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黎

作品数:81 被引量:451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文化科学
  • 22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0篇儿童
  • 28篇超常儿童
  • 23篇教育
  • 20篇创造力
  • 12篇课堂
  • 9篇教师
  • 6篇心理
  • 6篇中介
  • 6篇课堂环境
  • 5篇动机
  • 5篇智力
  • 5篇拔尖
  • 5篇创造力发展
  • 4篇新人
  • 4篇心理健康
  • 4篇心理韧性
  • 4篇中介作用
  • 4篇融合教育
  • 4篇思维
  • 4篇自我概念

机构

  • 7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教育科学...
  • 4篇上饶师范学院
  • 3篇格拉斯哥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江西医学高等...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北京青年政治...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陈经纶...

作者

  • 80篇程黎
  • 9篇刘玉娟
  • 7篇王寅枚
  • 7篇冯超
  • 6篇刘正奎
  • 6篇施建农
  • 5篇顾定倩
  • 5篇刘艳虹
  • 3篇张春莉
  • 3篇程霞
  • 3篇李泊
  • 2篇王本陆
  • 2篇王菲
  • 2篇庞亚男
  • 2篇魏丹
  • 1篇綦春霞
  • 1篇徐志勇
  • 1篇高文斌
  • 1篇王文忠
  • 1篇欧云

传媒

  • 32篇中国特殊教育
  • 7篇教育学报
  • 4篇中国临床心理...
  • 3篇心理科学
  • 2篇教育研究与实...
  • 2篇比较教育研究
  • 2篇父母必读
  • 2篇语言文字应用
  • 2篇现代特殊教育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教育家
  • 2篇教师教育研究
  • 2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年份

  • 4篇2025
  • 5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中聋生创造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本研究选取高中聋生79名,采用问卷法,在考察聋生创造力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旨在探讨其心理健康各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一聋生在创造力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预科班和高二的聋生。(2)高中聋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年级主效应显著,即随着年级的增长其心理健康水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等维度上表现显著;同时,高中阶段学习焦虑的检出率最高,达到52.6%。(3)高中聋生心理健康中冲动倾向对于创造力三个方面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预测力分别为6.7%、7.7%、5.7%,而孤独倾向对创造力流畅性、变通性具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其预测力均为6.2%。
程黎崔玲玲王克南王秋阳李智玲李华婷
关键词:高中聋生心理健康创造力
我国超常教育发展40年:基于政策及实践的分析与展望被引量:26
2018年
本文对我国超常教育正式开展40年来的政策和实践进行梳理。首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的引领和社会支持等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超常教育历经辉煌发展、反思观望和新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呈曲线发展历程。然后,结合我国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对政策理解和执行上有偏差、政策有待细化和落实、实践质量不高、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必须从政策、实践、社会支持三个维度入手,(1)树立科学的超常教育观,明确、完善、细化、落实超常教育政策,拓展超常教育对象;(2)在融合教育中实现超常儿童的鉴别、安置与教育模式等的完善和改革;(3)从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行为、主观性评价三方面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切实推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超常教育事业的发展。
程黎马晓晨张凯王寅枚
关键词:超常教育教育公平融合教育
10~11岁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潜在转变分析:一项纵向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超常儿童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对象之一。自我概念作为人格的核心成分,对超常儿童学业成就、创造性才能、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超常儿童实验班的101名10~11岁超常儿童和普通班144名同龄普通儿童进行横断研究,使用《自我描述问卷》测量被试的自我概念。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考察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自我概念潜在类别的共性与差异。然后,重新选取163名超常儿童实验班学生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追踪研究,运用潜在转变分析考察超常儿童自我概念随时间变化的类别转变模式。结果发现:(1)在横断研究中,超常儿童和普通儿童均可划分为高自我概念组和低自我概念组两个潜在类别,但在超常儿童群体内部低自我概念组的比重更高(51.5%);(2)在追踪研究中,随着时间变化,部分超常儿童自我概念呈现下降趋势,从高自我概念组向中等自我概念组转变(概率为0.406)或从中等自我概念组向低自我概念组转变(概率为0.246)。本研究结果为基于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不同类别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实证参考,也从社会情感发展和适应性视角,为开展有效的超常儿童教育提供启示。
段达娜程黎陈啸宇杨庆华
关键词:超常儿童自我概念
随班就读教师课堂支持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随班就读是全球融合教育在中国的具体实践,随班就读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支持"才能满足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中的特殊教育需要?基于信效度较好的随班就读教师课堂支持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班就读教师在社会性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技术性支持上的得分;在社会性支持中,教师在融合教育氛围上得分显著高于在学校领导支持上的得分,而在学校领导支持上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在同事支持上的得分;在技术性支持中,教师在物理环境调整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教辅教具配置上的得分;而在教辅教具配置上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在专业人员指导上的得分。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加强随班就读教师所需支持研究,规范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室建设,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
王雁王志强程黎王红霞
关键词: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教师
新西兰英才教育的政策与实践被引量:7
2013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西兰的英才教育取得卓越成效。新西兰政府积极出台强有力的英才教育政策,从多元智能和文化融合的视角对英才儿童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途径和动态化的鉴别方法,实施灵活多样的教育安置形式,并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发展支持,使英才儿童的特殊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本文从英才儿童的定义与鉴别、教育安置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支持等方面对新西兰的英才教育进行介绍,以期为我国的英才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程黎王寅枚
关键词:英才教育安置
新时代融合教育环境中超常儿童教学模式的探索——基于全校范围内丰富模式的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超常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介绍了任祖利的超常教学模式——全校范围内丰富模式。从学校结构、服务内容和资源体系三个维度的分析入手,得出该模式集动态鉴别、混合式教学、丰富活动和线上线下资源共享为一体的特点,为我国新时代融合教育环境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四点启示:(1)丰富超常天赋的内涵,在教学中动态识别超常儿童;(2)切实实施差异化教学,在丰富活动中发展儿童潜能;(3)提高教师素养,挖掘多样化的教学资源;(4)开发和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区域共享。
程黎张嘉桐陈啸宇
关键词:融合教育超常儿童
家庭支持、认知重评和心理韧性对社交焦虑的影响: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的比较
2025年
目的:探究家庭支持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认知重评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及其在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群体间的共性与差异。方法:采用多维感知社会支持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以及社交焦虑严重程度量表,对304名超常儿童和876名常态儿童进行测量。结果:(1)超常儿童家庭支持、认知重评和心理韧性显著高于常态儿童,社交焦虑显著低于常态儿童;(2)心理韧性在家庭支持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在超常儿童群体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常态儿童群体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认知重评和心理韧性在家庭支持与社交焦虑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在超常儿童群体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常态儿童群体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家庭支持对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社交焦虑影响机制的异同,为理解和预防超常与常态儿童社交焦虑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
刘玉娟刘鑫梅王超程黎
关键词:超常儿童社交焦虑家庭支持心理韧性
父母教养方式对超常儿童心理健康的纵向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超常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纵向关系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在一年内对271名10~11岁的超常儿童进行2次测查。结果:(1)超常儿童T2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T1,且在强迫、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上存在轻度问题;(2)母亲控制、父亲关爱对超常儿童心理健康的即时预测作用显著,母亲关爱对超常儿童心理健康的延时预测作用显著;(3)母亲关爱、父亲关爱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超常儿童心理健康的即时预测作用显著。结论:父亲关爱对超常儿童心理健康有即时积极影响,母亲关爱对超常儿童心理健康有延时积极影响,母亲控制对超常儿童心理健康有即时消极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父母关爱与超常儿童即时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程黎肖林洁王怡高睿龙刘鑫梅
关键词:超常儿童心理健康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
听力障碍群体的保持性注意发展
2012年
为了研究听力障碍儿童到成人的保持性注意发展的变化,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筛选出207名智力正常的听力障碍儿童和听力正常儿童及成人作为被试,以划消测验作为实验材料,记录被试的加工速度、击中率和虚报率.结果显示:听力障碍和听力正常被试的加工速度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快;7~9岁组的听力障碍被试的击中率显著低于听力正常组,其他年龄组的听力障碍被试和正常被试的击中率没有显著差异;7~14岁的听力障碍被试的虚报率显著高于听力正常被试.听力障碍被试和听力正常被试在所有指标上的发展趋势都相似,前者只有在青少年期的专注程度不如听力正常被试,对非目标的抑制能力比较弱.同时也必须看到,听力障碍被试在注意保持的时间分布上更好,他们能更为持久地维持注意.
程黎施建农蹇菊华张兴利
国外聋生创造力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梳理了国外17篇聋生创造力的文献。从研究被试、研究工具、研究设计、研究结果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1)研究被试的学段占比不均衡,人口学信息不完整;(2)研究工具单一,主要采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3)采用综合交流模式的研究设计,更有利于客观反映聋生的创造力水平;(4)聋生语言创造力的表现受到交流和评价方式的影响;聋生的图形思维风格趋向于具体化,其图形创造力优于健听生;而艺术创造性教学可以提高聋生的创造力水平。最后,本文建议教师要积极使用综合性交流模式和评价方式,注重创造性课程设计和环境支持,促进聋生创造力的发展。
程黎王崇高马晓晨董存良
关键词:聋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