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萍

作品数:5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障
  • 4篇白内障
  • 3篇手术
  • 3篇超声
  • 3篇超声乳化
  • 2篇切除
  • 2篇白内障超声乳...
  • 2篇超声乳化手术
  • 2篇超声乳化术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糖尿病...
  • 1篇摘除
  • 1篇摘除术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手术治疗

机构

  • 4篇皖北煤电集团...

作者

  • 4篇程萍
  • 2篇王伟
  • 1篇孙根柱
  • 1篇陈娜

传媒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双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双切口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双切口三联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6-01期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58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29眼予以双切口三联术治疗,对照组20例29眼予以单切口三联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术眼的视力、眼压、术后滤过泡,术前和术后1mo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并统计两组术后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术后滤过泡形成率分别为14.41±1.38mmH g、90%,与对照组的14.40±1.40mmH g、8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mo时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为1696.6±300.8个/mm^2、540.8±71.6μm^2,与对照组的(1410.6±288.5个/mm2、594.3±72.8μ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合并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7%,对照组为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双切口三联术和单切口三联术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双切口术式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更小。
王伟程萍陈娜杨艳风
关键词: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7-02实施治疗的PDR患者80例83眼,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吸出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术后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的虹膜新生血管(iris neovascularization,INV)和囊膜混浊发生率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DR治疗中。
杨艳风程萍魏婷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白内障手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262例透明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我院透明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1262例(1739只眼)术后视力、人工晶状体植入率及并发症处理等情况。结果术中植入人工晶状体1731只眼(99.5%),8只眼因后囊膜破裂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1268只眼,0.1~0.4者332只眼,<0.1者139只眼。13只眼术后出现一过性高眼压,后囊破裂35只眼,角膜水肿中度357只眼,重度59只眼,角膜内皮失代偿1只眼,术后眼内炎3只眼。结论透明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麻醉简单、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的优点,只要规范操作,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孙根柱程萍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6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在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1/2019-01在我院住院的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90例109眼,所有患者均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6mo随访,根据最佳矫正视力评价手术疗效并进行分组:视力低下组(最佳矫正视力<0.3)和视力正常组(最佳矫正视力≥0.3)。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结果:视力低下组22例27眼,视力正常组68例82眼。随访期间,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6眼,均为轻度混浊,激光治疗后改善,未见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单因素分析发现,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Emery分级、眼底病变分级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眼轴长度(OR=2.121)、角膜散光度(OR=1.698)、Emery分级(OR=1.901)和眼底病变分级(OR=1.964)是影响术后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Emery分级和眼底病变分级是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的独立因素,但是影响患者预后因素较多,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患者手术预后。
程萍杨艳风王伟魏婷
关键词:超声乳化手术白内障高度近视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