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侠 作品数:73 被引量:29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特应性皮炎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应性斑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应性斑贴试验(atopy patch test,APT)结果与特应性皮炎发病及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79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常见食物过敏原斑贴试验,并与皮肤点刺试验和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以及临床表型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5种食物过敏原中,牛奶APT阳性率最高(24.3%),小麦阳性率最低(16.0%),各种食物APT阳性率均高于相应的皮肤点刺试验(SPT)及sIgE阳性率。各种食物过敏原APT、SPT和sIgE 3种诊断试验结果一致性比较差(Kappa值均<0.75)。儿童(≤14岁)患者各种食物过敏原APT阳性率均高于青少年成人(>14岁),但是仅有牛奶(P<0.01)和大豆(P<0.05)APT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鸡蛋白、牛奶和大豆APT阳性率与特应性皮炎病情严重度评分呈一致的升高趋势,但是只有鸡蛋白阳性率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麦和海虾APT阳性率与病情严重度评分无相关性。结论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应性斑贴试验可作为辅助诊断食物过敏的方法之一。 窦侠 周静 徐宁 吴瑕 张杰关键词:食物过敏 不同牙科金属材料致敏性的比较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分析牙科金属材料的致敏性,为今后科学选择牙科金属材料提供指导。方法:对92例口腔内含金属修复体的受试者进行斑贴试验。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Pearsonx^2检验、校正的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①不同金属材料的过敏率不同,镍(Ni)的过敏率最高22.8%,铝(Al)的过敏率为0。②对钯(Pd)和镍(Ni)过敏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女性中,穿耳者镍(Ni)的阳性率较高,但穿耳与镍(Ni)过敏无相关关系(P>0.05)。④钯(Pd)和镍(Ni)之间存在交叉过敏,对钯(Pd)过敏者中,83.3%对镍(Ni)过敏;对镍(Ni)过敏者中,47.6%对钯(Pd)过敏。⑤斑贴试验可出现迟发反应。结论:牙科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过敏率,女性对钯(Pd)和镍(Ni)的过敏率显著高于男性。斑贴试验可出现迟发反应,必要时可观察96 h、7 d甚至更长时间的结果,以排除假阴性。 刘月 王晓萍 吴斌 胡跃 窦侠 孙红英 丁亚通 张欣关键词:斑贴试验 过敏反应 结痂性疥疮1例 被引量:1 2008年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19岁。因全身散在红色丘疹伴瘙痒5个月,于2006年5月就诊于我院,患者5个月前腹部出现小米粒大红色丘疹,伴瘙痒。在外院予以抗过敏治疗,皮损部分减轻,但仍反复出现新皮损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均升高。2006年3月在外院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行骨髓穿刺支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汪旸 韩秀娟 窦侠 吴艳 刘玲玲 武玲慎 涂平关键词:疥疮 组胺H_4受体在特应性皮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组胺H4受体(histamine H4receptor,H4R)mRNA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的关系。方法 172例AD患者为AD组,167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2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H4R mRNA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IgE水平,分析H4R 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tIgE的关系。结果AD组血清H4R mRNA表达水平(42.98±15.97)明显高于对照组(28.29±19.35)(P<0.05),血清tIgE水平[(941.91±348.38)u/mL]明显高于对照组[(87.91±31.25)u/mL](P<0.05);AD组H4R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tIgE水平增高呈正相关(r=0.495,P=0.000),对照组H4R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tIgE水平增高无相关性(r=0.123,P=0.108)。结论 H4R表达增高与AD发病密切相关,且与血清tIgE水平呈正相关,H4R可能参与了AD炎症反应进程。 张杰 陈办成 陈娟 吴云 于波 邵勇 窦侠 彭曦 黄海艳 刘丽明关键词:特应性皮炎 组胺H4受体 总IGE 丛状血管瘤1例 本例患者为青少年女性,因"左下颌皮疹7年余"就诊。皮损表现为下颌紫红色环状斑块,中央白色萎缩伴毛细血管扩张。组织病理提示真皮层脉管丰富的多结节状病变,免疫组化提示CD34(+)、CD31(+)、D2-40(+),颌面部M... 魏璐 窦侠关键词:丛状血管瘤 PUVA和UVB治疗一例角层下脓疱病随访17年 被引量:4 2004年 张春香 李颂 窦侠 杨海珍 朱学骏关键词:PUVA 角层下脓疱病 随访 职业环境 深圳地区500例过敏性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方法对来自我科门诊的5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瑞敏欧洲标准系列斑贴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0例患者中,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49.80%,阳性率列前5位的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21.20%)、卡松CG(14.40%)、氯化钴(7.40%)、重铬酸钾(5.80%)、甲醛(4.80%),男女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病种间斑贴试验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镍是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最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 郑结成 徐宁 张杰 周静 于波 窦侠关键词:斑贴试验 皮炎 湿疹 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在MC903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样反应中的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在特应性皮炎(AD)中的作用。方法以C57BL/6J和Rag1-/-小鼠为研究对象。C57BL/6J小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小鼠两侧耳部连续14 d每日涂抹卡泊三醇(MC903)以制备AD样小鼠模型,对照组仅涂抹无水乙醇,第15天时收集小鼠外周血血清,处死小鼠后,取耳部皮肤行组织病理检查,摘取脾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皮肤和脾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皮肤中ILC2比例。Rag1-/-小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处理及评估同C57BL/6J小鼠,实验组小鼠在涂抹MC903前2 d开始腹腔注射单克隆抗体CD90.2拮抗ILC2功能,隔2 d 1次,共计7次,每次300μg/150μl,其他处理同模型组,第15天时收集小鼠外周血血清,处死小鼠后,取耳部皮肤行组织病理检查,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皮肤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皮肤中ILC2比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结果模型组C57BL/6J小鼠耳部皮肤可见明显的红肿、干燥、结痂,HE染色可见表皮厚度增加,真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清IgE水平[(6751.016±282.324)μg/L]高于对照组[(6387.038±267.853)μg/L,P=0.007),且皮肤白细胞介素(IL)-4、IL-13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05、0.012,<0.001),而IL-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脾脏IL-4、IL-5和IL-1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01),而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模型组ILC2比例(5.604±2.105)%较对照组(1.750±1.104)%明显增高(P=0.003)。在Rag1-/-小鼠中,模型组耳部皮肤也可见明显红肿、干燥、结痂,HE染色可见表皮厚度增加,真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模型组皮肤IL-4、IL-5、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和IL-3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10、0.043、0.034、0.007),而IL-13和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 杨婷 张考苑 李子卓 李旭 于波 窦侠关键词:TH2细胞 白细胞介素类 干扰素Γ 卡泊三醇 深圳地区3104例过敏性疾病患者食物过敏原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欧蒙免疫印迹法对3 104例各种过敏性疾病患者检测食物特异性IgE,分析常见食物过敏原种类及其分布。结果食物过敏原sIgE总阳性率为36.05%,最常见的过敏原为蟹(17.78%)和海鱼组合(12.76%)。男性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39.09%)高于女性(3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随着年龄的增大,鸡蛋白(P<0.001)、牛奶(P<0.001)、淡水鱼组合(P<0.05)的阳性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蟹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01)。结论深圳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食物过敏原是蟹、海鱼组合,儿童主要的食物过敏原是鸡蛋和牛奶,青少年和成人的主要过敏原为蟹、海鱼组合。 周静 吴瑕 杨虹 窦侠 邵勇 于波关键词:过敏性疾病 食物过敏原 特应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NF-κB表达及外用他克莫司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Rel/NF κB)在特应性皮炎 (A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外用他克莫司对转录因子NF κB表达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 9例中至重度AD患者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与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KC)NF κB的表达方式 ,以及外用 0 .1% (质量分数 )或 0 .0 3% (质量分数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AD 3周后NF κB表达方式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NF κBp6 5和NF κBp5 0在正常皮肤基底层KC胞浆及核散在表达或缺乏。NF κBp5 0在AD患者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KC胞浆及核过度表达 ,NF κBp5 0以核表达为主 ,NF κBp6 5以核周及胞浆表达为主 ,主要定位于基底层至颗粒层。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 3周后临床治愈或改善的AD皮损部位KC的NF κBp5 0核表达消失或在基底细胞核及胞浆呈散在表达 ,NF κBp6 5核周表达消失及胞浆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角质形成细胞NF κB过度活化可做为启动或维持AD皮肤炎症反应的基础 ,他克莫司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抑制KC的NF κB核表达 ,从而抑制与NF κB调控有关的AD皮肤天然免疫炎症反应。 谢志强 刘玲玲 窦侠 闻卫兢 王娣 朱学骏关键词:NF-ΚBP65 胞浆 他克莫司 外用 角质形成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