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丽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剪切场中油水乳状液液滴聚并规律研究的数字图像方法
- 本文以油包水型乳状液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剪切场中油水乳状液单、多个液滴的变形及聚并规律进行了研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高清晰度,处理方便,不干扰流场等优点为研究乳状液液滴的变形、聚并规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提...
- 王彦丽
- 关键词:油水乳状液数字图像图像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分割
- 三层C/S计算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 计算机的计算模式在经历了其发展的四个阶段后,最终与因特网技术相结合到了一起,发展成B/S模式.而基于B/S模式的Web数据库为动态管理大量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该论文重点对双层C/S模式和三层C/S模式...
- 王彦丽
- 关键词:C/SB/SWEB模型
- 两种新型的液滴形变判据——通过长短径比或拉伸率判断剪切对液滴形变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论述了剪切流场中两种新型的液滴形变判据,即通过长短径比或拉伸率判断剪切对液滴形变的影响,并对两种判据进行了实验分析和比较。实验研究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液滴的长短径比和拉伸率都呈增加的趋势,而液滴的变形收缩系数大致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与未加乳化剂相比,加入乳化剂时的液滴变形收缩系数偏离预测值更大;通过拉伸率求得的剪切应力要比通过长短径比求得的剪切应力更接近实际值。
- 张红光董守平王彦丽刘国彪姜雪梅
- 关键词:剪切流场剪切应力
- 剪切流场中液滴形变的三维力学模型初探被引量:12
- 2007年
- 分析了油水乳化液中分散相液滴的受力及形变,从理论上提出了剪切流场中液滴形变的三维力学模型。通过实验观测了液滴在由两个同心圆筒形成的旋转剪切流场中的变形情况,并对建立的三维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测量结果表明:实验观测值和理论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未加乳化剂时,在z方向上,随着液滴拉伸率的增加,液滴的变形收缩系数也随之增加;与未加乳化剂时相比,加入乳化剂时液滴的变形收缩系数偏离理论值更大;对于有表面活性剂的自由液滴来说,液滴破裂所需要的临界剪切率比没有表面活性剂时要低。
- 张红光董守平刘国彪王彦丽姜雪梅
- 关键词:剪切流场剪切应力
- 牛顿型液-液两相流中分散相液滴碰撞模型及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通过分析气固两相流中颗粒的碰撞率模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牛顿型液-液两相流中的液滴碰撞率模型,并分析了在剪切流场中液滴发生椭球形变形后的碰撞概率。利用双圆筒装置形成薄层剪切流场,假设液滴碰撞后即发生聚合,根据不同时刻取样的粒径分布来验证液滴的碰撞概率,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 姜雪梅董守平张红光刘国彪王彦丽
- 关键词:剪切流场
- 油包水型乳化液剪切破乳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介绍了乳化液剪切破乳的思想,设计了双圆筒剪切装置形成薄层纯剪切流场,并进行流场分析。通过对油包水型乳化液的小水滴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控制适当的剪切率,有利于液滴聚合,可以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 姜雪梅董守平刘国彪王彦丽张红光
- 关键词:动力学
- 运用分散相粒径大小及分布评价油水乳化液的剪切破乳效果被引量:5
- 2006年
- 为了有效地评价油水乳化液的破乳效果,提出一种新方法,即通过微距数码相机离线拍摄乳化液微观图像,经图像处理及相关统计算法来分析分散相液滴的粒径大小及分布,由此判别乳化液的乳化或破乳效果。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反映乳化或破乳过程。
- 姜雪梅董守平张红光王彦丽刘国彪
- 关键词:乳化液粒径分布
- 剪切流场中W/O乳状液分散相液滴破裂的临界条件被引量:8
- 2008年
- 探讨剪切流场中牛顿型W/O乳状液的分散相液滴破裂机理及临界破裂条件,总结了Taylor小变形理论、De Bruijn理论和临界乳化理论3种确定临界破裂半径的方法,并尝试用其预测旋流场的液滴破碎情况,为油水分离设备内流场合理的剪切分布提供理论依据。采用Couette双圆筒装置形成薄层剪切流场,研究白油包水型和硅油包水型乳状液滴的破裂形态和临界破裂半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粘性比的实验介质,其分散相液滴的破裂形态和临界破裂理论的适用性不同,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流场特点和乳状液的物性特点具体分析。依据某型旋流器的流场数值模拟结果,剪切流场中的临界破裂理论可用于初步预测旋流场中给定粒径分布的乳状液能否被有效分离,但还需进一步的现场测试和分析,引入与流场的湍动强度相关的修正系数。
- 姜雪梅董守平张红光刘国彪王彦丽
- 关键词:剪切流场旋流器
- W/O乳化液分散相液滴破裂的临界条件被引量:6
- 2007年
- 分析牛顿型液-液两相乳化液的分散相液滴的破裂机理及其临界条件,用Couette双圆筒装置形成薄层纯剪切流场,通过白油包水型乳化液滴在不同剪切率下的变形和破裂情况,验证临界破裂条件并加以修正。提出对于油水旋流分离器,根据实际的流场分布和乳化液的物性特点,可以预测分离效果;或根据分离器的分离能力,适当控制其转速或流量等操作条件,使内部流场合理分布,防止乳化液进一步乳化。为此,研究液滴的临界破裂条件可为各类油水乳化液分离设备内部的剪切分布的合理性提供可靠依据和优化指标。
- 姜雪梅董守平张红光刘国彪王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