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奇达

作品数:1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聚乙烯亚胺
  • 7篇靶向
  • 6篇纳米
  • 5篇细胞
  • 5篇环糊精
  • 4篇运载
  • 4篇运载系统
  • 4篇肿瘤
  • 4篇分子
  • 4篇超分子
  • 3篇手术
  • 3篇体外
  • 3篇微球
  • 3篇纳米微球
  • 3篇金刚烷
  • 3篇癌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多柔比星
  • 2篇阳离子
  • 2篇药物

机构

  • 17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7篇胡奇达
  • 9篇梁廷波
  • 9篇汤谷平
  • 6篇周峻
  • 4篇王蒙
  • 4篇王启闻
  • 4篇胡秀荣
  • 4篇胡天楠
  • 3篇徐桑
  • 3篇金雪
  • 2篇孙旭
  • 2篇李洋
  • 2篇王凯
  • 2篇范辉
  • 2篇王训师
  • 1篇姚祺
  • 1篇范辉
  • 1篇李永斌
  • 1篇王凯

传媒

  • 5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6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阳离子聚合物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对生物材料学、基因组学及药物学等研究的深入,阳离子聚合物材料在基因传递、药物释放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文中就阳离子聚合物作为基因载体的特点、研究进展和趋势等作一概述。
汤谷平范辉胡奇达
关键词:阳离子基因
主客体组装的金刚烷甲酸-阿霉素/聚阳离子材料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合成以金刚烷甲酸阿霉素(Ada-Dox)为客体,聚乙烯亚胺PEI600-γ-羟丙基环糊精(γ-hy-PC)为主体的超分子纳米材料,观察其理化特性和转基因功能。方法: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将Ada-Dox组装到γ-hy-PC材料上,制成γ-hy-PC/Ada-Dox的载药纳米粒子。用1H-NMR、NOESY、UV-Vis、XRD、TGA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粒径和电势的测定和凝胶电泳阻滞实验观察其浓缩质粒DNA的能力,在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SMMC-7721细胞上对载体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并进行细胞迁移和细胞形态学鉴定实验,在HEK293细胞上进行体外转染实验以及在BEL-7402细胞上进行细胞吞噬实验。结果:1H-NMR、NOESY、UV-Vis、XRD、TGA证实成功地合成了γ-hy-PC/Ada-Dox复合物;UV-Vis测得其载药量分别是0.5%和5.5%;载药量0.5%和5.5%的γ-hy-PC/Ada-Dox分别在N/P为3和4时可以浓缩质粒DNA;MTT实验结果显示材料的毒性均低于PEI 25 kDa;细胞迁移与H/E染色实验表明合成的材料都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体外转染实验显示,γ-hy-PC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且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转染效率逐渐降低;细胞吞噬实验结果表明γ-hy-PC/Ada-Dox可同时携带药物和FAM-siRNA进入细胞。结论:成功地合成了γ-hy-PC/Ada-Dox复合物,并表现出一定基因转染效率和抗肿瘤活性。
李永斌王凯胡天楠王启闻胡奇达周峻胡秀荣汤谷平
关键词:多柔比星多柔比星药理学药理学阿霉素纳米粒载体
聚乙烯亚胺/环糊精聚合物偶合雷公藤内酯醇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合成并表征雷公藤内酯醇-聚乙烯亚胺-环糊精聚阳离子复合物,考察雷公藤内酯醇-聚乙烯亚胺-环糊精在几种不同癌细胞上的抗癌活性和siRNA携带能力。方法:通过N,N'-羰基二咪唑将雷公藤内酯醇偶合到聚乙烯亚胺-环糊精载体材料上,制成雷公藤内酯醇-聚乙烯亚胺-环糊精纳米复合物。用1H-NMR、FT-IR和XRD对该材料进行了谱学表征,用MTT、划痕实验和伊红-苏木精染色实验对其细胞毒性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估,并用凝胶电泳实验、粒径和表面电势的测定及携带siRNA的细胞荧光染色实验,初步研究了聚合物的siRNA压缩能力与携带能力。结果:合成了雷公藤内酯醇-聚乙烯亚胺-环糊精聚阳离子复合物,且雷公藤内酯的接入率为10%(w/w)。聚合物在N/P为5时具有较好的siRNA压缩能力,形成粒径约为(300±15)nm和表面电荷为(8±2.5)mV的微粒,细胞毒性实验、划痕实验及HE染色实验表明雷公藤内酯醇-聚乙烯亚胺-环糊精聚合物毒性降低,具有较好的抑制细胞转移能力,能有效携带siRNA并进入细胞中。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聚乙烯亚胺-环糊精可在体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并可携带siRNA进入细胞内部,有望用于肿瘤的基因/药物协同治疗。
胡天楠王启闻金雪胡奇达王训师徐桑周峻汤谷平
关键词:纳米复合物聚乙烯亚胺环糊精雷公藤内酯醇
四种聚阳离子载体材料的体外细胞学及体内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四种非病毒型聚阳离子载体材料的理化性质、体外细胞学及体内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合成聚乙烯亚胺-环糊精(PEI-CyD)、聚乙烯亚胺-聚天冬酰胺(PEI-PHPA)和烷基胺-聚天冬酰胺(PEE-PHPA)等三种聚阳离子材料,用1H核磁共振对载体材料的结构进行确定;凝胶电泳实验研究了载体材料对质粒DNA的浓缩能力;粒径分析仪测定了载体材料结合DNA后的粒径及表面电荷。用MTT法在COS-7、A549、HEK-293和C6等细胞株上测定了四种载体材料的细胞毒性;在HEK-293细胞株上进行了体外细胞转染实验。进行了四种载体材料体内毒性、组织分布和体内携带报告基因转染实验。结果:1H核磁共振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在N/P小于40时,载体材料的平均粒径在100~250 nm,表面电荷在10~35 mV,适合体外细胞的吞噬。体外细胞毒性表明,PEE-PHPA在C6、COS-7、A549和HEK293细胞上的IC50值分别为21.5、20.2、7.30和37.1μg/ml,PEI 25 kD的IC50值分别为15.8、18.3、11.4和36.7μg/ml,PEI-CyD和PEI-PHPA在实验所测定的浓度范围中,细胞的存活率高于60%。四种聚阳离子材料都具有较强的DNA缩合能力,且有较好的体外基因转染能力。体内急性毒性实验表明,PEI-PHPA、PEE-PHPA载体材料为低毒性载体材料,其LD50值大于500 mg/kg,血项指标表明PEE-PHPA载体材料对肝、肾功能有轻微影响,体内分布显示,四种聚阳离子载体材料在肾富集较高。结论:PEI-CyD、PEE-PHPA和PEI-PHPA聚阳离子载体材料均有较好的体外基因转染能力,能够携带报告基因在体内表达,其中PEI-CyD和PEE-PHPA是具有应用前景的非病毒性基因药物载体。
姚祺金雪胡天楠王启闻王训师胡奇达徐桑周峻汤谷平
关键词:阳离子聚乙烯亚胺体外实验
基因工程化肝癌靶向细胞膜仿生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工程化肝癌靶向细胞膜仿生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为核壳结构,外层壳为基因工程化过表达靶向跨膜蛋白的肝癌细胞膜,内层核为包载吲哚菁绿分子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微球;构建过表达靶向跨膜蛋白的慢病毒,构...
梁廷波胡奇达赵昕昱王蒙邵世怡黄珺明
具有胰腺癌微环境靶向的基因工程化细胞膜仿生纳米微球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胰腺癌微环境靶向的基因工程化细胞膜仿生纳米微球及其方法。以慢病毒转染的方式在胰腺癌细胞KPC表面表达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靶向肽,构建巨噬细胞靶向肽M2pep过表达的胰腺癌细胞系;使用复乳法将胰腺癌一线化疗...
梁廷波胡奇达王蒙赵昕昱黄珺明邵世怡
文献传递
环糊精-聚乙烯亚胺介导的超分子运载系统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类非病毒基因转染的载体,具体是涉及一类环糊精-聚乙烯亚胺材料介导的超分子运载系统,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类新型的非病毒基因治疗和药物协同治疗的超分子运载系统,以聚乙烯亚胺-环糊精为骨架,以金刚烷-阿霉素为核心,利...
汤谷平胡奇达胡秀荣范辉周峻
开放肝脏手术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背景和目的:肝脏手术是外科领域中最重要的手术之一,但手术难度较高。肝脏手术术后感染是常见的肝脏手术术后并发症,且发生率较高,与术后住院时间、死亡率和术后生存时间等重要预后参数相关。减少肝脏切除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
胡奇达
关键词:术后感染数据挖掘
基于金纳米笼的多功能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笼的多功能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用银纳米立方体和氯金酸之间的电化学置换反应制备金纳米笼,再利用其与硫醇基团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将巯基‑聚乙二醇‑氨基修饰到金笼表面,之后通过化学反应修饰上对硝...
梁廷波张富李博文胡奇达
基于金纳米笼的多功能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笼的多功能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用银纳米立方体和氯金酸之间的电化学置换反应制备金纳米笼,再利用其与硫醇基团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将巯基‑聚乙二醇‑氨基修饰到金笼表面,之后通过化学反应修饰上对硝...
梁廷波张富李博文胡奇达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