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子梅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2篇腰椎
  • 2篇置换术
  • 2篇围术期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护理体会
  • 2篇坏死
  • 2篇骨头
  • 2篇股骨
  • 2篇股骨头
  • 2篇关节
  • 2篇病人
  • 1篇带管出院
  • 1篇带管出院患者
  • 1篇电刺激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机构

  • 8篇钦州市第二人...

作者

  • 9篇苏子梅
  • 3篇周凤玲
  • 2篇梁海
  • 1篇傅博
  • 1篇王中洁
  • 1篇苏杰敏
  • 1篇周丹丹
  • 1篇陈进文
  • 1篇陈雪莹
  • 1篇张凤莲
  • 1篇吴建语
  • 1篇黄秋玲
  • 1篇廖钦梅
  • 1篇欧传活
  • 1篇覃荣凤
  • 1篇吴华凤
  • 1篇温桂华
  • 1篇庞子冰
  • 1篇苏小容
  • 1篇陆琼兰

传媒

  • 3篇全科护理
  • 2篇微创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仅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而致使肢体活动受限,同时塌陷脱位和严重的并发症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手术方案,现就其相关的护理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苏子梅梁海周凤玲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和总结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围术期的护理疗效和体会。方法对3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实施围术期心理、体位训练、康复指导等精心护理。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VAS疼痛评分(2.43±0.92)分明显低于术前(8.56±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100%。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患者实施围术期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苏子梅周凤玲劳雪凤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系统护理模式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运用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模式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106例择期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重度关节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模式,包括健康问题评估、个性化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评估,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置换疗效评定量表(HSS评分)、躯干健康评分(PHS)、精神健康评分(MHS)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SS评分、PHS评分、MH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4、3.500、3.827,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5%,对照组为26.4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4,P〈0.05)。[结论]系统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苏子梅庞子冰周凤玲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系统护理关节活动度
基于Glazer指导的盆底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Glazer指导的盆底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MF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产后MFP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予基于Glazer指导的盆底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盆底肌功能、主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前静息肌电值、后静息肌电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Ⅰ类肌纤维张力、Ⅱ类肌纤维张力、快速收缩期肌电值、持续收缩期肌电值、耐力收缩期肌电值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观疼痛VAS评分、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Glazer指导的盆底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MFPP疗效显著,能够改善其盆底肌功能,缓解疼痛症状,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苏小容苏子梅黄秋玲陈静冯远娟张桂萍米建锋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功能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
2021年
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明确护理方向及要点。方法:将2019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中各2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术后的普通护理方式(仅针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术后护理,不做饮食护理及眼局部护理),观察组则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体位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眼局部的护理、饮食护理),对比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护理效果较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更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快速恢复,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来说具有辅助性作用及价值。
苏杰敏苏子梅韦美丽
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护理
心理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后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120例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按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33%、95%,均优于对照组的11.67%、76.67%,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提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苏子梅劳雪凤梁海
关键词:心理护理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抑郁焦虑
专案改善活动小组干预在睑板腺功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专案改善活动小组干预在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6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50例MGD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5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75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专案改善活动小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睑板腺按摩掌握率、睑板腺功能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实施专案改善活动小组干预后,观察组睑板腺按摩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睑板腺功能中睑脂排出能力评分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睑板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案改善活动小组干预应用于MGD病人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提升病人睑板腺按摩掌握率,改善病人睑板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苏子梅韦美丽杨金明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疗效
股骨头坏死病人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住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需行介入治疗的股骨头坏死病人78例,同时回顾总结在围术期对病人实施的主要护理措施。[结果]78例病人经过系统的、有针对性、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如期康复出院。[结论]对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人给予全面、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苏子梅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PICC带管出院患者随访方式的研究
陈雪莹王中洁苏子梅张凤莲傅博陈进文欧传活吴建语吴华凤陆沫陈彩霞温桂华黄弋潇林宏春覃荣凤凌志华陆琼兰周丹丹廖钦梅范小凤
该项目是2012年度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批文号:钦科发[2012]36号,合同编号:20123605。国内对出院患者的随访主要有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但电话随访受被随访者是否接电话...
关键词:
关键词: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