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召妍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金瓶梅》互文本的戏拟:情节架构与人物形象
- 2014年
- 文章从文本的共存关系和派生关系来分析《金瓶梅》的互文性,重点分析《金瓶梅》对前文本《水浒传》和《西厢记》情节架构和人物形象的戏拟,并解读其修辞价值。
- 王召妍
- 关键词:互文性戏拟《金瓶梅》修辞价值
- 对外汉语课堂英语通用语的会话调整功能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探究对外汉语课堂英语通用语使用的切入点、作用和效果。研究发现:不同教师使用英语的切入点不同,主要与互动中教师反馈方式有关,一种是前摄性形式教学,预设语言形式焦点,为预防理解性问题,使用英语进行会话调整;一种是反应性形式教学,焦点在意义协商,根据学习者在互动过程中做出的反应,使用英语进行会话调整,解决问题。英语通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会话调整的作用。语码交替成为课堂话语特点之一,句际轮换比句内混合对输入理解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为课堂媒介语的使用及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 王召妍
-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 谈中英谚语的语言形象性
- 2009年
- 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语句。是人们集体创造并广泛应用的语言艺术形式,中英谚语都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深刻的道理,言简意赅,总结了人类丰富的经验,折射出特定的文化,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形象生动的语言主要通过对比词汇的选用、对等句法的使用及比喻修辞手法来展现。
- 王召妍
- 关键词:中英谚语比喻
-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语码转换话轮序列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方法,对我国沿海某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语码转换进行数据驱动的、自下而上的分析与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师生话轮转换中,教师语码转换多发生在师生会话回合的第三个序列,转换的趋向通常呈汉英走向。究其原因,教师汉英语码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汉语听说能力的制约,并且与学生即时反馈的教学内容掌握情况有关。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教师语码转换是互动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实际运用中,受教师信念支配,以话题为中心,对教学内容起到解释、翻译和语篇衔接等作用。
- 王召妍郑新民
-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语码转换
- 复杂系统理论视域下的语言教师认知研究
- 2016年
- 采用文献法,把已经发表的语言教师认知研究语料进行二次分析,借用复杂理论,以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动态教师认知为例,把语言教师认知比喻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整体而连贯地诠释其系统特征:复杂性、异质性、动态性、非线性、开放性、语境化和顺应性。使用隐喻方法顺应理论研究的潮流,是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的一种新尝试。
- 王召妍高雷
- 关键词:英语教师任务型教学
- 叫卖语言的句法特点及语用修辞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商品叫卖有着悠久的历史,叫卖语言原指小商小贩为了推销商品而又叫又唱的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叫卖语言从形式到内涵以及叫卖主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叫卖语言是指从事商业服务性行业人员为推销商品或开展商务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口头语言表达形式。
- 王召妍
- 关键词:句法特点修辞
- 《金瓶梅》中白描修辞的伦理阐释
- 2013年
- 探究《金瓶梅》中白描修辞的伦理思想,在具体的题旨情境中,小说有意识地调配语言文字,使用白描修辞手段,恰当地展现伦理关系、伦理情谊以及道德选择,并通过伦理位置的动态互动,实现作者伦理立场和道德修辞意图,以达到劝诫警世的教化目的。
- 王召妍
- 关键词:《金瓶梅》白描
- 艺术语体中词语跨体使用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静态分析语体词跨用的语体因素、社会因素、修辞因素,并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动态的认知阐释。从静态描述到动态分析、解释的研究方法对传统语体学研究是一种有益尝试。
- 王召妍
- 关键词:社会因素修辞效果
- 对外汉语课堂教师互动调整有效性研究:语码转换视角
- 本研究以互动假说为理论框架,研究不同类型的语码转换式教师互动调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效果及功能。互动假说理论认为,互动调整对二语的理解和输出起关键作用。尽管有诸多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1)哪种互动调整策略对语言习得最有效,...
- 王召妍
- 关键词:语码转换对外汉语教学
- 文献传递
- 《金瓶梅》中的称谓语:时代文化的镜像
- 2014年
- 根据表达的感情评价色彩,《金瓶梅》中的称谓语可分为礼貌性称谓和非礼貌性称谓,是明代文化的一个镜像。文章考察了"趋亲、趋长、趋官"等礼貌性称谓的实现途径,分析了"傲称、蔑称、詈称"等非礼貌性称谓的多样性及其修辞功能。小说中称谓语的严肃把握和恰当选用,对营造场面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 王召妍
- 关键词:修辞功能