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诚荣
- 作品数:19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生存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相关指标对经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于该院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19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访至2022年8月,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46例)和存活组(152例)。记录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经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吸烟、TNM分期Ⅳ期、ECOG评分2分比例及NLR、PLR、LMR较高(P<0.05)。NLR、PLR、LM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793、0.819,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72%、179.21%、3.44%。吸烟、TNM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NLR、PLR、LMR是影响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经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C-index为0.847(95%CI 0.769~0.902),校准曲线趋于理想曲线。列线图模型预测经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阈值>0.22,列线图预测模型提供临床净收益,并且临床净收益均高于吸烟、TNM分期、ECOG评分、NLR、PLR、LMR。结论该研究基于吸烟、TNM分期、ECOG评分、NLR、PLR、LMR构建了经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雄兵周瑞芬李佳丽王汉姣王超李婧曹喆舒诚荣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华蟾素胶囊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放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咸宁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华蟾素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疗效、2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统计2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伤和骨髓抑制情况;根据汉化中文版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8%(20/41)比26.8%(11/41)],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8%(11/41)比9.8%(4/41)],且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10.2±2.2)个月比(8.1±1.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1%(7/41)比36.6%(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放疗对晚期胰腺癌疗效较佳,能够减轻胃肠道反应,且安全性良好,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朱必胜田红岸舒诚荣韩琦肖秋菊
- 关键词:晚期胰腺癌华蟾素放疗生存率
- 以鄂南为试点构建新农合制度下肿瘤预防及双向转诊模式的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调查鄂南地区肿瘤预防及双向转诊现状,探讨如何将新农合制度与肿瘤预防及双向转诊相结合,构建社会、各级医院、患者共赢的肿瘤预防及双向转诊模式。[方法]邀请新农合管理、卫生法学、肿瘤及相关专业专家12人进行访谈及讨论;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肿瘤预防及双向转诊模式主体市级医院医生127人次,县级医院医生111人次,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141人次,新农合农民681人;抽样现场调查27家乡镇及社区卫生院电子病历使用情况。[结果]专家一致认为肿瘤预防及双向转诊模式与现行新农合制度及分级诊疗制度可以接轨;肿瘤专业专家认为在现行制度下实现肿瘤防治及双向转诊模式无实质性障碍;卫生法律专家认为该模式与现行法律法规均不矛盾,上下级医师联动、技术扶持能减少医患纠纷;各级医院医生共有211名赞成双向转诊模式(55.67%),各级医院医生对双向转诊模式态度无统计学差异(χ~2=1.900,P=0.754);79.44%的参合农民认为目前农合制度转诊手续麻烦,86.81%的医生认为农合限制药品多,恶性肿瘤相关医患双方对新农合制度的不满因素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243.915,P=0.000);本地区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嘱和病程记录全部电子化所占比率为66.67%。[结论]以鄂南为试点,以保本让利为核心,建立肿瘤预防及双向转诊模式具备现实基础,在基础设施、制度管理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 曹喆曹爱玲周剑何玲章永韩琦李雄兵毛志兴黎国平龙洪清陈元舒诚荣
-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双向转诊模式肿瘤预防
- 苦参碱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苦参碱对U87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qPCR法检测苦参碱对U87细胞的COX2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药物作用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随着苦参碱浓度(5、50、100μg/mL)的增加,苦参碱对U87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不断地增加;相同浓度下,苦参碱对U87细胞增殖率在24、48、72 h时逐渐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通过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苦参碱100μg/mL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增加,COX-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苦参碱通过降低COX-2的蛋白和m RNA表达来抑制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周剑曹爱玲舒诚荣
- 关键词:苦参碱U87细胞增殖COX-2
- 乳腺癌患者血清E-cadherin、sE-cadherin水平与临床分期及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血清E-cadherin、sE-cadherin水平与临床分期及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100例,按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分别检测其血清E-cadherin、sE-cadherin水平,比较TNM分期与血清两指标之间相关性;再检测蒽环联合紫杉醇化疗后患者血清两指标水平,对比不同化疗效果患者血清两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血清E-cadherin水平随着临床分期升高而明显降低,sE-cadherin和HMGB1水平则随着临床分期升高而明显升高;血清E-cadherin水平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sE-cadherin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7和0.382;化疗后,CR+PR组E-cadherin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sE-cadherin和HMGB1水平明显低于于化疗前,而SD+PD组合与化疗前无明显差距但明显异于CR+PR组;血清E-cadherin水平与化疗疗效呈负相关,sE-cadherin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和0.326。结论:不同TNM分期患者血清E-cadherin、sE-cadherin水平不同,E-cadherin水平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sE-cadherin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化疗前后检测血清E-cadherin、sE-cadherin水平可帮助表征乳腺癌预后和复发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王超舒诚荣曹爱玲乐玲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疗效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吉奥化学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32例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联合替吉奥化学治疗(化疗)局部复发直肠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32例经证实的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接受全盆腔三维适形放疗DT45Gy/25F,后缩野至肿瘤复发区推量至63Gy/35F,同期口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1·d-1(d1~5,d8~12,d15~19,d22~26,d29~33,d36~40,d43~47)。结果有1例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1周后出现4级血小板下降,停用化疗,只完成放疗,其他患者均完成放疗和化疗。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9.4%),部分缓解21例(65.6%),总有效率为75.0%;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1.0%和56.5%;疼痛缓解率为96.9%。主要毒性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有1例出现4级血小板下降,有2例出现3级白细胞下降,有1例出现3级腹泻,3~4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为12.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方法 ,近期疗效可靠,患者依从性好,毒性反应可耐受。
- 舒诚荣曹爱玲章永王汉姣周剑何玲
- 关键词:化学治疗
- 同步化放疗与序贯化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Cox回归分析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同步化放疗与序贯化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相关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不能手术的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回顾性分析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中治疗方法可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同步化放疗治疗,放疗剂量为2Gy/次,总量56~60Gy,同步化疗1~2周期,放疗结束后继续化疗3~5周期;对照组采用序贯化放疗治疗,放疗剂量为2Gy/次,总量60~66Gy,放疗结束后继续化疗4~6周期。两组化疗使用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同时其预后状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1.67%)(P<0.05);两组患者的病变长度、化疗周期数及放射性食管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肿瘤病变部位、临床分期、放射性食管狭窄及白蛋白降低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单因素分析得出:胸中、下段病变部位、临床Ⅲ~Ⅳ期、放射性食管狭窄及白蛋白降低患者生存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胸中、下段病变部位、临床Ⅲ~Ⅳ期、放射性食管狭窄及白蛋白降低均为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同步放化疗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同步化放疗对于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序贯化放疗,且患者的肿瘤位置、放射食管炎、白蛋白降低及临床分期均与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 龚玉爱舒诚荣王汉姣韩琦
- 关键词:同步化放疗序贯化放疗食管癌
- 磷酸丝氨酸转氨酶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和预后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磷酸丝氨酸转氨酶1(phosphoserine aminotransferase 1,PSA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SAT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0月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9例为观察组,同期2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和比较两组PSAT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并分析PSAT1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SAT1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SAT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SA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过表达状态,检测PSAT1的水平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进程及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周剑曹爱玲舒诚荣
- 关键词:预后
- 微滴数字PCR和Super-ARMS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浆循环肿瘤D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5
- 2020年
-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在选择靶向药物时需以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类型作为依据,然而晚期肺腺癌肿瘤组织取材较难,有专家共识指出外周血可替代肿瘤组织作为检测标本。本文旨在探讨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法(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PCR)和超级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upe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super-ARMS)这两种方法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血浆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中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初治晚期肺腺癌共119例纳入研究,比较ddPCR和Super-ARMS技术检测血浆ctDNA 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部分EGFR基因经典突变阳性患者接受一线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口服治疗,将患者按检测结果分亚组,组1为ddPCR及Super-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均为阳性,21例。组2为ddPCR及Super-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均为阴性,16例。组3为ddPCR检测结果为阳性而Super-ARMS检测结果为阴性,5例。组4为ddPCR检测结果为阴性而Super-ARMS检测结果阳性,因组4患者个数为0,不纳入统计。以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评估近期疗效,并用生存分析比较组间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以评估远期疗效。结果 119例晚期肺腺癌组织样本中,共检测到58例(48.7%)EGFR基因突变。ddPCR技术检测与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结果的符合率为82.4%(Kappa=0.647, P<0.001),灵敏度为74.1%,特异度为90.2%。而Super-ARMS检测与组织检测的符合度为71.4%,灵敏度仅为58.6%,特异度为83.6%。组3的ORR与DCR值低于组1、2,但组间ORR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三组患者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曹喆王静秦娜李琨吕嘉林王敬慧杨新杰李曦张卉张权龙洪清舒诚荣马丽张树才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 颈淋巴结影像分区与鼻咽癌上颈部靶区界定关系的初步探讨
- 背景: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放射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颈部淋巴结的照射尤为重要。1999年som等提出了颈淋巴结影像学分区方法;欧洲及北美五家协作组织又于2003年联合发表了颈淋巴结的分区和N0 病例CT...
- 舒诚荣
- 关键词:颈淋巴结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