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华

作品数:44 被引量:613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专利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3篇逆变
  • 22篇逆变器
  • 14篇电压
  • 14篇并网
  • 13篇电流
  • 11篇变换器
  • 11篇并网逆变
  • 11篇并网逆变器
  • 8篇电网
  • 8篇LCL滤波
  • 8篇LCL滤波器
  • 7篇电感
  • 7篇电容
  • 7篇逆变桥
  • 6篇电流反馈
  • 6篇电容电流
  • 6篇电容电流反馈
  • 5篇有源阻尼
  • 5篇鲁棒
  • 5篇鲁棒性

机构

  • 4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全华光电...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国网湖南省电...

作者

  • 44篇王学华
  • 31篇阮新波
  • 8篇潘冬华
  • 8篇李巍巍
  • 5篇姚川
  • 5篇鲍陈磊
  • 4篇刘尚伟
  • 3篇祝国平
  • 3篇王峰
  • 2篇王晋
  • 2篇叶才勇
  • 2篇徐林
  • 2篇滕宇
  • 2篇康勇
  • 2篇李继华
  • 2篇杨鹏
  • 2篇胡玮
  • 2篇陈庆
  • 1篇徐晨
  • 1篇尹仕

传媒

  • 8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电工技术学报
  • 2篇电力电子技术
  • 2篇中国电源学会...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中国电工技术...
  • 1篇第五届中国高...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赛课结合的微网逆变并联系统实验装置研制
2025年
为了将学科竞赛成果与实验课程教学相结合,基于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题“单相逆变器并联运行系统”,研制了一套赛课结合的微网逆变并联系统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2台结构参数完全相同的逆变器组成,可支持单台逆变器独立运行、2台逆变器按设定比例并联向负载供电或并联并网运行,满足多种实验场景的需求。实验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便于更换维护和功能拓展,有助于学生掌握复杂电力电子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升教学的灵活性。赛课结合模式将竞赛中涉及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经验转化为课程实训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在电力电子线路的设计、研发及测试等方面的整体开发能力。
冯学玲廖恒锐夏冬辉王学华尹仕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实验教学
一种基于Boost加LLC谐振变换器的并联均流控制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oost加LLC谐振变换器的并联均流控制方法和装置,属于直流变换器控制领域,所述方法包括:S1:检测各Boost加LLC谐振变换器模块输出的滤波电容电压V<Sub>on</Sub>和前级Boost升...
王峰王学华阮新波
LCL型并网逆变器分裂电流单环控制及其强鲁棒性权值设计被引量:17
2021年
单环加权平均电流控制因其固有的有源阻尼而成为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研究热点。它不需要额外的有源阻尼,就能赋予并网逆变器强鲁棒性。但是,它需要两个电流传感器。鉴于此,该文提出一族适用于不同权值范围的分裂电流实现方案,仅需采用一个电流传感器。建立分裂电流控制方法的统一模型,结合公共耦合点电压前馈所引入的潜在阻尼,对总阻尼性能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鲁棒性的权值设计方案。根据权值的强鲁棒性设计结果,可选择合适的分裂电流实现方案。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同时获得强鲁棒性、高电能质量和低成本。
赫玉莹王学华刘福鑫
关键词:单环有源阻尼鲁棒性
抑制二次纹波电流并改善动态特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二次纹波电流并改善动态特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对前级直流变换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通过大幅降低电压环截止频率来抑制其中的二次纹波电流,同时在双闭环控制基础上引入负载电流前馈,在前馈支路中加入陷波器以...
祝国平阮新波王学华
文献传递
提高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对电网阻抗鲁棒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多逆变器并联并网系统对电网阻抗鲁棒性的方法。方法一步骤为:检测各逆变器电容电流、并网电流、PCC点电压;计算得到误差信号e<Sub>1k</Sub>;计算误差信号e<Sub>2k</Sub>;由误差信号e...
王学华滕宇阮新波尹球洋
文献传递
基于PI调节器和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LCL型并网逆变器闭环参数设计被引量:245
2012年
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是实现LCL型并网逆变器谐振峰阻尼的一种有效方法,PI调节器因其简单有效而常用于并网电流的控制。针对基于PI调节器和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LCL型单相并网逆变器,详细分析PI调节器参数和电容电流反馈系数等闭环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并网电流稳态误差、系统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的分析,得到满足上述要求的PI调节器参数和电容电流反馈系数的取值范围,结合实际应用需要就可从中优化选取出合适的闭环参数。所提出的闭环参数设计方法不需要反复试凑,不仅可以有效阻尼LCL滤波器谐振峰,而且可以使系统具有高鲁棒性、快速动态响应性能和低稳态误差。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闭环参数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鲍陈磊阮新波王学华潘冬华李巍巍翁凯雷
关键词:LCL滤波器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电容电流PI调节器
一种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电流谐波抑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步骤为①分别利用电容电流的电流传感器<I>H</I><Sub><I>i</I></Sub><Sub>1</Sub>和滤波电感的电流传感器<I>H</I><Sub><I>i<...
王学华李巍巍阮新波潘冬华
文献传递
隔离型Buck-Boost直流变换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型Buck-Boost直流变换器,用Buck型隔离开关单元代替其Buck单元,或用Boost型隔离开关单元代替其Boost单元都可以得到一族隔离型Buck-Boost直流变换器。本发明的隔离型Buck...
阮新波姚川王学华
文献传递
两级式单相逆变器二次纹波电流的抑制与动态特性的改善被引量:49
2013年
两级式单相逆变器的瞬时输出功率以两倍输出频率脉动,使得前级DC-DC变换器和输入源产生二次纹波电流。前级DC-DC变换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能有效抑制二次纹波电流,但要求电压外环的截止频率很低,这将导致负载跳变时系统动态特性较差。从阻抗的角度出发,分析电感电流内环抑制前级DC-DC变换器和输入源中二次纹波电流的机理;提出在前级DC-DC变换器中引入含有两倍输出电压频率陷波器的负载电流前馈,该方法可在不增大二次纹波电流的情况下,显著改善负载跳变时的动态特性;最后,通过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祝国平阮新波王学华杨志兵
关键词:双闭环控制负载电流前馈陷波器
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鲁棒性的电容电流即时反馈有源阻尼方法被引量:106
2013年
LCL型并网逆变器对高频谐波的衰减效果显著,但是存在谐振问题。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可有效阻尼LCL滤波器的谐振峰,在模拟控制下,它等效为在滤波电容上并联一个电阻。然而,采用数字控制时,控制延时使其不再等效为一个电阻,而是一个与频率相关的阻抗。并且在高于1/6的采样频率时,该等效阻抗表现出负阻特性,当谐振频率高于1/6的采样频率时,负阻会降低系统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特别地,当谐振频率等于1/6的采样频率时,系统无法稳定。为此,该文提出电容电流即时采样方法,以减小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控制延时,使其更接近于滤波电容并联电阻的特性。这样,不仅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而且,即使谐振频率等于1/6的采样频率,系统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为例,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电容电流即时采样方法是有效的。
潘冬华阮新波王学华鲍陈磊李巍巍
关键词:LCL滤波器并网逆变器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