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锋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新疆巴楚地区走滑断裂对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的控制被引量:41
- 2010年
- 走滑断裂如何控制附近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是碳酸盐岩地区构造裂缝定量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碳酸盐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测量的测量面距断裂的距离和构造裂缝面密度的定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新疆巴楚地区的2条走滑断裂(张扭性皮羌走滑断裂和压扭性西克尔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的密度与距断裂的距离呈指数关系,即远离断裂,裂缝密度呈指数下降,且存在一个裂缝密度骤减的范围,这个范围内为断裂控制的裂缝带;范围以外为区域控制的裂缝带,此带裂缝密度变化缓慢,相对稳定。新疆巴楚碳酸盐岩地区压扭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的带宽与走滑断距的比值是张扭性走滑断裂的10倍以上,说明碳酸盐岩地区压扭性走滑断裂控制的构造裂缝带远比张扭性断裂控制的宽,压扭性走滑断裂附近的构造裂缝相对更发育,更有利于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
- 张庆莲侯贵廷潘文庆韩剑发琚岩李乐肖芳锋
- 关键词:碳酸盐岩走滑断裂巴楚地区
- 世界油气田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油气田规模分布对油公司及政府油气勘探策略意义重大.本文从数学规律的角度,应用分形理论对油气田规模与数量之间的规律进行研究.油气田规模分布的分数维D及分形拟合线可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D定义为勘探成熟度,代表某区域勘探成效.其值越高,表明这个特定区域已发现的油气田越多而未发现的越少.分形拟合线包含有大量信息,包括:某一地区油气田的最大规模;大于某一储量级别油气田的累积总数等.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分析某区域油气资源丰度、可能发现的油气田规模及其数目.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地区油田规模分布的D值及分形拟合线,可以得出:美国勘探成熟度最高,新发现大型油气田的可能性也就最小;中东地区油气资源最为富集,发现大型油气田的可能性也最大:规模大于1000MMBoe的油田达50个,大于10000MMBoe的达12个(设定所有存在的油田都被发现).
- 肖芳锋侯贵廷李乐王延欣舒武林张庆莲
- 关键词:分形分数维
- 赤道大西洋被动陆缘盆地上白垩统浊积体勘探——从加纳、法属圭亚那到巴西
- 2014年
- 基于板块构造与盆地演化的相似性开展油气勘探非常广泛。南美板块与非洲板块被动陆缘区具有一致地质演化与类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在早白垩世,伴随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南美板块与非洲板块分离,南大西洋开始形成。这导致了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构造和沉积的相似性,
- 肖芳锋郭莉张达景时华星
- 关键词:南大西洋油气勘探上白垩统陆缘盆地浊积
- 墨西哥湾盆地陆棚区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的分形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在对墨西哥湾盆地陆棚区已探明油气田储量规模划分的基础上,应用分形理论对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之间的分形关系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油气田储量规模分布的分数维值D的含义。油气田储量规模分布的分数维值D反映了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程度,勘探开发程度越高,分数维值D越大;勘探开发程度越低,分数维值D越小。利用分形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油气田储量规模与数量之间的关系,评判油气田勘探开发的程度,预测未来发现油气田的数量及其储量规模。
- 鞠玮侯贵廷肖芳锋
- 关键词:油气田分形
- 中条山西南地区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 2011年
- 根据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组成分析,分3组讨论了中条山西南地区辉绿岩岩墙群的成因。结果表明:它们都是富集地幔源区源岩部分熔融的产物。第1组岩墙是初始岩浆经历少量的铁镁质矿物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第2组和第3组岩墙是玄武质岩浆又经历壳幔岩浆混合和斜长石、钛磁铁矿等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第3组岩墙可能受地壳混染和后期热液蚀变的影响较大。它们都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可能与熊耳–中条拗拉谷的发育有关。
- 舒武林侯贵廷王传成肖芳锋李乐
- 关键词:富集地幔部分熔融
- 秘鲁乌卡亚利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秘鲁乌卡亚利盆地是油气资源丰富的南美安第斯前陆盆地的子盆地之一。该盆地油气潜力巨大,勘探程度低,已发现12个油气田,可采储量约6×108t。根据大量物探、钻井和实验分析资料,系统分析乌卡亚利盆地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圈闭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并提出勘探有利区域和潜力。研究表明,乌卡亚利盆地自奥陶纪形成以来,长期沉降接受沉积。从古生代到中生代沉积3套主要烃源岩,即三叠系—侏罗系Pucara组烃源岩、二叠系Ene组烃源岩和石炭系Ambo群烃源岩,这些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处于成熟阶段,分别向盆地的北部、中部和南部运移供油;盆地内有多套储盖组合,主要储集层为白垩系Cushabatay组和Vivian组;晚二叠世以来的多次构造运动特别是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运动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圈闭类型主要为挤压背景下形成的推覆背斜、断背斜和断块等构造圈闭,也存在大量地层和岩性隐蔽圈闭。盆地勘探前景广阔,最有利的勘探区域是盆地东南部的Urubamba次盆和构造发育的西部褶皱逆冲带。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全部是构造油气藏而且多数位于逆冲断层的上盘,对下盘圈闭的勘探很少。勘探潜力包括2个方面:一是要继续寻找构造圈闭,特别要加强对逆冲断裂下降盘的勘探力度;二是要重视隐蔽油气圈闭勘探,特别是要加大二叠系Ene组古潜山圈闭、三叠系—侏罗系Pucara组生物礁圈闭和白垩系岩性(河道砂体)圈闭的勘探。
- 张申田世存郭建宇肖芳锋
- 关键词:石油地质勘探潜力隐蔽圈闭前陆盆地
- 鲁西蒙山新太古代末闪长岩体的区域构造意义——SHRIMP锆石U-Pb年代学证据被引量:8
- 2008年
- 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的鲁西地区,太古宙结晶基底主要分两个单元:西部的TTG(tonalitic英云闪长质-trondhjemitic奥长花岗质-granodioritic花岗闪长质)岩石单元和东部的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单元。鲁西的两个岩石单元沿北北西向古构造带拼贴,沿古构造带侵位一些深成闪长岩体。在该古构造带的南部发育的深成闪长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给出了上交点年龄2534±77Ma,近谐和点年龄为2536±26Ma,代表在晚太古代末(~2.5Ga)沿古构造带拼贴过程中的深成岩浆活动,是鲁西地区前寒武纪完成克拉通化的陆壳固结作用。从地质年代学和区域地质上,本文确定了沿北西走向的泰山-蒙山古构造带分布的南部蒙山闪长岩体与北部的泰山闪长岩体处于同一条深成岩浆活动带,这表明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末TTG岩区与二长花岗岩区两个单元沿古构造带拼贴是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在新太古代末发生的重要大地构造事件。
- 侯贵廷王传成王延欣肖芳锋李乐
- 关键词:闪长岩体
- 试论板块构造作用强度对特提斯带油气聚集的控制
- 根据板块构造作用强度的差异,特提斯带自西向东分为西段、中段和东段三部分,和比较特殊的东南亚段特提斯段。本文从地形地貌、板块运动速率及板块碰撞缩短量等方面阐述了各段板块构造作用强度的差异:东段最强,西段最弱,中段适中。然后...
- 肖芳锋侯贵廷
- 文献传递
-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二叠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解析被引量:30
- 2010年
- 通过构造地质演化分析,将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二叠纪以来具有较强构造变形的构造应力场分为3期:二叠纪末、侏罗纪末(或延续到早白垩世末)和新近纪以来。根据岩墙、节理、擦痕、褶皱与断层等应力感构造的测量分析,得出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三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分别为北西西-北西向、近南北向,北北东向。基于对新近纪以来准噶尔盆地构造应力场的二维有限元模拟,进一步对整个盆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盆地边界几何形态对应力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 肖芳锋侯贵廷王延欣李乐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构造应力场岩墙节理褶皱
- 准噶尔盆地古生代末大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被引量:7
- 2011年
- 大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是构造物理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准噶尔盆地古生代末的构造应力场.根据准噶尔盆地西部岩墙群和准噶尔盆地内部及周边地区应力标志,确定了晚二叠世准噶尔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 SE向,方位在295°左右,局部地区略有偏转.以实测古构造应力场为拟合标志,对Sengor和Allen提出的关于本地区演化的两种大地构造模式进行了构造应力场反演,从而为确定本地区晚二叠世比较合理的大地构造动力学机制提供限制.通过模拟对比发现,晚二叠世末准噶尔盆地可能处于张扭与压扭复合作用的大地构造动力学机制之下,即:盆地南北两侧的北天山断裂与额尔齐斯断裂为张扭性左行走滑断裂,而东西两侧的博格达山前断裂和达拉布特断裂是一对压扭性的右行走滑断裂系统,这两条断裂在晚二叠世准噶尔盆地古构造应力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王延欣侯贵廷刘世良李乐牛晓露肖芳锋
- 关键词:二叠纪末构造应力场中亚造山带准噶尔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