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丽萍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倦怠
  • 2篇工作倦怠
  • 2篇工作压力
  • 1篇学校教育
  • 1篇压力源
  • 1篇职业倦怠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皮格马利翁
  • 1篇皮格马利翁效...
  • 1篇热爱
  • 1篇热爱学生
  • 1篇自我妨碍
  • 1篇自尊
  • 1篇完美主义
  • 1篇小学教师
  • 1篇罗森塔尔
  • 1篇罗森塔尔效应
  • 1篇教养方式
  • 1篇教育

机构

  • 5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5篇胡丽萍
  • 2篇司继伟
  • 2篇郭红力
  • 1篇刘伟方
  • 1篇王玉璇
  • 1篇贾国敬

传媒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学教师压力源、完美主义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竞争的加剧,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工作压力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因为它不仅严重影响着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工作表现,而且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职业倦怠是...
胡丽萍
关键词:小学教师压力源完美主义职业倦怠
付出-回报不平衡模型:当前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解释
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员工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各种身心健康问题也日益增多。国外学者Siegrist等人(1986)提出了付出—回报失衡模型来解释工作特征和员工身心健康的关系。该模型强调工作结构中的付出和回报,二者失衡容易导...
胡丽萍司继伟郭红力
关键词:工作压力倦怠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如果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积极期望,那么他会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得到鼓励后,就会激发对教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决心和信心,创造教学中的奇迹。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非凡的人,但能否成为天才,关键是教师能否像对待天才一样的爱他,期望他,教育他。积极的期望促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林静胡丽萍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学校教育热爱学生罗森塔尔效应创造教学不自觉
付出-回报失衡模型:当前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解释被引量:7
2010年
关于工作特征和员工身心健康的复杂关系,Siegrist等人(1986)提出了付出-回报失衡模型来解释.该模型认为工作中付出和回报的失衡容易导致员工的身心健康问题,并提出了三种理论假设.该模型的测评量表可测出个体是否处于付出-回报的失衡状态,是否有超负荷的工作表现.近年来,该模型在国外工作倦怠研究中已得到较广泛运用,充分表明了其较强的解释合理性.
胡丽萍司继伟郭红力
关键词:工作压力工作倦怠
父亲教养方式与自我妨碍的关系:以自尊为中介
目的:探讨在父亲教养方式和自我妨碍的关系中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济南地区350名大学生进行自我妨碍量表、自尊量表、父亲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调查.结果:(1)研究发现,父亲教养方式五个维度中(不包括偏爱被试,因不考察独...
贾国敬王玉璇胡丽萍刘伟方
关键词:自我妨碍自尊父亲教养方式中介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