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光杰

作品数:99 被引量:620H指数:16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0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经济管理
  • 11篇天文地球
  • 9篇农业科学
  • 9篇历史地理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土壤
  • 14篇岩溶
  • 14篇聚落
  • 12篇土地利用
  • 11篇遥感
  • 11篇石漠化
  • 9篇喀斯特地区
  • 6篇遥感数据
  • 6篇土壤贮水
  • 6篇贮水
  • 6篇卫星
  • 6篇枯枝落叶
  • 5篇岩溶山地
  • 5篇气候
  • 4篇地下水
  • 4篇遥感影像
  • 4篇叶层
  • 4篇雨量
  • 4篇植被
  • 4篇融雪

机构

  • 60篇贵州师范学院
  • 53篇中国科学院
  • 39篇贵州师范大学
  • 8篇重庆师范大学
  • 7篇贵州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贵州财经大学
  • 4篇铜仁学院
  • 2篇贵州省水利科...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六盘水师范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部湾大学
  • 1篇西安地球环境...

作者

  • 98篇罗光杰
  • 43篇白晓永
  • 33篇李阳兵
  • 29篇王世杰
  • 20篇田义超
  • 20篇李月
  • 17篇吴路华
  • 14篇秦罗义
  • 13篇张斯屿
  • 7篇程安云
  • 5篇徐倩
  • 5篇杨正业
  • 5篇廖晶晶
  • 4篇谭秋
  • 4篇谢静
  • 3篇罗绪强
  • 3篇周志明
  • 2篇邵景安
  • 2篇曾成
  • 2篇左羽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岩溶
  • 3篇地理科学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进展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环境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矿物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山地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Journa...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年份

  • 2篇2025
  • 12篇2024
  • 4篇2023
  • 11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近50年演变——基于5个地点的案例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探讨岩溶山地长期以来的石漠化变化趋势,对于理解岩溶山地人地关系演变和石漠化的进一步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目的,选择了贵州省5个典型岩溶山地区域,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对其近50年期间岩溶石漠化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石漠化面积、石漠化综合指数与石漠化面积比重、石漠化变化的幅度和动态度等表明,从1963年到2015年,石漠化演变经历了由增到减的转型,各研究区石漠化变化存在1980年代和2004年两个明显的转折点;(2)2010年以后,强度石漠化成为主要的变化类型,明显下降;(3)5个研究区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分别形成不同的石漠化演变模式,体现出石漠化演变在不同时段和不同地域的多样性;(4)石漠化转型演变与退耕还林政策和石漠化治理工程有关。研究结果为阐明中国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长期演变趋势提供了参考。
李阳兵李珊珊徐倩罗光杰
关键词:岩溶山地石漠化
一种基于像元尺度的地表径流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像元尺度的地表径流量估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获取的研究区域的气候要素原始遥感数据集,计算植被冠层截留量、枯枝落叶层截留量和土壤贮水量;根据植被冠层截留量、枯枝落叶层截留量、土壤贮水量以及月降水量数据,结...
白晓永王世杰吴路华陈飞周苗田义超罗光杰李琴王金凤谢元欢杨钰杰李朝君邓元红胡泽银田诗琪路茜冉晨刘闵
文献传递
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变特点被引量:9
2019年
探讨自然保护区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变特点,对认识自然保护地区人地关系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1963年到2015年的高分辨率影像和地形图数据,研究了茂兰保护区聚落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结果表明:(1)茂兰自然保护区的聚落集中分布在4个实验区,从1963年到2015年,实验区聚落一直呈增加趋势,2005年是聚落集聚程度经历了减弱再到增加过程的拐点;(2)在聚落规模增加的同时,聚落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的新型生态旅游型聚落;(3)保护区峰丛洼地中聚落面积与耕地面积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保护区聚落密度低、聚耕比小是保护区植被得以较完整保存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查清茂兰自然保护地区人-地关系动态状况、为连片峰丛洼地区的人-地关系优化调控提供参考。
李阳兵罗光杰罗光杰徐倩
关键词:聚落
外源酸作用下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碳汇评估:方法、进展与展望
2025年
由碳酸盐岩化学风化而产生的岩溶地质碳汇是全球陆地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力巨大,影响着全球碳循环过程和区域碳中和目标实现.尽管IPCC第五次(AR5)与第六次(AR6)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已经明确肯定了碳酸盐岩化学风化地质碳汇的存在,并提出碳捕捉与地质封存是极其关键的减缓方案.然而,众多证据表明外源酸广泛参与了岩石化学风化,导致其碳汇过程与驱动响应机制越趋复杂,增加了碳汇潜力评估的不确定性.因此,准确估算碳酸盐岩化学风化产生的地质碳汇是解决全球遗失碳汇、平衡碳收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文章聚焦外源酸作用下岩石化学风化碳汇效应理论,并梳理不同估算方法的原理、优点和不足,评述了外源酸作用下全球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碳汇估算研究进展、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准确估算外源酸作用下全球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碳汇提供方法参考,为全球碳中和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吴路华白晓永白晓永李汇文操玥冉晨张思蕊熊练杜朝超罗光杰罗光杰魏珩陈丹杨东妮熊露莎贾健兰
关键词:碳酸盐岩化学风化
基于GIS的喀斯特槽谷顺逆向坡自动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喀斯特槽谷顺逆向坡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斜坡单元划分标准,根据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的夹角绝对值、岩层倾角、坡角及岩层倾角与坡角之间的关系将待识别的喀斯特槽谷区划分为多个斜坡单元(2...
周光红罗光杰 尹俊
文献传递
贵州省城镇用地扩展强度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2年
以贵州省1995年、2000年、2007年TM遥感影像资料为数据源,利用Er-das软件对该三期影像进行矫正和监督分类,应用ArcView进行修改。然后,再以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提取贵州省1995年、2000年、2007年三个时期的城镇土地利用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城镇扩展强度指数公式计算城镇扩展强度指数,并从交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对贵州省城镇土地利用扩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07年,高速扩展城镇16个,高于1995—2000年期间的5个;(2)从空间上看,南北(遵崇公路、贵遵公路、贵新公路及国道210)沿线、东西(凯麻公路、贵黄公路以及国道320)沿线大城市扩展较快,并以交通十字交点为中心形成中高速扩展区域,而且这种由节点城镇向轴线发展的趋势表现日益突出。(3)从扩展强度等级上看,存在扩展强度等级逐渐递增的规律,即由低速扩展→低中速扩展→中速扩展→中高速扩展→高速扩展。道路等级与城镇扩展强度成正比例关系,即道路等级越高,其沿线城镇土地利用扩展强度越大;经济是城镇扩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提高城镇扩展强度;平坦开阔的地形地貌将利于城镇扩展,而山高坡陡等崎岖的地形地貌将阻碍城镇的扩展。
周志明李阳兵张元洪罗光杰
关键词:城镇土地利用驱动力
一种自动清理蚊虫尸体的自洁式杀虫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清理蚊虫尸体的自洁式杀虫装置,包括有电灯、罩于电灯外侧的电网、无底托盘、焚烧盘和电源,无底托盘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无底托盘设置于电灯和电网的正下方,焚烧盘设置于无底托盘的正下方,且焚烧盘的尺寸大于...
白晓永杨正业李月田义超罗光杰吴路华
文献传递
一种自动伸缩集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伸缩集雨装置,该自动伸缩集雨装置包括:蓄水池、固定杆、雨棚底部固定装置、漏斗型集雨棚、中控箱、导线、太阳能电池板、雨棚顶部固定装置、钢丝拉绳、避雷针、雨量传感器、支撑杆。本发明可以有效增加集雨量;不占...
白晓永秦罗义李盼龙罗光杰邱从毫张斯屿李月
文献传递
基于网格单元的喀斯特石漠化评价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以盘县为例,综合遥感数据等多种数据源,在ARCGIS软件中应用格网分析技术,建立石漠化综合评价指数,对研究区2004年石漠化空间分布图进行100m×100m、200m×200m、500m×500m、1000m×1000m格网分析,绘制基于单元的石漠化分布图,以探索区域尺度上石漠化评价的方法及其随空间尺度的变化。建立石漠化综合指数,充分考虑一定空间单元内的石漠化面积比例和斑块组合,评价结果反映石漠化严重程度的空间异质性。结果发现基于4种网格的石漠化评价结果与石漠化现状分布图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对极强度石漠化的评价差异最小,对轻度石漠化评价的差异最大。
李阳兵王世杰程安云李卫海罗光杰
石漠化斑块动态行为特征与分类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对石漠化土地的特征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有助于石漠化土地分类治理和生态恢复重建。本文以SPOT5影像(分辨率2.5m)和航片(空间分辨率1m)为基本数据源,辅以实地踏勘和农户访问,通过跟踪每个石漠化斑块在2个时段的演变关系,研究了贵州清镇簸箩村1973-2005年石漠化斑块的新增(延展、新生)、消融和未变等动态变化特征。结果发现轻度石漠化土地斑块与其他石漠化类型在空间上存在着强烈的转换,相互之间的频繁转换使斑块具有不稳定性而处于一种波动状态。从各类石漠化斑块的来源看,存在一些斑块由无石漠化直接到极强度石漠化斑块之间的转换。根据石漠化斑块的动态演替行为认为,可将研究区2005年的石漠化分为未变石漠化、新生石漠化、延展石漠化,并据此提出石漠化强度指数和石漠化的治理对策。
李阳兵李卫海王世杰罗光杰程安云
关键词:石漠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