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低钙条件下Co^(2+)提高鲫鱼视锥水平细胞的对光反应性
- 1996年
- 在鲫鱼离休灌流视网膜上研究了低钙(0.1mmol/L)条件下钴离子(Co^(2+))对水平细胞的作用.0.1mmol/L Co^(2+)在正常Ringer液中完全压抑视锥-(Cone-)和视杆-(Rod-)水平细胞(HC),但在 0.1mmol/L Ca^(2+)的Ringr液中却显著地增大了Cone-HC对光反应的幅度.上述作用并非因Co^(2+)对光感受器的对光反应性的影响所致.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IBMX在正常Ringer液中减小了Co^(2+)对Cone-HC的压抑作用,因此,上述Cone-HC光反应性的增高可能是因为低钙使视锥去极化,从而增强其终末膜上的电压敏感性钙通道的活动.
- 王海龙杨雄里
- 关键词:鲫鱼水平细胞低钙钴离子
- 全文增补中
- 鲫鱼视网膜双极细胞在暗中的压抑被引量:1
- 1993年
- 硬骨鱼的视网膜,视锥系统在长时间暗适应后受到强烈的压抑.Raynauld 等(1979)发现,金鱼视网膜中双拮抗型神经节细胞在暗适应2h 后,对光完全没有反应.杨雄里等报道,仅接受视锥输入的水平细胞(视锥水平细胞)的光反应性在长时间(>2h)暗适应后受到强烈的压抑.双极细胞处于自光感受器至神经节细胞的信息传递的直接通路上,长时间暗适应对双极细胞反应性的影响迄今未见报道.本工作应用完整的在位眼杯标本,发现接受视锥信号的超极化双极细胞,其感受野周围的对光去极化反应在长时间(>2h)暗适应后受到强烈压抑,连续闪光使之增大.
- 王海龙魏继业杨雄里
- 关键词:双极细胞暗适应鲫鱼视网膜
- 视网膜的离中纤维被引量:1
- 1994年
- 进入脊椎动物视网膜的离中纤维来自视峡核或中枢的其它部位,主要在内网状层与无长突细胞和网间细胞形成突触联系,调制这些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的生理反应。进而,通过网间细胞有可能调制远端视网膜神经元的活动。
- 王海龙魏继业杨雄里
- 关键词:视网膜视觉生理学
- 电刺激视神经对鲫鱼视杆双极细胞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进入视网膜的离中纤维首先是在鸟类得到证实.起源于视峡核(ION)并进入视网膜的离中纤维直接与无长突细胞(AC)形成突触联系.电生理学研究显示,这些纤维的活动能引起大多数神经节细胞(GC)反应性的增强.这可能是因为对GC提供抑制性输入的AC受到离中纤维抑制所致,近年来,许多工作表明,离中纤维存在于大多数动物(包括硬骨鱼类)的视网膜中.电刺激视神经能使AC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在硬骨鱼类。
- 王海龙魏继业杨雄里
- 关键词:双极细胞电刺激视神经
- 新型γ-氨基丁酸受体:GABAc受体被引量:19
- 1995年
- 众多的证据表明,在神经系统,特别是视觉神经通路中,除通常的GABAA和GABAB受体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具有不同药理特性的GABAC受体。这种受体不为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所阻遏,亦不为氯苯氨丁酸(baclofen)所激活,在激活后并不显示失敏现象,可能在视网膜中视杆通路的信,自传递和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 魏继业王海龙杨雄里
- 关键词:Γ-氨基丁酸受体视网膜亚单位非洲爪蟾
- 急性低氧对鲫鱼视网膜视杆和视锥信号的不同影响
- 1995年
- 在保持完整血液循环的鲫鱼眼杯标本上,应用Ag-AgCl电极记录视网膜电图(ERG),研究了急性低氧下不同适应状态ERG反应变化的情况,以期分析视锥与视杆通路对急性低氧的敏感性是否不同。结果表明:1.急性低氧对明视ERG-b波的影响要远远快于对暗视b波的影响,这说明视锥信号通路比视杆信号通路对缺氧敏感;2.在间视状态下,ERG的b波在低氧开始后几分钟内有一个明显的增大过程,而在明视或暗视中皆未观察到,这可能与视杆与视锥信号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 魏继业王海龙杨雄里
- 关键词:低氧鲫鱼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