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军
- 作品数:40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氟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分析氟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50例患者给予莫沙必利口服治疗,观察组1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次数、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胃肠激素水平、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并对比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5d肠鸣音次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生长抑素(SS)水平低于对照组,胃动素(MTL)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莫沙必利能够有效缓解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 王雁军王青兵张勇
- 关键词:氟西汀莫沙必利结直肠癌术后焦虑抑郁胃肠功能
- CYP2W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CYP2WI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26例胃癌组织及相应32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YP2W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实验检测随机选取的10例胃癌组织和相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YP2W1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CYP2W1蛋白和mRNA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YP2W1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X^2=7.699,P=0.006),COX回归分析显示CYP2W1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9)。结论CYP2W1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不表达;CYP2W1的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黄天臣肖建安王青兵王雁军张勇白东晓邱新光
-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三角吻合技术、Uncut 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三角吻合技术、Uncut 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的7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角吻合技术,研究组患者采用Uncut Roux-en-Y吻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情况(胃管留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腹腔出血、腹腔淋巴瘘、肠梗阻、腹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重建时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胃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出血、腹腔淋巴瘘、肠梗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角吻合技术、Uncut 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安全性高,三角吻合技术手术时间较短,Uncut Roux-en-Y吻合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早。
- 张勇王雁军王雁军
- 关键词:ROUX-EN-Y吻合腹腔镜胃癌
- 改良袢式吻合在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改良袢式吻合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0月安阳肿瘤医院行全胃切除术116例,其中76例行改良袢式吻合,40例行传统Roux-en-Y吻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两种重建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基本相同,改良袢式组手术重建时间较Roux-en-Y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9)min vs(39±11)min,P<0.05],术后1年随访两组生活质量、体质量变化及血清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袢式组术后Roux-en-Y潴留综合征(RSS)发生率较低(2.6%vs 7.5%,P<0.05)。结论改良袢式吻合消化道重建操作简单,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安全地用于全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尤其适合病变较晚的高龄患者。
- 王青兵王雁军黄天臣张勇肖建安
-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ROUX-EN-Y吻合
- 胃癌神经侵犯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胃癌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 PNI)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2002年日本肿瘤协会公布的JGC-TNM分期标准),研究神经侵犯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胃癌预后的意义。结果χ2检验结果显示:胃癌神经侵犯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NI(+)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PNI(-)组患者(P=0.018),与胃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神经侵犯不是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238)。结论胃癌神经侵犯与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并提示预后不良,但不能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 黄天臣肖建安王清兵王雁军张勇白东晓邱新光
- 关键词:胃肿瘤神经侵犯预后
- 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和50例同期非肿瘤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K+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CD45-的CTC细胞,并根据CTC进行分组,分析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成功检测结直肠癌患者CTC,18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CTC阳性74例(41.11%),阴性者106例(58.89%)。CTC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是否远端转移、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指标均有相关(P=0.017、0.023、0.000、0.000、0.000)。CTC阳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6个月)和总生存期(57个月)明显低于阴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7个月)和总生存期(9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3.193,P=0.014;Log-rank=5.109,P=0.007)。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发现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是否远端转移、淋巴结转移和CTC等指标与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均存在相关性(P=0.015、0.032、0.018、0.027、0.009;P=0.009、0.020、0.011、0.031、0.006)。CTC是影响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09、0.006)。结论CTC与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
- 黄天臣冯留顺肖建安白东晓王青兵王雁军张勇李衎王文龙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改良袢式吻合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全胃切除术后的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生活质量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密切相关。理论上,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应满足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维持营养吸收和具有储存食物的功能、缓解术后消化道症状、最大限度地减少反流性食管炎并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等需求。我们对76例胃癌患者应用改良袢式吻合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王青兵王雁军黄天臣张勇肖建安
-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
- 早期结直肠癌内镜切除后行补充根治性手术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背景与目的:根据《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内镜切除后需行补充根治性手术。然而,鉴于早期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部分患者可能并未从补充手术中获益。因此,精准筛选真正获益的患者,优化补充手术的适应证,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内镜切除后补充根治性手术中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分布特征,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3年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治疗后接受补充根治性手术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及多因素分析补充外科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对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417例患者,其中36例(8.63%)术后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随着时间推移,补充手术例数呈上升趋势,而术后癌残留比例逐渐下降。纳入243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提示黏膜下浸润深度SM2及以上、肿瘤分化差、脉管癌栓阳性及肿瘤位置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P=0.039)及肿瘤位置(P=0.014)为独立危险因素。转移淋巴结中,58.3%为单枚转移,63.9%局限于第1站,36.1%涉及第2站,未见第3站转移。仅4例患者术前影像提示淋巴结肿大。结论:早期结直肠癌内镜切除后补充手术数量虽明显增加,但实际淋巴结转移比例较低,提示存在一定的过度治疗风险。黏膜下浸润深度≥SM2和肿瘤位置为独立危险因素,D2淋巴结清扫为必要标准,影像学评估价值有限,临床决策需注重精准化与个体化。
- 李磊骆大葵徐楠王雁军廉朋李心翔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淋巴转移肿瘤浸润
- Ki-67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26例胃腺癌组织及相应32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实验检测,随机选取10例胃腺癌组织和相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67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Ki-67蛋白和mRNA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Ki-67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χ2=8.086,P=0.005),COX回归分析显示Ki-67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2)。结论 Ki-67的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黄天臣肖建安王青兵王雁军张勇白东晓邱新光
- 关键词:胃癌KI-67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结直肠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至2011年收治的19例结直肠原发性NH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或探查病理活检证实。结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类似于同部位的结直肠癌。术前确诊率为57.9%(11/19),19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手术切除率为89.5%(17/19),其中根治性手术为68.4%(13/19)。术后病理均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I E期4例,II E期9例,III E期6例。15例患者术后辅以化疗,采用CHOP方案为基础的化疗方案,CD20阳性患者加用利妥昔单抗,化疗加放射治疗4例。结论结直肠原发性NHL术前诊断困难,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窥镜检查结果,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治疗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CHOP为基础的方案化疗。
- 黄天臣肖建安王青兵王雁军张勇白东晓
- 关键词:结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