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峥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动脉
  • 3篇下肢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手术
  • 2篇人参
  • 2篇人参养荣汤
  • 2篇下肢动脉
  • 2篇小肠
  • 2篇老龄
  • 2篇老龄鼠
  • 2篇拔管
  • 2篇拔管困难
  • 2篇闭塞症
  • 1篇代谢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闭塞症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机构

  • 13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作者

  • 13篇王峥
  • 2篇宋巧梅
  • 2篇胡芳
  • 2篇谢肄聪
  • 2篇唐方
  • 2篇吕路
  • 2篇王思远
  • 1篇刘海静
  • 1篇陈曦
  • 1篇张文治
  • 1篇张清
  • 1篇李志刚
  • 1篇秦进喜
  • 1篇赵路静
  • 1篇高丽娟
  • 1篇赵薇
  • 1篇苏心
  • 1篇朱杰昌
  • 1篇姜贺
  • 1篇高杰

传媒

  • 2篇天津护理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医药前沿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嗜铬细胞瘤伴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25年
嗜铬细胞瘤伴儿茶酚胺心肌病起病急,发病快,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医务人员治疗及护理难度较大。为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报道1例嗜铬细胞瘤伴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嗜铬细胞瘤高血压危象的预防、术后常规护理及肾上腺危象等并发症的预防。患者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顺利,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经过全院多学科诊疗会诊及泌尿外科医护团队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于术后第6天康复出院,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了患者术后的预后效果。
隋莹莹赵薇王峥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心肌病护理围手术期
社区居民"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的不同潜在组别,并分析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其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95名天津市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FACESII-CV量表与网约护士服务使用态度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潜在剖面分析建立居民使用意愿亚组,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分层回归分析探究组间差异。结果共发放问卷650份,有效问卷595份,有效回收率为91.5%。社区居民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可分为三个潜在组别:低意愿组45例(7.5%)、中意愿组89例(15.0%)和高意愿组461例(77.5%),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了解情况均为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居民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使用意愿呈现类别分布,可基于不同家庭特点制定针对性改进建议,促进该服务模式在我国社区中的持续优化与稳健发展。
方思涵虞谨溪胡芳王峥姜贺
关键词:使用意愿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
不同高度下肢垫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高度下肢垫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DVT患者按照下肢抬高的程度随机分为高垫组与低垫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患肢膝上及膝下水肿缓解程度、疼痛情况、舒适度及是否发生肺栓塞。结果:使用不同高度下肢垫的患者患肢水肿缓解程度、发生肺栓塞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垫组在治疗中期、出院时疼痛缓解情况及舒适度的生理维度均优于高垫组(P<0.05)。结论:使用高垫和低垫均可有效缓解下肢DVT患者患肢水肿、疼痛程度,使用低垫在减轻患者下肢疼痛、不舒适感中效果更佳。
王峥王思远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水肿疼痛
人参养荣汤改善老龄鼠小肠绒毛形态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观察人参养荣汤对老龄小鼠小肠绒毛形态的作用。方法 选用 SAM- P/8快速老化鼠 ,观察小肠粘膜形态学变化及人参养荣汤对肠粘膜老化样改变的治疗作用。结果  SAM- P/8老化鼠 ~ 正常型绒毛比率有所减少 ,上皮细胞脱落再生加剧 ;肠绒毛萎缩 ,肠吸收面积显著性减少。灌胃人参养荣汤后可改善肠绒毛形态 ,提高绒毛面积 ,减缓肠上皮细胞异常的脱落再生。结论 人参养荣汤通过气血双补改善肠粘膜形态 。
宋巧梅谢肄聪王峥张文治苏心秦进喜唐方
关键词:人参养荣汤小肠绒毛动物实验抗老化
脉血康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研究脉血康胶囊(水蛭)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脉血康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治疗组在高脂饮食的基础上每天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喂养8周。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用ELISA法检测主动脉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脉血康胶囊可以明显降低Glu、TC、TG、LDL-C,升高NO、HDL-C(P<0.05);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血浆FIB有降低趋势;ICAM-1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纠正NO代谢紊乱及抑制ICAM-1的表达等环节,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高丽娟杨乔王峥胡耀红
关键词:脉血康胶囊高脂血症模型黏附分子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 了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术后患者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69例ASO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知识、行为、态度、依从性4个维度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疾病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ASO患者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ASO患者知识、行为、态度、依从性4个维度得分分别为(6.33 ± 3.33)、(58.80 ± 6.36)、(14.39 ± 4.22)、(10.67 ± 2.49 )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水平、糖尿病史、病程、社会支持情况、抑郁自评情况、焦虑自评情况、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均为ASO患者知-信-行现状的影响因素。 结论 加强对ASO术后患者的健康管理,使患者得到持续的健康指导,从而改善其生命质量,提高远期通畅率。
王峥刘莹王思远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知-信-行
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核心症状的纵向研究及护理对策
2025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不同时期症状群及核心症状的变化,为制订精准的症状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5月在天津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300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结直肠癌模块在第1化疗周期(T1)和第3化疗周期(T2)进行调查。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症状群并运用R语言构建症状网络分析中心性指标。结果T1时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300份,T2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6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00%。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T1时存在5个症状群,T2时存在4个症状群。在症状网络中,T1时苦恼是强度(r_(s)=1.188)、紧密中心性(r_(c)=0.004)和中介中心性(rb=36)最大的症状;T2时苦恼是强度(r_(s)=1.397)最大的症状,食欲下降是紧密中心性(r_(c)=0.004)和中介中心性(rb=39)最大的症状。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症状群持续稳定存在;苦恼既是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化疗期稳定存在的核心症状又是化疗初期的桥梁症状,食欲下降是化疗中期的桥梁症状。医护人员在干预苦恼的同时还要优先干预食欲下降,提高症状管理效率。
郑存风王峥刘海静高杰秦娅张清
关键词:结直肠癌症状群化疗核心症状网络分析护理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 分析PICC拔管困难病例相关资料,对拔管困难的原因及风险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拔管困难的2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13 例实施了PICC造影+透视下PICC拔除术,7例全麻或局麻下静脉切开PICC取出术,1例上腔静脉右心造影、股静脉穿刺右心内PICC取出术.PICC拔管困难的可疑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血液系统肿瘤及化疗、带管出院、感染、输血史、带管时长及D-二聚体水平.拔管困难的原因主要有静脉血栓,导管断裂,导管与血管壁发生粘连或导管局部位置出现纤维组织包裹,导管在静脉管腔变形或迂曲.结论 带管期间应严格实施导管维护和管理,定期监测D-二聚体,拔管前行常规超声检查,拔管中注意患者心理护理,以减少拔管困难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王峥吕路胡芳
关键词:拔管困难影响因素
81例PICC患者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拔管策略
2024年
回顾血管外科81例PICC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并进行临床分级。其中,拔管困难Ⅰ级7例(8.6%),采用普通方式拔管;Ⅱ级18例(22.2%),采取湿热敷和X线透视辅助下拔管;Ⅲ级40例(49.4%),采用X线透视下导管内置入支撑导丝拔管;Ⅳ级16例(19.8%),5例采用穿刺股静脉建立全轨道方法松解粘连拔管,7例通过外科手术拔管,4例PICC导管断裂患者采用“鹅颈式”抓捕器取出。不同级别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以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鞘为主要因素,采取个体化拔管策略后所有患者PICC均安全拔除。
王峥李文健陈曦吕路
关键词:PICC拔管困难
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糖尿病(DM)合并肢体动脉闭塞症(ASO)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因素涉及神经、血管、和感染,致残率很高。在西方国家每年有超过30000名糖尿病患者由于出现下肢动脉闭塞而不得不进行截肢。我科自2003年-2005...
魏力王峥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非手术治疗糖尿病水胶体敷料抗凝药物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