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军
- 作品数:53 被引量:5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 论《水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行政责令行为被引量:2
- 2018年
- 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中有11种关于责令的表述,共21个条文规定了责令的相关内容。其中不乏环境行政责令行为与行政处罚并用的情况,有"重处罚、轻改正"的嫌疑。其主要症结在于行政责令行为的理论未明确,忽视了补救性与纠正性。应在制度层面明确环境行政责令行为的主要法律理念,规范环境行政责令行为的表述,合理适用环境行政责令行为的规范结构,扩充完善环境行政责令行为的救济保障措施,并在程序层面完善决定—告知—送达—实施等四个环节的相关规范。
- 王清军薛梦洁
- 关键词:行政命令行政处罚水污染防治责令改正
- 环境资源物权抵押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环境资源物权抵押制度是一种动态的权利交易结构,它的构建意义可以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率两个方面来加以评析。完善环境资源物权抵押制度首先必须以用益物权制度的供给为基础,其次应根据各个环境资源物权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抵押制度。同时,法律须对抵押登记的效力和抵押权的实现及转让作出规定。
- 王清军
- 关键词:用益物权抵押物权制度抵押制度交易结构抵押登记
- 环境责任清单的规范进路被引量:3
- 2023年
- 基于整体性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需要,我国应当建立并完善环境责任清单制度。目前的环境责任清单制度存在编制颁行主体正当性不足、编制依据失序化风险及编制内容结构欠缺等问题。厘定环境责任清单性质和功能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决定性意义。环境责任清单是一类特殊的公权力自治规范,它具有约束、整合功能。环境责任清单颁行主体正当性应当以事后备案审查方式得以有效补强。需要对环境责任清单编制依据之范围实施必要限缩,对“地方实际需要”实施再规制的路径在于及时将其转化为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等。环境责任清单内容结构完善包括定责、追责和免责的一体化及联动性。环境责任清单制度规范化发展有助于加密“用最严密制度、最严格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之网。
- 王清军
- 公共安全视频系统 规划建设权的统一与分立--《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解读
- 2025年
- 公共安全视频系统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安全和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性手段,在现今社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此造成不同公益之间、公益与私益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借助法治化手段予以化解。其中,对在具有公共安全风险的公共场所规划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的规制尤为重要。日前,国务院发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公共场所建设使用公共安全视频系统进行了规范。
- 王清军
- 论水资源法律体系及完善
- 水资源既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又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二者相互混合,不能分开。水资源的两种属性决定了对其的法律调整既有公法,又有私法,既有宏观的法律制度,又有具体的管制制度。构成我国水资源法律体系主要有水资源宪法律制度,水资源环...
- 王清军
- 关键词:水资源
- 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浅析
-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领域相伴随的必将是量大面广且常表现为群体性的环境纠纷,单单依靠行政手段和传统的司法手段来解决这些纠纷显得捉襟见肘。本文就代表人诉讼制度引入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原因以及如何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在环保领...
- 王清军
- 关键词:代表人诉讼制度环境保护环境纠纷
- 文献传递
- 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与法律的互动
- 2019年
- 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抓手,进行一体化法律规制对于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和建立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机制实属必要。政策与法律的矛盾与张力有关生态保护补偿的法律主要散见于《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一些单向资源保护或污染防治法律中。
- 王清军
-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良性互动机制保护者污染防治
- 我国排污权初始分配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9
- 2012年
-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断片化造成初始分配过程虚置,原因在于分配过程和交易过程风险、成本与收益不一;分配主体权责不明,非正式法律渊源成为权力配置主要依据;分配接受主体确定方面,未进行同质性、规模与数量的统筹考量;具体分配规则体系单一,拍卖异化且与占有规则难以兼容等。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思路包括将初始分配纳入排污权交易制度一体化规范,建立统分结合、权责分明的排污权初始分配体制,根据数量(规模)、属性(同质异质)及污染贡献程度确定分配接受主体并细化准入退出机制,以及建立一种分配方式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规则结构体系。
- 王清军
- 环境相邻权的法理学分析
- 环境相邻权是环境法与民法沟通的桥梁之一,它的出现与其说是民众对更高的生活层次的追求,不如说是环境法以人文的胸怀贴近民众,走向民众的生活方式。环境相邻权象一位恬静的少女,守卫着人们即将失去的宁静家园。
- 王清军
- 关键词:经济权利人格权利
- 文献传递
- 取水权流转的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取水权及流转制度是水权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取水权是指利用取水工具和设施,从江河、湖泊和地下取用水资源的权利,其流转能促进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流转市场的不完善特性可从水资源的多重价值和流转发展历史予以说明,流转市场的实质是"总量+贸易"市场。在建构取水权流转市场中,进行主体取水权利保护是效率的要求,对利益相关第三人保护则体现了公平,流转的全过程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取水权流转应结合我国水资源的实际状况,利用物权方法进行取水权利保护,通过构建补偿机制等进行利益相关第三人的保护,在完善环境法规的同时探索借助私权手段保护环境利益。
- 王清军
- 关键词:公平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