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少华
- 作品数:1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省气候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推求暴雨强度公式时的年限选择方法——以景德镇为例
- 2024年
- 在城市化发展影响下,各地降雨资料不断增多,大部分站点都满足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的最低年限要求,很多站点有40、50 a或者60 a以上资料。因此在编制暴雨强度公式实际工作中,年限要如何进行选取,对推求科学的暴雨强度公式意义重大。以景德镇为例,依据1961—2015年分钟降雨资料,采用年最大值法提取样本。从样本均值及变差系数2个方面,比较分析得到合适年限范围。采用耿贝尔分布曲线对3种不同年限样本进行拟合,最小二乘法求得参数,获得不同年限编制的3个暴雨强度公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编制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时,可以按照一定方法进行年限资料选择,统计所有不同年限均值以及变差系数,分析数值大小及离散程度,根据当地降水特征,规避均值低值区域及变差系数高值区域,通过百分位数法确认具体范围,综合交叉得到年限区域。合理处理好样本年限均值大小与样本年限变差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到科学的编制年限,是暴雨强度公式工作编制的基础,决定了所推求暴雨强度公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罗少华许彬辛佳洁黄彩婷
- 关键词:暴雨强度公式变差系数
-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2年10—12月)
- 2023年
-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 陈 娟1 高温过程10月全省平均高温日数3.5 d,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最多为会昌县的5 d。10月1—4日连续出现区域性高温天气,全省日极端最高气温居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位,有90个站日最高气温≥37 ℃,12个站≥40 ℃,极端日最高气温40.6 ℃,10月3日出现在修水县。2 强冷空气过程及雨雪天气10—12月全省强冷空气过程主要有3次。
- 陈娟罗少华刘丹
- 关键词:日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高温日数重要天气过程气候特点雨雪天气
- 气候特点概述
- 2013年
- 2013年4—6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日照时数略偏少。1气候概况1-1气温。4—6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2.7℃,较常年同期偏高0.5℃。各地大部偏高,幅度为0.1-1.2oC,以崇义县偏高1.2℃为全省之最。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7.7、23.7、26.6oC,4月偏低0.3℃,5、6月分别偏高1.0、0.8℃。
- 罗少华
- 关键词:气候特点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气候概况降水
- 江西省2014年5月21-25日暴雨过程气象服务分析评价
- 2014年5月21-25日暴雨天气过程在江西共有二个阶段,降水主要集中在赣西、赣东南及赣北地区,大部地区50-150mm,局部达200mm以上,其间隔时间较短,强度较大。我省赣西部分地区农田受淹、城区积水、交通受阻;部分...
- 傅文兵刘晓晖朱星球罗少华汪如良
- 关键词:暴雨过程气象台预报预警
- 文献传递
-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3年1—3月)
- 2013年
- 2013年1—3月江西省降水偏少,各种灾害天气频繁出现,大雾、寒潮、暴雨、强对流交错纷杂,1月3—6日和2月7—9日还出现了2次阶段性的雨雪冰冻天气。
- 郑婧罗少华杨爱萍
- 关键词:气候特点灾害天气强对流降水大雾寒潮
- 2022年夏秋季鄱阳湖流域气象要素异常特征及干旱演变被引量:3
- 2023年
- 2022年夏秋季鄱阳湖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气象干旱事件,科学分析此次干旱过程气象要素特征和干旱发展演变对开展干旱预报预警以及防旱抗旱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鄱阳湖流域内87个国家站1961—2022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和蒸发资料,应用本地化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分析此次干旱过程的主要气象要素异常特征和气象干旱发展演变。结果表明:2022年夏秋季,鄱阳湖流域及其五大支流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平均气温和高温日数为同期新高或次高,多站极端最高气温创新高;各流域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且秋季降水蒸发差大于夏季;流域各地出现了夏秋连旱,且秋旱重于伏旱,其中9—10月全流域出现重旱或特旱。
- 胡菊芳董保华占龙飞辛佳洁罗少华
- 关键词:气象要素夏秋季鄱阳湖流域
- 1961—2021年江西省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9
- 2023年
- 基于1961—2021年江西省93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修订后的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进行干旱过程识别,分别对江西省单站、区域干旱过程的频次和累积强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省单站干旱过程发生频次范围为0.57—2.08次/a,干旱过程年均累积强度范围为-171.9—-35.2,整体空间分布不均,呈“南多北少、南强北弱”的特征,赣南地区干旱频次高、强度强,赣北南部的干旱发生频次和强度则较少较弱。2)夏、秋季是江西省干旱发生最频繁、累积强度最强和中旱、重旱及以上等级的累积强度最强的季节,春季其次,冬季最次,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所差异。3) 1961—2021年江西省区域干旱过程的发生频次(范围为0—4次/a)随年份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年干旱过程累积强度(范围为-260.9—0)出现显著增强趋势,增加速率为3.9 (10 a)^(-1),但均未发生突变。
- 辛佳洁赵冠男黄子立罗少华
- 关键词:气象干旱
-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4年7—9月)
- 2024年
-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1对流性降水及台风过程。2024年7—9月,江西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降水分布不均,其中赣北赣中较常年同期偏少3—6成,赣南南部略偏多2成。全省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数为3 d,较常年同期偏少2.8 d。暴雨或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7—8月,具有降水对流性强,局地短时雨强大特点。7月初赣西北出现暴雨到大暴雨,6月30日20时—7月2日20时,全省平均雨量45.0 mm,共52县(市、区)772站降雨超过50 mm;33县(市、区)373站降雨超过100 mm;3县(市、区)12站降雨超过250 mm,点最大降雨为庐山微波站292.8 mm。
- 陈娟罗少华刘文英
- 关键词:对流性降水气候特点
- 南昌城市通风廊道体系构建方法初探被引量:1
- 2022年
- 基于气象和遥感数据,同时结合城市建筑布局、河网、路网、大型湿地公园等城市下垫面信息,开展了南昌主城区通风廊道规划(识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夏、冬季风速显著减小(α=0.05),夏季主要以东北—西南风为主,冬季主要以北风或东北风为主,明显的主导风向利于通风廊道的规划;夏季城区热岛显著,冬季热岛不明显;郊区通风潜力优于城区的,城区内部存在大量通风不畅区域,仅水体附近通风潜力较好。基于风、热环境和下垫面信息,提出由2条一级风道、5条二级风道和若干条三级通风廊道构成的南昌主城区城市多级通风廊道体系,并利用CFD数值模拟结果指引三级通风廊道规划。
- 占龙飞胡菊芳陈亮姜智怀曹毅罗少华蔡娟
- 关键词:风环境热环境计算流体力学
-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2年4—6月)被引量:1
- 2022年
-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1暴雨及强对流过程2022年4—6月全省降水量分布不均,降水略偏多,降水日数偏多,暴雨日数接近常年同期。4月暴雨过程多伴强对流天气。4月出现了2次明显的对流性暴雨天气;22—23日降水对流性强,石城、南康出现冰雹,庐山、永修等多地出现8级以上雷暴大风天气;24—26日短时降雨强度大,大风范围较广,先后有58个县(市、区)出现8级以上雷暴大风,局部10级。5—6月致灾较严重的暴雨、强对流过程主要过程出现在5月9—11日、26—30日,6月1—6日、12—14日、17—22日、29日。
- 陈娟罗少华刘丹
- 关键词:暴雨日数重要天气过程气候特点降水日数雷暴大风降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