组,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57例,设为观察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53例,设为对照组。两组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及6个月膝关节Rasmussen功能评分、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9.3±14.8)min、(104.8±43.7)min(t=5.788,P〈0.05),切口大小分别为(6.7±2.1)cm、(13.8±2.7) cm(t=15.454,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23±0.72)月、(3.76±0.68)月(t=3.962,P〈0.05),术后3个月Rasmussen评分分别为(23.23±3.72)分、(20.76±3.68)分(t=3.498,P〈0.05),术后6个月Rasmussen评分分别为(26.14±2.74)分、(24.06±3.54)分(t=3.460,P〈0.05),手术优良率分别为80.70%(46/57)、54.72%(29/53)(χ2=8.548,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6%(3/57)、23.96%(18/53)(χ2=14.644,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简单的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Ⅰ~Ⅳ型)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疗效好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邵青伟张开放杨大钊苏波裴富强
关键词:关节镜复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
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C型骨折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AO分型,其中C1型8例,C2型11例,C3型13例,均为新鲜骨折,测定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对腕关节功能进行Gartland-Werle评分。结果:随访6~8个月,其中1例因开放骨折,术后出现伤口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治愈,其余均未见针道感染和神经、肌腱损伤,骨折均获痊愈。患侧腕关节功能的屈伸和尺偏范围显著小于正常腕关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前和旋后活动范围与正常腕关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倾角显著小于正常腕关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骨高度和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3.7%。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的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是一种损伤较小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毕乃贵李鸿波张晓军苏波李东晨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架
皮肤撕脱伤42例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皮肤撕脱伤是由于车轮或机器传动带等产生的外力作用致皮肤和皮下组织从深筋膜深面或浅面强行剥脱,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碾挫损伤[1]。皮肤撕脱伤是严重而复杂的创伤之一,可因伤后大量失血而发生休克,治疗不当,可致皮肤坏死、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晚期可形成慢性溃疡或瘢痕挛缩,严重影响外观和功能。
裴富强邓岳杨大钊苏波
关键词:皮肤撕脱伤大量失血皮肤坏死瘢痕挛缩慢性溃疡深筋膜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高龄患者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统计资料表明股骨粗隆间骨折约占老年髋部骨折的49%。由于此骨折在老年人群中高发,同时老年人多合并不同的内科疾患,不能耐受长期卧床。因此治疗此类骨折要求恢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张晓军苏波邵青伟毕乃贵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疗效观察老年人群生活自理能力
经伤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椎体高度、矢状径Cobb角等指标进行测量并随访。结果随访12-4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75.5±15.5)%恢复至术后(96.1±3.4)%,末次随访时为(94.8±2.4)%,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末次随访时数据由术前(32.2±4.5)毅恢复至术后(4.2±5.1)毅,末次随访时为(6.2±2.4)毅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置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复位效果好,能够很好地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有效预防继发性伤椎前缘椎体高度及矫正后角度丢失,减少内固定失败率。
毕乃贵张晓军苏波李东晨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胸腰段椎体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脊柱骨折,极易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多数学者认为尽管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但仍建议手术治疗[1~3],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能够良好地恢复脊柱正常序列、重建并维持脊柱的稳定,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疗效确切.传统的切开置钉往往需要完全暴露伤椎及相邻椎体的后方复合体,存在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慢等弊端[4,5].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经皮置入钉棒内固定系统逐渐应用于临床.现回顾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8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需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尤凤健张晓军苏波
关键词:胸腰段椎体骨折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微创理念神经损伤疗效确切手术创伤置钉
Halo-Vest外固定架治疗上颈椎损伤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Halo-Vest外固定架在治疗上颈椎损伤中的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至2009年7例上颈椎损伤应用Hola-Vest外固定架的治疗效果。结果 7例患者中,5例固定3个月,2例固定4个月后,均去除外固定架。最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治疗过程中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上颈椎损伤的患者通过Halo-Vest外固定架有效的固定,可以达到骨折愈合及软组织修复的目的 。
张晓军苏波毕乃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