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建中
- 作品数:39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菖郁导痰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菖郁导痰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中西药合用组30例,中药组以菖郁导痰汤治疗,西药组以盐酸舍曲林治疗,中西药共用组以菖郁导痰汤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结果治疗后HAMD评分3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中药组为83.3%,西药组为83.3%,中西药合用组为86.7%,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3组总体疗效接近。结论菖郁导痰汤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陶文强李金容舒建中闫俊峰
- 关键词:抑郁症中西医结合疗法盐酸舍曲林
- 通脉醒神法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再通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通脉醒神法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流再通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大脑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人组的AIS血流再通成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指南”推荐的规范化血流再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脉醒神法。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以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评估通脉醒神法干预对大脑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BI指数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且治疗后两组VEGF、bFCF、AngI、Ang1-7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均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醒神法可以更好地改善AIS血流再通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AIS血流再通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够促进AIS血流再通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通脉醒神法在临床应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杨睿官玥玥米秀娟黄利曾子修罗招亮唐国华谢鑫龚廷亮舒建中唐军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药侧支循环
- 补阳还五汤黄芪剂量的变化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黄芪剂量的变化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CCI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5组各40例,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另外4组为观察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应用15、30、60、120 g黄芪入方的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治疗前后5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前,5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组间差异不明显,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4个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 g组总有效率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CCCI疗效肯定,实际应用中重用黄芪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 舒建中唐军曾定伦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
- 耳穴贴压法联合中药药氧干预脑血管造影术前焦虑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联合中药药氧干预对脑血管造影术前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脑血管造影患者,随机平分为耳穴治疗组和耳穴合药氧治疗组各30例,分别观察患者入院后20 min、术前24 h、进入手术室前20 min收缩压、心率和入院后20 min、术前24 h、术后第3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组内比较,各组在各个时间点心率、收缩压、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各个时间点心率、收缩压、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及联合中药药氧均可改善脑血管造影病人术前焦虑,可在临床中开展,并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
- 蓝晓芳舒建中
- 关键词:耳穴贴压法脑血管造影术前焦虑
- “体阴用阳治脑病”理论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对脑生理病理文献的归纳分析,得出脑形如泥丸,生于先天精,充养有赖于肾精,肾精有赖后天脾胃充养,水谷之精终要通过肾精化骨生髓,方可充养于脑。十二经脉之气血皆上行于头面而走清窍,五脏之血精,六腑清阳,皆上奉于脑,温养脑窍。脑为一身之大主,头脑为五志神、魂、魄、意、志会聚之所,主司精神、意志、情感、感觉及运动等生命活动,为形神合一之枢机。从生成、结构及功能方面,都提示脑为体阴用阳之器官。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从阴阳平衡角度认为益精填髓补其形、温阳益气复其用可为治疗脑病的基础,为脑病科研及临证提供新思路。
- 陶文强唐军李陈渝舒建中孙科闫俊峰
- 关键词:体阴用阳脑病方药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三黄泻心汤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三黄泻心汤治疗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OMIM数据库、TTD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对三黄泻心汤作用于ICH的靶点进行预测,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优化及核心靶点的网络拓扑学分析。再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探索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结合GO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选择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进一步的动物实验验证。通过注射IV型胶原酶的方法建立ICH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黄泻心汤低剂量组、三黄泻心汤高剂量组,连续干预14d后检测各组大鼠的mNSS评分,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qPCR检测PI3K、AKT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筛选出,三黄泻心汤治疗ICH核心靶点22个,包括AKT1、IL6、TNF、VEGFA等,KEGG富集分析预测三黄泻心汤主要是通过HIF-1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动物实验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三黄泻心汤低、高剂量组mN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三黄泻心汤高剂量组中PI3K、p-PI3K、AKT、p-AKT以及三黄泻心汤低剂量组中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三黄泻心汤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中PI3K、AKT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三黄泻心汤治疗ICH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 官玥玥罗晓琼黄利余鑫源李陈渝舒建中唐军
- 关键词:三黄泻心汤网络药理学脑出血PI3K/AKT信号通路
- 经桡动脉造影C形造影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经桡动脉造影C形造影管,经桡动脉造影C形造影管为中空管状结构,包括主体管、远端管、头端管,所述主体管为直线延伸的中空管,所述主体管延伸的远端与远端管相连接,所述远端管为弧形管...
- 陶文强唐军李陈渝舒建中张霞
- 文献传递
-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辅治抗LGI1抗体脑炎1例
- 2025年
-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一类脑炎。IRANI等[1]首次发现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anti-leucin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1,LGI 1)自身免疫性脑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障碍、反复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等。是一种抗神经元表面抗体相关AE,约占AE的12.8%,血清和(或)脑脊液LGI1抗体阳性是特异性的诊断指标。现将我科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抗LGI1抗体脑炎1例介绍如下。
- 陈倩舒建中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降糖机制研究
- 2022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葛根发挥降糖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分析和寻找葛根发挥药效作用的通路,了解其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得葛根相关靶点,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平台及基因功能分析平台获得相关通路及功能注释信息并分析,通过蛋白质网络分析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化合物-靶点-信号通路-功能”网络进一步确定其多靶点特性,通过分子复合体检测插件,结合其功能和通路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聚类,获得不同的模块及每个模块的关键基因。通过分子对接对葛根成分小分子及其作用靶点的结合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到芒柄花黄素、谷甾醇、3′-甲氧基大豆苷元及大豆苷元-4′,7-二葡萄糖苷四种成分。获得3个主要靶点为CYP17A1、NR3C1和HTR2C。结论通过对靶点功能、通路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综合分析,共获得3个靶点模块,通过分析其降糖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能够为葛根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 舒建中李颖慧蒲雨晴刘庆灵张娟甘玉立谢永芳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靶点分子对接
- 参麦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参麦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相互对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行合并分析,评价两种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1990-2007年在生物医学期刊上发表的参麦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纳入本次研究,采用Review Mananer4.2软件对其进行ICMeta(Intra-China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X^2分布显示具有同质性(P〉0.05),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合并后的比值比OR(95%CI)4.73(2.61-8.56),参麦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总有效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我国近十多年来用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文献,采用随机对照比例较低,随机的质量和可信度较差;盲法未被采用;还存在组间基线均衡性的比较、对照措施的合理性、结局指标的选择等方面问题。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 舒建中王恰如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脑梗死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