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会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静脉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支架
  • 1篇胆道支架置入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支架置入
  • 1篇置管
  • 1篇置入

机构

  • 4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4篇王玉会
  • 3篇甄玉英
  • 3篇赵静
  • 2篇魏淑丽
  • 2篇金凤竹
  • 2篇陈江敏
  • 1篇冯志强
  • 1篇李丽梅
  • 1篇李文芳
  • 1篇王建荣
  • 1篇毛高平
  • 1篇步晓华
  • 1篇贾月冬
  • 1篇张映辉
  • 1篇张静

传媒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空军总医院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静脉通路对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患者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置管(CVC)和普通留置针3种静脉通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探讨静脉输液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围手术期建立的初次静脉通路不同分为PICC组26例、CVC组51例、留置针组17例,比较三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对策、导管留置时间及与手术方式选择的关系。结果PICC和CVC在留置时间上明显长于普通留置针组,PICC组留置时间最长;普通留置针引起的药物渗出和静脉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感染发生率最低;PICC堵管率高于对照组,对于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PICC中途拔管率最高。结论3种静脉通路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护士需全面评估患者,根据梗阻性黄疸病因和拟行手术方式选择安全、经济的静脉通路。
甄玉英金凤竹魏淑丽王玉会赵静
关键词:胆汁淤积静脉通路并发症护理对策
内镜下观察应用磷酸铝凝胶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步晓华毛高平李文芳王建荣张映辉张静王玉会
关键词:灌肠
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PICC和CVC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9例经肘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设为PICC组,29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设为CVC组。分别对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管时间、并发症及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中作用不同进行比较。结果:CVC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PICC组,平均穿刺时间、平均留管时间两组无差异;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VC组。结论: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患者,CVC临床应用价值优于PICC。
甄玉英金凤竹魏淑丽王玉会赵静贾月冬陈江敏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期间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γ刀治疗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护理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γ刀治疗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对15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胆道置入金属支架引流联合γ刀治疗,回顾性总结相关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γ刀治疗结束后2~3个月行CT检查,全部病例原发灶的完全缓解率为26.67%(4/15),部分缓解率为60.0%(9/15),病灶无变化为13.33%(2/15),未发现新病灶或原有病变进展。随访8~3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未发生再梗阻情况。结论胆道支架置入联合γ刀治疗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安全有效;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证。
甄玉英冯志强王玉会赵静陈江敏李丽梅
关键词:胆管癌胆道支架伽马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